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耐密型玉米不但要耐高密度,果穗全、匀、饱(无空秆、不秃尖),还应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寡照以及较大的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好的肥水响应能力。
【关键词】 耐密型玉米 栽培 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抗病虫的中熟、中晚熟玉米优良品种。
2.精细整地,深施底肥
提倡秋翻地。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秋翻,耕深18~25cm,耕后及时耙平耙细,镇压保墒。没有及时秋翻的,可在秋灭茬或春灭茬的基础上进行顶浆打垄,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cm时,实行三犁川整地,并将底肥深施垄底,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3.播前种子处理
3.1 晒种精选 播种前5天将种子放到阳光下晾晒2~3天,晾晒后种子进行精选,去掉病、损、小、杂、秕粒。
3.2 浸种催芽 播种前2~3天进行种子催芽,具体方法是将种子置于45℃温水中浸泡6~8小时,种子无硬心时捞出,然后放在催芽器中,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经24小时后,90%左右的种子拧嘴露白时,放在冷凉处蹲芽待播种。
3.3 种子包衣 催芽后进行种子包衣,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种衣剂类型。
4.种植方式
4.1 大垄双行 将原来的两垄合成一大垄,垄高20~25cm,垄底宽130cm,垄台宽90cm,在垄上种两行,行距40cm,形成宽90cm,窄40cm,行种植方式。这种植方式有利于低洼地的排水、增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4.2 缩垄增行 将原来的三条垄合成两个大垄,垄底宽90~100cm,垄顶宽60~70cm。每个大垄上种两行玉米(行距40cm),成40cm与60cm宽窄行种植方式。
5.平衡施肥
5.1 施肥原则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5.2 施肥方法 采用底肥-口肥-追肥相结合的方法,种肥隔离、底肥与追肥深施。氮肥的1/3、磷肥的3/4和全部钾肥及其它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底肥深施。磷酸二铵50kg/ha做口肥。速效氮肥应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施肥深度8~10cm,并覆好土,施肥量约为全部速效性氮肥用量的2/3。
6.田间管理
6.1 适时间苗、定苗 玉米3~4片叶间苗,4~5片叶定苗,定苗最晚不能超过6片叶,定苗时间宜早不宜晚。
6.2 铲前深松在玉米展开2~3片叶时做好铲前深松工作,深度20~25cm,能去寒增温,保蓄天然降水,防止水分蒸发。
6.3 化学除草 根据气候和土壤状况合理应用“土壤封闭”和“茎叶杀草” 方式除草,6片叶后不宜采用化学除草,可人工拔除。
6.4 病虫害防治
6.4.1 花白苗病 当玉米4~5片叶时,发现病株,每隔5~7天用0.3%硫酸锌溶液喷晒2~3次。
6.4.2 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0.5kg对水250kg,或用50%退菌特0.5kg对水400kg,或甲基托布津0.5kg对水250kg喷雾,喷施药液1125~1500kg/ha。
6.4.3 蚜虫 玉米抽雄前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6.4.4 玉米螟多以采用赤眼峰、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
6.5 促早熟
6.5.1 植物生长调节剂 能有效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提早成熟,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6.5.2 放秋垄 在玉米灌浆后期,要拔一次大草放一次秋垄。
6.5.3 站秆扒皮晒 玉米蜡熟中后期,站秆扒皮晾晒,可促进籽粒降水。
6.5.4 隔行去雄 玉米隔行去雄可增产5%~8%。在雄穗刚抽出但未散粉时进行。
6.5.5 打底叶 玉米进入乳熟期,结合田间管理去除植株茎部枯黄老叶,保留穗下部3~4片绿叶,减少养分消耗,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增高地温促进早熟,同时可以防止叶斑病的蔓延。
7.适时收获
玉米成熟的标志是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亮发硬,黑色层出现,乳线消失,此时收获产量较高。一般应在严霜后5~7天开始收获,没有严霜的年份应在10月5日以后收获。
【关键词】 耐密型玉米 栽培 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抗病虫的中熟、中晚熟玉米优良品种。
2.精细整地,深施底肥
提倡秋翻地。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秋翻,耕深18~25cm,耕后及时耙平耙细,镇压保墒。没有及时秋翻的,可在秋灭茬或春灭茬的基础上进行顶浆打垄,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cm时,实行三犁川整地,并将底肥深施垄底,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3.播前种子处理
3.1 晒种精选 播种前5天将种子放到阳光下晾晒2~3天,晾晒后种子进行精选,去掉病、损、小、杂、秕粒。
3.2 浸种催芽 播种前2~3天进行种子催芽,具体方法是将种子置于45℃温水中浸泡6~8小时,种子无硬心时捞出,然后放在催芽器中,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经24小时后,90%左右的种子拧嘴露白时,放在冷凉处蹲芽待播种。
3.3 种子包衣 催芽后进行种子包衣,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种衣剂类型。
4.种植方式
4.1 大垄双行 将原来的两垄合成一大垄,垄高20~25cm,垄底宽130cm,垄台宽90cm,在垄上种两行,行距40cm,形成宽90cm,窄40cm,行种植方式。这种植方式有利于低洼地的排水、增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4.2 缩垄增行 将原来的三条垄合成两个大垄,垄底宽90~100cm,垄顶宽60~70cm。每个大垄上种两行玉米(行距40cm),成40cm与60cm宽窄行种植方式。
5.平衡施肥
5.1 施肥原则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5.2 施肥方法 采用底肥-口肥-追肥相结合的方法,种肥隔离、底肥与追肥深施。氮肥的1/3、磷肥的3/4和全部钾肥及其它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底肥深施。磷酸二铵50kg/ha做口肥。速效氮肥应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施肥深度8~10cm,并覆好土,施肥量约为全部速效性氮肥用量的2/3。
6.田间管理
6.1 适时间苗、定苗 玉米3~4片叶间苗,4~5片叶定苗,定苗最晚不能超过6片叶,定苗时间宜早不宜晚。
6.2 铲前深松在玉米展开2~3片叶时做好铲前深松工作,深度20~25cm,能去寒增温,保蓄天然降水,防止水分蒸发。
6.3 化学除草 根据气候和土壤状况合理应用“土壤封闭”和“茎叶杀草” 方式除草,6片叶后不宜采用化学除草,可人工拔除。
6.4 病虫害防治
6.4.1 花白苗病 当玉米4~5片叶时,发现病株,每隔5~7天用0.3%硫酸锌溶液喷晒2~3次。
6.4.2 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0.5kg对水250kg,或用50%退菌特0.5kg对水400kg,或甲基托布津0.5kg对水250kg喷雾,喷施药液1125~1500kg/ha。
6.4.3 蚜虫 玉米抽雄前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6.4.4 玉米螟多以采用赤眼峰、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
6.5 促早熟
6.5.1 植物生长调节剂 能有效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提早成熟,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6.5.2 放秋垄 在玉米灌浆后期,要拔一次大草放一次秋垄。
6.5.3 站秆扒皮晒 玉米蜡熟中后期,站秆扒皮晾晒,可促进籽粒降水。
6.5.4 隔行去雄 玉米隔行去雄可增产5%~8%。在雄穗刚抽出但未散粉时进行。
6.5.5 打底叶 玉米进入乳熟期,结合田间管理去除植株茎部枯黄老叶,保留穗下部3~4片绿叶,减少养分消耗,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增高地温促进早熟,同时可以防止叶斑病的蔓延。
7.适时收获
玉米成熟的标志是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亮发硬,黑色层出现,乳线消失,此时收获产量较高。一般应在严霜后5~7天开始收获,没有严霜的年份应在10月5日以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