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初,全国31省市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实际增速全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省市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其中,增速最快的重庆超过了10%,垫底的黑龙江却还不到5%,相差了一倍多。
“尽管各省上半年经济实际增长情况逊于预期目标,但较一季度仍有小幅回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一季度启动的系列稳增长政策起效,从二季度开始,部分宏观数据有所好转,经济增速也开始企稳回升。
目前,就经济增速而言,“东慢西快”的格局十分明显。
上半年,经济增速超过10%的六个省份中,除天津外,其他五个都位于西部,其中两个地处西北:青海和新疆。另外三个均为西南省区市:贵州、重庆、西藏。西部地区俨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高地。
重庆以10.9%的增速位居各省市第一。重庆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每年引进的外资总额均在百亿美元以上,在外商投资、出口的拉动下,2011年,重庆的经济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
西藏上半年GDP同比增长比第一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在28个省区中增幅最大。而整个东部地区,只有山东、福建、广东三省的增速追平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天津成为整个沿海发达地区唯一亮点,这主要得益于2006年以后,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一系列大项目、大投资落户天津,天津经济高速发展。2010年,其工业增速达23.7%,当年GDP增速17.4%,为全国第一,这个第一的位置天津一直保持到2013年。
相比之下,与天津隔海相望的东北地区,则处于全国增长的谷底:黑龙江上半年经济增速为全国最低,吉林、辽宁的排名分别为全国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七。
今年4月,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会,把经济下滑的原因归纳为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民营经济阶段性发展差距较大和国有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减弱等。
黑龙江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令人担忧,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4年《黑龙江蓝皮书》显示,目前黑龙江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城镇职工人数的40%,约10名在职人员就需要供养7名退休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多。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西部地区经济表现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虽然多数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回升,但多地上半年增速仍然落后于全年预期目标,有的省份差距尤为明显。
广东今年预期目标为8.5%,但上半年仅增长7.5%;山西的实际增速比今年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落后了接近3个百分点;河北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是8%,但上半年增长5.8%,落后2.2个百分点。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2%,增速虽比1到5月提高0.2个百分点,但增速仍为2000年以来历年同期最慢。这也是近十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增速低于货币增速(M2)和贷款增速。
也有分析认为,经济减速与统计局的数据打假有部分关系。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年1月曾表示,要坚决反对统计上弄虚作假,今年将加大查处弄虚作假案件力度。据了解,2013年国家统计局直接查办了9起在联网直报中统计弄虚作假案件,约谈6起案件相关负责人,追究57人责任,通报曝光7起。
統计数据“去水分”的最有力证据,是各省与全国GDP 数据匹配度的较往年大幅提升。2012 年1季度仅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市GDP 增速较全国增速低。而今年上半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省市上升至9个。
前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当前各个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东北地区深层次问题凸显,西部地区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东部缓中趋稳,中部稳中有进,西部稳中有忧,东北降幅较大”的总体特征。
根据发改委的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速最低,中西部地区降幅较大。
在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姚慧琴看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高投资拉动型特征依然明显,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姚慧琴的研究显示,目前,西部地区的甘肃、青海、广西、陕西、宁夏、云南、四川、内蒙古、新疆、贵州10个省区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西藏、重庆两区市属于投资出口双拉动型经济。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受到产能过剩、债务堆积和地产压抑“三座大山”的影响,中西部投资力度最大的制造业、基建和地产前景黯淡,未来,中西部仍是经济下行的最大风险区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认为,中国各个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形成雁阵式的结构,这就需要在区域上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产业转移。他预计,未来,中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将由第三产业带动,而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仍将由第二产业驱动。
“调结构”的同时,高层越来越重视“保增长”的问题。
今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八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参会者中就包括一季度增速排名最末三位的黑龙江、河北、山西三省的“一把手”。会上,李克强强调,经济运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预期指标经人大表决通过,具有法律效力。
目前,政府已经在利用基础设施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年初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如支持棚户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在房地产行业调整时期,加大对新城镇化、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由于当前微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抵消房地产下滑对经济的拖累,到今年年底增长可能会再度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预计2015年GDP同比增长6.8%。海通证券则预计,2014 年大多数省份完不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速目标。
在花旗零售银行研究部资深副总裁邱思甥看来,当前中国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由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以及在加快经济方式转型的选择下所导致的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叠加。
