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内涵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中国文化的特点:一是在世代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将“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的文化自觉。
   共生
   只有具备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在文化自觉的坐标上: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用这个坐标来衡量,我们在文化自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上,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但是,目前这种完全“复归”的倾向仍然很严重,一部分人寻求的不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种势头很猛的夸张的复旧,其中尤有甚者,宣扬“圣贤是文化之本,文化由历代圣贤创造”,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都错了,走的都是所谓“文化歧出”“以夷变夏”的道路,提出要解决百年来的“亡教、亡文化的危机”,就必须“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建立一个儒教社会”。这种倒退复古,明显排外的取向当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觉的本意。
   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对西方理论不加反思地接受,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无视西方学者已经深刻揭示的现代化危机等等倾向仍然存在,此类更深层、更难解决的问题正在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成为进一步推动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只有理解多种文化,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我国长久以来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是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障碍。当国家贫弱时,它会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国家逐渐强盛时,它就滋生为企图覆盖他族文化的东方中心主义。历史已经证明,西方中心主义是行不通的,东方中心主义重蹈西方中心主义的老路,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了解、不尊重当前的语境(包括其他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又如何能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找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自我,找到在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及其对世界的未来所能做出的贡献呢?
  编辑/坦然
其他文献
老子的思想不仅被看作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被看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最早的自由先声。  在西方老子却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最早先驱。不少西方人认为,《道德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旗鼓相当,《道德经》被看作是出自中国的先知书。老子的思想在西方的流传之久、流传之广,超出了许多当今中国人的想象。
期刊
近日,我读到当代法国已故汉学家索安的名著《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不禁想起当年在美国的一件趣事:在麻省剑桥市的一个连锁文化商店“西方遇见东方”里,我看到一位老者正津津有味地读着《道德经》。我上前询问,老者回答:“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经典的东西总是有用的。”其实,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波斯宫廷医生和希腊、罗马的地理学家就对中国有
期刊
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庄周在打盹的时候梦见自己肩上生出一对翅膀,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尽情地飞啊、飞啊,觉得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发现自己原来是躺在床上的庄周。那只美丽的蝴蝶的影子还在他的脑海里萦回,于是,他开始怀疑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是人的潜意识中被压抑欲望的折射。庄
期刊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因此,春季养生总的原则:一是养生,二
期刊
“道德”:传统文化之魂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就在于“道德”二字。道德现在是一个词,在古代由两个字构成——首先是“道”,然后才是“德”。   “道”就是指客观性必然性的宇宙秩序。简言之,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凸现这种特征,古人用“天道”来体现,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虽然不能用语言的方
期刊
“当唐诗上升到她的高潮,一切就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她的骨干。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这段对唐诗少年精神富有诗意的精彩论述,就出自著名诗人、学者林庚先生。   我对林庚先生的崇敬与喜爱是在拜望林庚先生以后,更确切地说是林庚先生去世以后。  2003年的春天,我穿着枣红色长衫徜徉在柳飞花发、莺啼鸟鸣的未名湖畔,感受着
期刊
这个时代是个竞争的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世人都为追求成功而忙碌。在这种高速的生活状态之下,身心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时常会感觉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原来的人生定位。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有必要沉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品读一下老子的《道德经》,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迪,对现代人生存方式的启迪。笔者先后采访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生活现状的若干人,《道德经》正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尊重规律
期刊
惊蛰这天,我在墙角看到一个蚊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它伸伸长腿,在春天的光里慢慢搓揉自己已经有点僵硬的腿脚。如果在夏天,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打死它才解气,但是现在,看到一个像自己一样陶醉在春光里的蚊子,我下不了这个狠心。甚至我微笑起来。因为此刻,我想起了泥土里鼓起眼睛的青蛙,枯叶下扭动身体的小虫子,麦地里竖起耳朵谛听风声的野兔子。春天,不过是大自然时间荒野里一个小小的节拍,但所有的生命都好像重新活过
期刊
老子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文化典籍。之所以有这样历久弥新的翻译量、印刷量和阅读量,其根本在于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恒常思辨、警醒和“淬火”作用。人类历史总有许多疯狂的时代,要么是战乱频繁,要么是急剧上升,要么是瓶颈转型期,这时都需要听听老子不冷不热、不愠不火、不疾不厉、不狂不躁的言说。  ——引言    我们处在经济急剧上升期,也可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
期刊
□文/我们很多人,年纪轻轻却一身病痛;老年病纷纷提前找上身。   腰疼、背疼、脖子疼、头晕、无力、鼠标手……这一切,都令我们惊恐地怀疑,自己是不是提前开始老化!   身体僵硬是万病之源,只有保持身体柔软才能精力充沛,一直年轻。试试每日10分钟的柔体健康操,用最自然的方法让自己不酸不痛、不老不胖。   头痛   几乎所有疼痛都是因寒症和体内多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