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家和大多数省市已基本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如何运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面临的课题之一。该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中国教育云一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浙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为案例,提出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路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师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在线分析培育教师教学诊断能力、优质资源共建提升教学知识管理能力和网络研修培养教师自主发展能力,以期对各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发展的创新性实践,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教学;网络研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9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好“三通两平台”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两大平台建设。2012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中国教育云一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机制,打造多层次、智能化和开放式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落地浙江,目前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社区与终身教育的区域性教育教学资源库,并开设了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网络协作组、高中网络选修课、浙江微课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平台等特色模块,提供集学习资源、专业研修、教育管理、教育咨询、终身学习等多项应用于一体的教育公共服务。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形成资源广泛应用的格局,国家资源落地370万条,浙江资源超过40万条,总容量突破3500GB,全省78%的中小学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访问量突破3.8亿人次,有效助推了浙江省选择性教育的实施。2016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当前,教育信息化从“应用”走向“融合与创新”,教师是探索和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创新”的主体,因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进一步变革教育形态、重组教学流程和构建教育教学新方式,就成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鉴于此,本文将从教师教育理念重塑、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诊断能力培育、教学知识框架重构能力提升和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培养五个维度,探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推动卓越教师队伍培养,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互联网思维重塑教师教育理念
  “共享、自由、民主、协作和创新”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精神,用互联网思维和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工具的过程,是“互联网 ”教育的契合点、关键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融入开放、共享、民主、平等、协作等互联网思维,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学习者为中心,服务学习者
  用户至上思维是互联网企业的制胜法宝,在教育领域,学生是教师的用户,一切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基础,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环境(如图1所示),支撑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开展“线上 线下”的教学活动,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为例,教师结合自己的思考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设计学习主题,在师生的交互过程中生成资源,并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应用资源,探索教学的优化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目前,平台中学习主题数达1.7万个,学生参与达10万人次,“一师一方法,一课一主题”的备课模式已经融入到常态化的教学中,教学的重心由“知识核心”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师从“学术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变。
  (二)开放共享,人人互通
  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体现在物理时空的开放,更体现人们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开放资源、开放接口和开放空间为切入点,带给教师开放、共享、協作、创新的互联网精神,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首先,开放资源。平台融通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资源共享渠道,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社区与终身教育五类别的教育资源,初步形成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的区域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教师登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并逐步形成了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
  其次,开放平台。平台的开发者门户包含开发文档、开发互动社区、案例展示、接入管理和监控统计等模块,探索“同构、映射、异构”三种互联互通模式,开放标准的资源开发接口,与国家、地市、县和校四类平台对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放标准接口370个,引入社会性优质教育资源,给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更多机会接触互联网中优质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互联网 ”背景下的开放互联共享的教育体验。
  最后,开放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云服务模式构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使其具备实名制、组织化、个性化和可控可管等特征,为教师发展提供知识管理、教学管理、资源共享、互动交流、自主学习和教师研修等服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后用户应用的核心人口,网络学习空间的SNS社会关系网络,帮助教师有效构建起名师、教研员、骨干教师多方参与的网络研修社群,实现人、资源、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多元交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教师通过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进入互联互通的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突破时空地域限制,搭建教师协商交流的虚拟网络学习空间,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山区、海岛和偏远农村等教育薄弱地区,促进区域内的教师均衡化发展。   四、优质资源共建提升教学知识管理能力
  互联网使知识碎片化和融合化,仅仅关注学习广度,影响了知识的深度探索,难以形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许多教师过度依赖百度文库、百科和搜狗,搜索的资源往往是普通的、非高质量和非高精度的资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丰富的专业权威知识,为教师的知识管理和重构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一)汇聚精品资源,提升资源共享能力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多个资源输入通道,包括微课网、选修课学习平台和职教网等,同时支持名师资源动态汇聚更新,在资源生成与应用中给予教师启发,实现线上建设课程资源和线下展示教学成果的目标。教师以工作室为根据地,把研修的点滴成果实时地汇集呈现在工作室中。一些工作室以优质资源建设为特色,围绕本工作室的主题与特色,重视优化与更新,在工作室栏目中构建分学段分教材的教学设计、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料等资源体系,在每次省市级教研活动后动态更新网络工作室中的精品资源。
  (二)智能推送资源,提升资源获取能力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自主订阅和定时推送,实现教育资源的按需精准推送,帮助教师构建资源体系。教育资源订阅功能嵌入到全省各区域和校园门户网站,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中各应用模块拥有的大量精品资源,将最新、最优资源即时分享到全省每个学校的每位教师。资源订阅解决教师资源选择操作繁、检索搜索难的实际资源访问的困境。教育资源订阅允许各级管理员选择性地配置省公共服务平台与本校相应资源,将最优和最新教育资源定时推送到各级资源平台,使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源。
  (三)构建个性资源,提升资源管理能力
  公共服务平台既提供资源公共服务,又允许教师个人通过网络学习空间高效管理优质资源。教师通过收藏、上传、下载和阅读等行为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分享、报送和审报等操作行为实现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换。教师构建自己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在与同行分享交流时重构自己的教学知识架构。例如,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张海燕老师,按积件方式呈现网盘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视频、学生用视频、微课、电子教科书和课件。
