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正在失去新的机会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晓光先生从欧洲回来,和我谈到了蔓延全球的新一轮增长模式,谈到环保、低碳、绿色将重构世界经济新标准,人类社会将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他称之为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第四次浪潮。
  著名企业家刘晓光忧心忡忡地说他参观过欧洲好几个国家在新技术和新标准方面的试验成果,欧美人再一次走在世界的前面,他们就要发布最新的核心技术,最新的规则与标准,而这样的规则与标准将带领人类走进新的时代,这后面,无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是人类利益。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的田溯宁先生与刘晓光一样激动。他从美国发来短信息,“如同工业革命开始了大规模物理产品的制造,云计算以其前所未有的信息存储、计算和传输能力,使世界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知识生产的时代,使人的学习能力空前提高,使知识、智慧与创造民主化与简单化。现代信息技术垄断联盟正在被云计算技术所打破,这将是新企业与价值创造的巨大机会,去年我在硅谷看到的是百家新企业,这几天看到千的数量。从芯片设计到操作系统,新的技术领导者正在形成,资本与其结合的速度加快,云计算的投资与传播在形成时尚,可谓‘大风起兮云飞扬’”。
  两位企业家的兴奋,其来有由。某种意义上,他们应该是看到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尽可能早地发现这样的机会,尽可能赶上世界新技术与新标准的潮流,中国就不会再一次沦为应用大国,不会再一次沦为人力密集、技术粗糙的加工厂。刘晓光更是强调,这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第四次浪潮,赶上了这个浪潮,中国必定气象万千,但如果再一次错失机会,中国将只能深陷应用大国的处境,只能再一次望洋兴叹。
  企业家们的思考,应该是基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思考模型在说话。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曾经在1980年代红遍全球。他的理论在今天看来,简直具有先知一般的色彩:今天的变革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这是人类文明史的新阶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由此,托夫勒提醒世人,应该在思想、政治、经济、家庭领域里来一场革命,以适应第三次浪潮文明。他甚至认为,人们如果不尽快适应这些转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并肯定会被新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彻底抛弃。30多年前,托夫勒预见的未来是: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全面兴起,30多年之后,谁都能看到,托夫勒的预言,绝大多数已经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实。
  面对托夫勒的思考,我们思考的重点在于,当人类发展的每一次浪潮来临的时候,中国人在干什么?如果说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还可以画地为牢,随遇而安,但当工业革命来临的时候,我们的麻烦就来了。历史清晰地记录着中国人对工业世界的排斥,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清朝大量的保守势力坚决反对李鸿章修建铁路。
  需要提到另外一个具有先知色彩的经济学预言,那就是德鲁克的公司概念。德鲁克的意义在于,在今天蔓延全球的公司组织还不清晰的时候,他在1960年代就提前指出,公司,将会是人类生活的主要组织场域,公司将会模糊传统的国家边界,公司不仅是一种利益组织,将会是一种人文组织。今天来看,德鲁克的预言当然是一个再具体不过的现实,除了那些虚张声势的国家行政机构,公司早就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早已越过国家主义的边界,实现了人才和资源的全球共享。还是同样的问题,当德鲁克在美国通用集团研究这个世界上最豪迈的公司组织的时候,当欧美全力打造现代企业的时候,我们在大搞公私合营,大炼钢铁,“大跃进”,指望三年赶英超美。整个1960年代,当美国人已经把公司当成人文组织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在批斗所有的知识分子,以拥有知识、拥有文化为耻,商品成为敏感词。
  时间差距计算最能说明问题:如果把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当做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爆发的时间,把1876年中国人修建第一条铁路,后来被慈禧太后以有碍风水对祖宗不敬为名拆除当做中国工业史的开端,那么,中国人落后整个工业革命111年;如果把1902年美国通用公司的诞生当做现代企业制度的开端,把1993年《公司法》的出台当成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起点,那么,中国人的公司建设落后美国人91年;如果把1980年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预言当做人类新经济的起点,把2009年google离开中国当做标志性的中国新经济事件,那么,中国的新经济产业落后美国人29年。
