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矿用提升机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安全,因此,针对立井提升机安全措施的相关规定,对各级机械结构的运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一步提出了结构性能改进措施。经实践表明,改造后的矿用提升载荷监测保护装置对提高其性能、降低其故障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用提升机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安全,因此,针对立井提升机安全措施的相关规定,对各级机械结构的运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一步提出了结构性能改进措施。经实践表明,改造后的矿用提升载荷监测保护装置对提高其性能、降低其故障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升牛山煤业9号煤层断面切眼工作面的支护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在分析其地质、煤层等条件以及支护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对支护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并对优化后的顶板离层量和深部位移进行监测,取得理想的支护效果。
针对原车载催化型甲烷传感器易燃易中毒、抗震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用激光甲烷传感器替换原有催化传感器,对其硬件、软件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及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工业性试
针对东曲煤矿综采面辅助运输系统中存在安全性差、效率低的问题,在东曲煤矿12511综采工作面采用KSP型煤矿井下钢丝绳牵引卡轨车,分析了该卡轨车合理的结构选型,研究了卡轨车的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实践应用表明,KSP型煤矿井下钢丝绳牵引卡轨车可减少运输系统的维护成本和电力消耗,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基于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变形大、稳定性差,给井下综采作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现状,在对井下巷道围岩变形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采用了高预应力锚索和高强度锚杆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在井下巷道围岩变形大的地方通过架设“U”型架和控制底鼓的方案进行补强支护,同时在全断面处采用了注浆加强支护方案,有效提升了井下巷道围岩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在矿压波动下的稳定性,对确保煤矿井下综采作业安全性和综采作业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选煤厂原煤洗选介质消耗量过大的问题,在对造成介质消耗过大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降低入选原煤含泥量、减少矸石带介量、增加磁选机磁选效果等方面对介质回收系统进行针对性改造。改造后的介质回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介质消耗量由2.15 kg/t缩小至1.0 kg/t,可节省介质投入约96.6万元。
针对长春兴煤矿307回风顺槽掘进过F9断层时顶板局部出现冒漏切顶板原锚杆支护失效现象严重,通过技术研究合理分析原巷道顶板支护形式,以及原支护在断层带处支护存在的弊端,并
针对307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巷道掘进至500~650 m段巷道出现顶板破碎、片帮等现象,长春兴煤矿生产技术部通过技术研究,合理分析了原巷道支护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掘进现状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307运输顺槽支护优化后,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由于某矿5306运输巷受F303断层影响,围岩破碎,巷道原采用的锚网索支护参数难以满足围岩控制需要,在对巷道原锚杆支护体系失效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采用全锚索支护技术对断层破
为了保证2062巷安全快速过F6断层破碎区,提高断层区破碎顶板稳定性,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店坪煤矿通过技术研究,针对2062巷原顶板支护在断层破碎区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难题,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JW型锚索棚支护装置。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支护装置可有效控制顶板下沉、破碎现象,实现了顶板实时监测的目的,加强了破碎区顶板支护效果,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煤巷生产的安全性和矿井整体生产效率,以牛山煤矿3号煤层中的首采面回风顺槽为例在分析顶底板情况、瓦斯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前支护参数下的顶板离层量、深部位移及锚杆工作载荷进行监测;结合监测结果对原锚杆支护中参数进行优化,并针对顶板采用锚索支护手段,为后续牛山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