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实验的几点改进建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二节营养物质的作用中安排了分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上的方法和数据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由于很多初一学生,对天平的使用缺乏基础,甚至不会使用天平,因此称量的结果不准确,组与组之间的误差较大,而且耗时较多,根本没时间用其他材料再进行实验,无法进行实验对照,效果较差,严重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试管中的水沸腾时,花生米还未燃尽,无法得到水温上升的实际温度。○3由于水蒸气大量跑出,能量损耗较大。○4未称量燃烧后残渣的质量,学生不清楚能量的放出是因为消耗了食物中的有机物。针对以上不足,我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 课前精心挑选实验材料,每组分发两粒干花生米,两片薄的馒头干(其中一粒或一片实验用,另一粒或另一片备用),各组所选用的花生米大小应大致相同,并提前将馒头切成薄片,晒干备用。
   2.用具准备 铁架台(附铁夹)、大试管、温度计、酒精灯、解剖针每组准备2套,火柴、刀片、天平、量筒、滴管、烧杯(在内部放约80ml水)各一套,学生自备一些橡皮泥或上美术课时用的紫砂泥。
   3.技能储备 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对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等进行辅导、练习。
  二、实验改进之处
  1.材料用量的改变 (1)课本规定所用干燥的食物均为1g,但在实际实验中,选取1g大小的花生米很困难。改进后的实验中,统一用一粒花生米进行实验,不同组别的花生米大小可能有差异,但同一组别所用不同材料的质量必须相同,以花生米的质量为准,根据花生米质量的大小确定饅头干大小,若馒头干质量大,则用刀片切去少部分,确保二者质量相等。(2)课本要求水的量为10ml,用量偏少,实际实验中水沸腾时,花生米还燃烧着,难以得到准确结果。根据查阅资料和初步测算,1g花生种子完全燃烧理论上能使10ml水升温296oC,所以,水的用量以30ml为易。
  2.实验装置的改变 用学生平常上美术课时用的紫砂泥或橡皮泥代替橡皮塞固定温度计
  3.实验策略的改变 采取同组异质、同量的实验策略,增设对照实验,即同组的4位同学再分为2个小组,分别以等质量的花生米和馒头干同时进行实验探究。
   4.增加实验步骤 材料燃烧完全后,再次称量灰烬的质量。
  三、实验改进的意图、优点
   1.统一使用一粒花生米进行实验,可降低称量的难度,节约时间。
   2.水的用量改为30ml,虽然最后看不到沸腾现象,但可以准确测量水的最终温度,而且水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差缩小,热量散失也变小,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用橡皮泥或紫砂泥代替橡皮塞固定温度计,便于操作,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能防止热量散失,提高实验精度,同时可以节省人力,为组内做对照实验创造条件。
   4.改变实验策略,在组内进行对照实验,可以使本小组的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观察到两个实验,可比性强,实验效果明显,而且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5.增加“称量燃烧后灰烬的质量”这一步骤,使学生明白燃烧后食物的质量减轻了,帮助学生分析能量的放出与消耗了食物中的有机物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四、实验的注意事项
   1.准备实验用的馒头干切得要薄,这样有利于材料的充分燃烧
   2.为防止燃烧后的灰烬散落到实验台上,每小组应在燃烧物下方放上培养皿
   3.实验时,要提醒学生用燃烧物火焰的外焰加热
   4.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时刻关注温度计的示数,将水升高到的最高温度记录下来,若等到火焰完全熄灭再读数,水温可能由于热量散失,又下降了。
  五、实验后反思
  该实验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如○1实验中出现了很浓的黑烟,污染环境。○2实验中材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存在着热量散失现象。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上述情况,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讨论,进一步征集改进方案。
  总之,生物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因此,生物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实验,敢于设想,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对原有实验的仪器、装置、方案等进行大胆改造,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易于操作。自己更要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疑问,让学生课后去思考、讨论,找出改进的方案,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们的教学才和新课改相吻合,我们才不会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主题和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从而使教师讲来比较吃劲,学生听来更加吃力,于是,只得死记硬背,强加记忆。如果语文教师善于使用启发式教育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理解,不断提升教学实效。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将学生当作教学的客体,又看作学习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升素质。  一、理解和认识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与“注入式”相互
摘要:文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有的放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值得大家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 高年级 科学课堂 渗透 青春期教育     一、写作背景  作为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我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老师,请你留意我的女儿这段时间的表现,听她的同学说她与班上的XX同学(男生)整天泡在一起,不会是早恋吧。”;“老师,我的女儿今天回来说,班上有男同学给他写信”;“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要求,探索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满足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化学教学的主阵地是化学课堂,先人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所以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并能动手创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②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③在认识、欣赏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向量来源于物理,所以向量与高中的其他的章节有着很强的“个性”。很多学生在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向量题目,都会摸不到头脑。所以培养学生向量思维,尤为重要。书本上介绍了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以及数量积,所以我们从上面四个角度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向量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 这是向
[内容提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帮助师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 提高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说明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应用公式E=BLV来计算,在使用公式E=BLV时,只有当B.L.V三者两两垂直时,才能直接使用。如果有其中两个不垂直,应注意以下几点。  1.B与V方向关系  如果导体本身与运动方向垂直,而运动方向与磁感线的夹角为α,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速度是速度與磁场垂直的分量,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要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学识,善于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促使学生乐于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设计有坡度的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 有效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烈火,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到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注重教师的魅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导游,引导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漫游。他是导演,导演一幕幕场景。他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的论文论著及文件,并试从心理见浪教育的基本认识及相关依据出发,浅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 心理健康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