  现在的问题是,当以环保、低碳、绿色和信息互动为关键词的新型发展模式正在全球展开,当中国人深陷应用大国的困境,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众,是不是作好了转型的准备?我们是不是打算又要落后于人。过去我们没有看到风景,今天我们看到了,是不是有所行动?这既是刘晓光、田溯宁等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没有时间再等待,没有时间再犹豫,从现在开始去思考、去建设,也许中国人会第一次赶上历史的浪潮,这是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谁耽误了这样的机会,谁就是这块土地的罪人。
其他文献
今年1月下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整个欧洲,令欧洲人猝不及防。大雪虽止,严寒仍在肆虐。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10至2011年的冬天,创纪录的低温严寒天气侵袭了欧洲北部的大部分地方。在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波兰,万物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摄影师Kacper Kowalski在波兰上空拍下了这个深冬里的白色世界:冰封河道上的船只,行驶在空旷道路上的汽车,清理树林的拖拉机……这些几乎永不停息的人类
“老天,可别把我写进去。”美国陶布曼中心零售公司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陶布曼的妻子朱迪·陶布曼大声说道。她是社交名媛,当我告诉她我正在写一篇关于“以午餐为社交方式的女性”的文章时,她即刻表示拒绝。“现在没人以午餐作为社交方式了。今天我约了一个朋友,我们在纽约的新画廊见面,而不是餐厅。”  “我从来都不是其中的一分子。”大西洋唱片创始人艾哈迈德·厄特根的遗孀迈卡·厄特根也同样坚持说,“我巴不得有做不完的
我从小就很讨厌和爸爸睡——他的胡子总像砂纸一样扎疼我的小脸。  直到成年,我也没搞明白胡子究竟有什么用。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给出的解释五花八门:防晒;打架时缓冲下巴受到的攻击;展示更强的免疫系统(胡子里容易滋长寄生虫,如果你不得病,就說明你健康)  最近的一项研究再次阐述了男性的胡须与魅力成反比,如果说留胡须有什么用,无非是让你显得更老、更威严而已。  来自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组织了一个有趣
奥克萨娜·莎蔲,一个有着洋娃娃般可爱脸蛋的女孩,面临着五年牢狱之灾的指控,因为她在一次公开抗议活动中袒胸露乳,并对印度大使出言不逊:“Kiss my ass!” (脏话,意为“亲我的屁股!”)  今年早些时候,24岁的莎蔲和代理律师匆匆走过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街头。她穿着一件皮夹克和黑色的靴子,手里还夹着一支快要烧完的香烟。  乌克兰内政部的听证会在下午5点举行,莎蔲和律师穿过辉煌的大厅,以及那些斯大
怎样选一瓶适合自己的葡萄酒?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酒标了。站在花花绿绿的各种葡萄酒面前,常让人全无头绪。法国葡萄酒的酒标最让我头疼,即使拼命记住了一些代表地区和葡萄种类的法文单词,但产地上标着的偏僻村名,还有复杂的分级制度,都让我和许多法国葡萄酒的初次相遇像是碰运气的“相亲”。  要挑选一瓶合自己口味的新西兰葡萄酒要简单得多。作为新世界葡萄酒产酒国的一员,新西兰葡萄酒的酒标信息清晰。不仅详细列明了新世
离别之音”并非书中有一篇小说的名字为此,而是整部小说集表达了这样一个关乎“离别”的主题。与一位短暂相处且平时不大能谈得来的同事告别(这简直是青山七惠最擅长的一种主人公关系,在以往的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碎片》中都有精彩描写)、跟地铁通道里的鞋匠似乎存在过的几个交集、食堂大妈与女学生近似乎零交流的一种淡淡的情愫、陌生人发来的唐突邮件和莫名其妙传真……在各种人生场景中邂逅的离别,尤其是在那些常易被
每周五,我们的球队都会为在广州的哪个场地踢球争论一番。是空气更好的二沙岛,还是场地更宽的天河体育中心?  大部分情况下,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奔跑欲望,被一片高楼和车流包围的体育中心往往成为首选。我们本能地以为,比起在开阔地上飞奔获得的乐趣,不尽如人意的城市空气尚可忍受。    空气污染,不宜运动?  很多人不知道,城市环境中,在每次冲刺之后大口喘气时,吸入的污染数量有多么惊人:PM2.5、一氧化碳、二
你说梦露在和镜头调情,她说她才没有想到性,只是想着如何让自己开心。  梦露研究权威路易斯·班纳(Lois Banner)在新作《玛丽莲:激情与矛盾》(Marilyn:The Passion and the Paradox)中说,梦露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是女权运动的先知,并引用了梦露这句和性撇清关系的话。不妨推导,她是从摄影师的反馈中获得快乐,而摄影师雀跃的时刻即是她摆出性感姿势的時刻——她 “调情”
因为去年大地震而受损严重的新西兰基督城正在重建中,而炸毁14层楼高的当地标志建筑广播网大楼的任务则交到了一个6岁男孩的手里。  广播网大楼建于1986年,是当地中心区有名的建筑之一。炸毁这座大楼的任务被搞成了一次慈善拍卖活动,大家在互联网上竟标,最终几家建筑方面的企业财团以26000新元的价格拍下,并将这次机会转交给了这个名叫杰登·哈利威尔的小男孩。小哈利威尔患有肾胚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他
从文人气十足的《明报》一脚跨进一度以情色为卖点的《苹果日报》,董桥的举动曾令外界诧异。与报人身份并行的是文人董桥,新书《橄榄香》被评论为“回叩过去、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过去笔下的华丽香艳,七十岁的他现在更愿意淡淡地写。    读不读董桥  到底要不要读董桥?是个问题。  “你一定要读董桥!”罗孚说,上世纪80年代末,这位香港知名报人(笔名柳苏)应沈昌文之邀,给内地《读书》杂志写了这篇流传甚广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