颈动脉狭窄血管结构特征与支架术后残余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分析颈动脉结构特征与颈动脉支架(CAS)置入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CAS置入术的596例患者(600枚支架)。术前1个月内及术后1周内行CDFI检查,分析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及颈动脉病变管腔结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发生残余狭窄的相关性。

结果

不规则斑块(OR=9.02,95% CI:5.21-15.59,P<0.05)、斑块表面钙化(OR=2.55,95%CI:1.45-4.49,P<0.05)、术前狭窄处残余管径<1.0 mm(OR=1.61,95% CI:1.06-2.45,P<0.05)显著增加了残余狭窄的风险度,是CAS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依据颈动脉狭窄的血管结构特点选择CAS的治疗,尽可能降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为提高远期疗效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分析国内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测量设备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制了非接触式站台限界检查仪,详述其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上的创新点,阐释关键部分设计,最后总结试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采用Evans分型,其中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7
利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轨道板位置和伤损特征,设计了轨道板伤损自动检测识别算法。先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像素的水平和垂直投影,分割轨道板和扣件区域位置,再利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根据内边缘识别伤损。其中,利用梯度方向抑制图像边界梯度幅值的非极大值;用双阈值算法减少伪边缘数量并连接边缘。经测试,自动识别算法可检测约99%的伤损,节约人工看图近80%的工作量。
目的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方法将实验用6个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GK大鼠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芪治疗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
人们对逝者最美好的愿望便是他/她驾鹤西去上了天堂,设计师的这款云状骨灰盒便迎合了人们寄托哀思的心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想到顾城的那首《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将一个凝重、忌讳的话题柔化,让人们对逝者思念的那种温馨情感得以展现,它也转化着人们对死亡的观念,就好像远行的亲人在离我很近的云彩中,吟唱。该设计获得了CDA2013年度大奖(至尊奖)。
在机务段库内内燃、电力机车车顶检修作业时,作业者登高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防护.为保障人身安全,通过分析机车车顶作业场景,采用无线电遥控、红外传感测距、电动同步升降等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