  (四)开发在线课程,提升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为建成学科年段全覆盖的优质资源体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征集活动,锻炼教师的在线课程开发水平。在基础教育领域,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基础教育学科难重点、支撑学生兴趣拓展和教师专业培训的微课程资源体系。截止2016年,资源服务平台拥有2000个课程建设团队,共建2万個微课资源,建成1234门省级选修课在线课程,精品微课程实现六个学科全学段全覆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高中网络选修课、微课和拓展性网络等课程的开发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课程理解、把握,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五、网络研修培养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主体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信息泛化和文化多元背景下,化解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的同质化危机,教师必须确立自我主体地位,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主体意识和能力。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鲜明的主体立场引导和规约自我的实践,成为信息海洋的弄潮儿。公共服务平台打破传统教师发展的时空局限和资源共享和交流的不足,为教师多元发展提供多项选择,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一)个人反思,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整体性发展,不是依赖外在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自造”的过程,即通过反思性实践变革自我、自主发展的过程。“自造”过程的基本动因源于教师专业知识理解的转换与拓展和教师自身丰富实践知识的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敢于接受新事物,而不是被技术牵制,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抓住机会,主动投入互联网的怀抱。
  公共服务平台为每位老师开设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特色空间创建活动,为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由发声的平台。基于此,教师创建自己的主题教研空间,依托空间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科网络研修等活动,通过个人积淀与反思,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例如,杭州建德市实验小学李康其老师着力构筑“小数之家”特色空间,探索数学之道。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张海燕老师立足学生学习需求,着力建设小学科学特色空间,设置“特色空间”和“我提问你来答”等栏目,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模式,提升师生交流的有效性。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该平台是全省教师继续教育在线选课与网络进修的平台,将省级培训、指令性培训、自主选课培训及校本培训等培训项目全部纳入。该平台充足的培训项目和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保证每位教师能获得合适的、多样的和优质的培训服务,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发展。2016年上半年,共有39.33万名教师通过网络实现自主选课,选课人次超过65.7万,有效选课人数超过37.12万人,有效选课人次55.03万,有效支持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二)名师引领,增强教师团体研究和学习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群体协作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利特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包含深化讨论、开放论争和丰富各种行动的可能性。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通过互联网与专家和同伴开展合作,持续地交流和磋商,构建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网络工作室在发挥名师在省内外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为骨干教师提供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路径。目前服务平台已建成15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共招收学科带头人2281位,吸收网络学员5.2万余人。名师网络工作室共举办线上线下1500多次研修活动,发布6455个讨论话题,上传21万多条资源,访问量突破1144万。服务平台构建了名师引领下的网络研修共同体,资源共建与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名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成效初步显现,教师在论著发表、成果获奖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此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课程资源征集活动,通过课程资源建设活动激发教师的团体意识。杭州市西湖小学田佩章老师制作200节微课,探究“电子书包” “交互程序” “微课程” “学习单” “大数据”新模式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引领年轻教师研究教材,精准定位学科难重点,学习做微课。杭州时代小学唐彩斌老师推出“好玩的数学”系列微课程,带动全校老师研发系列“时代微课”,面向全区教师推荐“只要会用可以不学的小学数学教育技术”系列微课,有力提升了学校教师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
  六、结束语
  当前,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和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教师是开展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创新”的改革过程中,探索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能提供集学习资源、专业研修、教育管理、教育咨询、终身学习等多项教育公共服务。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发现,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有五个方面。随着区域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的应用深入,笔者将采用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范式,探索每一种作用机制中要素之间因果数量关系,以提升其精准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中小学该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目前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和课程现状发现,日本通过多职能部门协同和高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与现有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了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未来我国应该加强多职能部门
摘要:该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和美国客户满意度理论(ACSI)为理论依据,选择安徽建筑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17个专业共158名本科学生为研究采样对象,将大学英语公共课为教学采样项目,测量欧美翻转课堂模式FCM(Flipped Classroom Model)学生满意度的34个题项,并对其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三个公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学习者对FCM满意度评价受到学习者期待、感知质量、感知价值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该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利用两年时间对x校27门课程的翻转课堂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对高校翻转课堂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微观层面顶层设计、教学学术地位的提升、师生翻转课堂培训内容的确定、活动型学习空间的创设、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环境模型的构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影响因素  一、研究
国内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无疑给教育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给国内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逐渐成为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支撑。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步伐依然缓慢,始终无法形成健全的资源建设与应用体系,根本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教育对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加快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共同体机制,探索适合本民族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
摘要: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进校园正在引领教学改革的发生。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倒逼并引领教学的不断改革,亟待辨识教学改革的技术需求、价值定位与具象短板。“屏幕改变命运”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论点,争议背后暗显社会不同群体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运用的差异认同,有必要基于此再审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技术为王”的信息时代,接续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改革的引领要重视顶层设计,构建教学改革的实施规划;直面教
摘要: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正处于完善过程中,社区教育服务及其质量还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各类社区需求。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多以老年群体为主,而运用结构方程对社区教育服务的六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需着眼于课程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人文关怀、统筹服务、配套设施
  
【摘要】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和上海市二期
【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关键地位.概念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这就为概念教学带来了困难.情境化的概念教学,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提供了缓冲的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基于曹广福教授《变化率与导数》一课,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分析概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类型.在概念教学中,发现可以创设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学科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  【关键词】概念教学;
1  租住203的小蒋打电话给我:“房东,你这里还有空房吗?我有个朋友想要租房。”  “正好空出来一间。”我热情地回应,“你朋友什么时候过来?”  “可能过几天吧。是个男孩子,这几天去上海玩了,要过几天来。”  “好的,403刚好前几天空出来。这事儿你确定吗?确定的话,我就不租给别人了。”  “房租多少?”  “跟你一样吧。”  “那好,我问他一下,再答复你。”  一会儿她便回复了,说确定。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