邱思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没有大面积萎缩的风险,新型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将再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力量。
“尽管各省上半年经济实际增长情况逊于预期目标,但较一季度仍有小幅回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一季度启动的系列稳增长政策起效,从二季度开始,部分宏观数据有所好转,经济增速也开始企稳回升。
“东慢西快”的喜与忧
目前,就经济增速而言,“东慢西快”的格局十分明显。
上半年,经济增速超过10%的六个省份中,除天津外,其他五个都位于西部,其中两个地处西北:青海和新疆。另外三个均为西南省区市:贵州、重庆、西藏。西部地区俨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高地。
重庆以10.9%的增速位居各省市第一。重庆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每年引进的外资总额均在百亿美元以上,在外商投资、出口的拉动下,2011年,重庆的经济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
西藏上半年GDP同比增长比第一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在28个省区中增幅最大。而整个东部地区,只有山东、福建、广东三省的增速追平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天津成为整个沿海发达地区唯一亮点,这主要得益于2006年以后,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一系列大项目、大投资落户天津,天津经济高速发展。2010年,其工业增速达23.7%,当年GDP增速17.4%,为全国第一,这个第一的位置天津一直保持到2013年。
相比之下,与天津隔海相望的东北地区,则处于全国增长的谷底:黑龙江上半年经济增速为全国最低,吉林、辽宁的排名分别为全国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七。
今年4月,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会,把经济下滑的原因归纳为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民营经济阶段性发展差距较大和国有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减弱等。
黑龙江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令人担忧,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4年《黑龙江蓝皮书》显示,目前黑龙江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城镇职工人数的40%,约10名在职人员就需要供养7名退休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多。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西部地区经济表现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虽然多数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回升,但多地上半年增速仍然落后于全年预期目标,有的省份差距尤为明显。
广东今年预期目标为8.5%,但上半年仅增长7.5%;山西的实际增速比今年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落后了接近3个百分点;河北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是8%,但上半年增长5.8%,落后2.2个百分点。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2%,增速虽比1到5月提高0.2个百分点,但增速仍为2000年以来历年同期最慢。这也是近十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增速低于货币增速(M2)和贷款增速。
也有分析认为,经济减速与统计局的数据打假有部分关系。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年1月曾表示,要坚决反对统计上弄虚作假,今年将加大查处弄虚作假案件力度。据了解,2013年国家统计局直接查办了9起在联网直报中统计弄虚作假案件,约谈6起案件相关负责人,追究57人责任,通报曝光7起。
統计数据“去水分”的最有力证据,是各省与全国GDP 数据匹配度的较往年大幅提升。2012 年1季度仅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市GDP 增速较全国增速低。而今年上半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省市上升至9个。
难以避免的减速阵痛期
前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当前各个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东北地区深层次问题凸显,西部地区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东部缓中趋稳,中部稳中有进,西部稳中有忧,东北降幅较大”的总体特征。
根据发改委的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速最低,中西部地区降幅较大。
在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姚慧琴看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高投资拉动型特征依然明显,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姚慧琴的研究显示,目前,西部地区的甘肃、青海、广西、陕西、宁夏、云南、四川、内蒙古、新疆、贵州10个省区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西藏、重庆两区市属于投资出口双拉动型经济。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受到产能过剩、债务堆积和地产压抑“三座大山”的影响,中西部投资力度最大的制造业、基建和地产前景黯淡,未来,中西部仍是经济下行的最大风险区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认为,中国各个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形成雁阵式的结构,这就需要在区域上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产业转移。他预计,未来,中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将由第三产业带动,而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仍将由第二产业驱动。
“调结构”的同时,高层越来越重视“保增长”的问题。
今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八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参会者中就包括一季度增速排名最末三位的黑龙江、河北、山西三省的“一把手”。会上,李克强强调,经济运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预期指标经人大表决通过,具有法律效力。
目前,政府已经在利用基础设施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年初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如支持棚户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在房地产行业调整时期,加大对新城镇化、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由于当前微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抵消房地产下滑对经济的拖累,到今年年底增长可能会再度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预计2015年GDP同比增长6.8%。海通证券则预计,2014 年大多数省份完不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速目标。
在花旗零售银行研究部资深副总裁邱思甥看来,当前中国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由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以及在加快经济方式转型的选择下所导致的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叠加。
邱思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没有大面积萎缩的风险,新型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将再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