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内涵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中国文化的特点:一是在世代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将“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的文化自觉。
共生
只有具备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在文化自觉的坐标上: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用这个坐标来衡量,我们在文化自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上,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但是,目前这种完全“复归”的倾向仍然很严重,一部分人寻求的不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种势头很猛的夸张的复旧,其中尤有甚者,宣扬“圣贤是文化之本,文化由历代圣贤创造”,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都错了,走的都是所谓“文化歧出”“以夷变夏”的道路,提出要解决百年来的“亡教、亡文化的危机”,就必须“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建立一个儒教社会”。这种倒退复古,明显排外的取向当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觉的本意。
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对西方理论不加反思地接受,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无视西方学者已经深刻揭示的现代化危机等等倾向仍然存在,此类更深层、更难解决的问题正在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成为进一步推动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只有理解多种文化,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我国长久以来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是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障碍。当国家贫弱时,它会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国家逐渐强盛时,它就滋生为企图覆盖他族文化的东方中心主义。历史已经证明,西方中心主义是行不通的,东方中心主义重蹈西方中心主义的老路,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了解、不尊重当前的语境(包括其他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又如何能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找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自我,找到在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及其对世界的未来所能做出的贡献呢?
编辑/坦然
内涵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中国文化的特点:一是在世代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将“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的文化自觉。
共生
只有具备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在文化自觉的坐标上: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用这个坐标来衡量,我们在文化自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上,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但是,目前这种完全“复归”的倾向仍然很严重,一部分人寻求的不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种势头很猛的夸张的复旧,其中尤有甚者,宣扬“圣贤是文化之本,文化由历代圣贤创造”,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都错了,走的都是所谓“文化歧出”“以夷变夏”的道路,提出要解决百年来的“亡教、亡文化的危机”,就必须“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建立一个儒教社会”。这种倒退复古,明显排外的取向当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觉的本意。
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对西方理论不加反思地接受,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无视西方学者已经深刻揭示的现代化危机等等倾向仍然存在,此类更深层、更难解决的问题正在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成为进一步推动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只有理解多种文化,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我国长久以来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是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障碍。当国家贫弱时,它会演变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国家逐渐强盛时,它就滋生为企图覆盖他族文化的东方中心主义。历史已经证明,西方中心主义是行不通的,东方中心主义重蹈西方中心主义的老路,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了解、不尊重当前的语境(包括其他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又如何能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找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自我,找到在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及其对世界的未来所能做出的贡献呢?
编辑/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