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侗歌作嫁衣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有很多民族却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侗族便是这样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用唱歌的方式来记录历史、装点生活。凡有鼓楼处,便能唱侗歌。而有鼓楼和侗歌的地方,则少不了牛腿琴。
  侗族有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老人们唱叙事歌时用牛腿琴配乐,姑娘们唱琵琶歌时怀抱着侗家琵琶起舞,这曾经是侗族人的生活日常。天籁般的旋律滋养了侗族,而侗歌歌者、侗乐乐师和隐在侗寨的乐器工匠们,则用自己的手艺默默地把侗歌滋养成世界级的民乐。

歌至八十意未了


  贵州省榕江县有个名叫宰荡的村庄,很多人慕名而来,只是为了一闻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而我们翻山越岭而来,是为了寻找一对八十高龄的姐弟。他们一个唱侗族大歌,另一个用牛腿琴拉叙事歌,用嗓音记录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村庄的生活。
  我们沿石板路进村,行过百步后,有歌声穿过木屋飞檐而来,让宁静的村庄迅速苏醒。循声而去,村寨中央一个小小的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中央摆满了十几张长桌,每张桌上都放满了酒肉。原来,全村人在一起过“月也”。“月也”是流传在侗寨的风俗——侗族各个支系寨子间相互走动以增强感情。青年男女借机恋爱,老人小孩走亲访友。



  吃完饭,妇女们穿上盛装站上了广场中央的戏台。七八个三四十岁的侗家女,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便是村里的侗族大歌传承人罗俾云,今年已81岁,唱侗族大歌70多年。而她的弟弟便是我们要寻找的侗族叙事歌师罗幸礼,今年已经79岁,正在鼓楼里教徒弟拉牛腿琴、唱叙事歌。
  在侗族,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歌者,但像罗家姐弟俩从10多岁开始唱,一直唱到80岁,依旧风采不减当年,在侗家也极为罕见。姐弟俩每天练歌的地方,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鼓楼。以前,鼓楼是侗寨的中心。这里是寨老决策村寨大小事务的场所,也是年轻人传习侗歌的地方,还是年轻人“行歌坐月”的恋爱场所。但如今,这里成为罗幸礼教授叙事歌的场所。

牛腿琴的底蕴


  拉牛腿琴、唱侗歌,不仅是侗族记事的方式,还是侗族年轻男女恋爱的途径。以前,谁的牛腿琴拉得好,叙事歌唱得动听,就容易被姑娘垂青。但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侗歌和牛腿琴渐受冷落。
  曾经侗寨人人都会拉的牛腿琴,如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愿意学习的人寥寥无几。幸好,还有一些年轻人愿意跟着罗幸礼学琴,让这项技艺能继续延续下去。



  羅宾利是村里为数不多在学习叙事歌的年轻人。以前,他像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叙事歌一窍不通。直到后来,他在村里担任安全员,开始接触侗族的文化保护工作。在工作中,他和罗家姐弟接触多了,便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这天,罗幸礼要教的曲目是《珠郎娘美》,教导侗族人恋爱要自由。看歌师拉牛腿琴,是一件有些“穿越”的事情,因为拉牛腿琴的姿势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其他民族弦乐演奏姿势都不一样:琴师要将琴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和小提琴演奏倒是有些许相似。因而牛腿琴又被大家戏称为“侗族小提琴”。
  罗宾利说自己对牛腿琴的兴趣正是来源于小提琴:“有一次,在外面打工时,看到有人拉小提琴,总感觉他拉琴的样子格外熟悉,思来想去后发现,这不就是小时候父亲每天在家里打的‘果吉’(侗语对牛腿琴的称呼)吗?”
  以前,村里老一辈都多少会一些侗族叙事歌。当牛腿琴拉响,叙事歌唱起时,歌声就慢慢把村里人聚起来。侗歌自古以来,一直是联络侗家人情感的纽带。



  罗宾利当初返乡时,他的理想是组建一只侗歌队,不仅仅让侗家人重新紧密团结在一起,还要把侗歌队拉到全国开巡回演唱会。但如今,年轻一代不仅不会拉牛腿琴,甚至连叙事歌的意思都无法理解,全村的歌者已经无法聚成一圈。罗宾利说,他对侗歌的传承很是担心。
  这时,姐姐罗俾云已经在鼓楼练完侗族大歌,步履蹒跚地回家做饭。我问她担不担心侗歌会失传。她说,当饭养身养够了,大家就会想到用歌来养心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做把果吉讨媳妇


  看完了拉牛腿琴的乐师,我们让牛腿琴学徒罗宾利带我们寻找做牛腿琴的工匠。拉牛腿琴的人少,做牛腿琴的工匠应该更不好寻。没想到罗宾利很快带我们找到了工匠。
  这位工匠是位60多岁的大爷,初见时,他正端着一把牛腿琴站在自家大门口,身边站着一个小女孩。大爷一拉牛腿琴,女孩就跟着节拍跳舞。
  大爷名叫杨秀森,今年已经67岁。从20岁开始学做牛腿琴,至今已有47个年头。我问他为什么要学做牛腿琴,杨秀森不说话,手拿着烟斗猛吸了一口,吐出了团浓浓的烟雾后,咧嘴一笑:“做牛腿琴还能为啥,为了讨个媳妇呗!”
  原来,在杨秀森年轻时,侗族姑娘评判小伙子的最高标准是谁的叙事歌唱得好、牛腿琴拉得棒。唱叙事歌、拉牛腿琴,小伙子们都是从小开始练。虽然有些人天赋异禀,但绝大多数人都技术平平。想要拔得头筹,除却唱得好、拉得好以外,就只能独辟蹊径。杨秀森想到了一条捷径:自己学做牛腿琴,做出最好的牛腿琴,在拉琴、唱歌追姑娘时,就能一骑绝尘。   杨秀森最终凭借做琴的绝活,讨到了理想中的媳妇。从那以后,每当春暖花开谈恋爱的季节,杨秀森家就挤满了来定做牛腿琴的小伙子。


夢里琴声配侗音


  “一把牛腿琴好不好,关键要看共鸣箱。”只见杨秀森骑在木工凳上,拿起一把凿子开始在一块瓢状的杉木上凿起来。凿空杉木后,他用砂纸将内壁打磨平整,再盖上一层薄板构件,共鸣箱就完工了。然后他从琴头到琴尾拉上两根棕丝做的琴弦,琴身就做好了。
  接下来,就进入做制琴弓的阶段。只见他取出一根一米来长的竹片,将竹片大约九分之一处的顶端放在炭火上来回烘烤。烘烤完成后,他便用手轻轻折动,待竹片变弯后,拿出准备好的棕绳,分别绑在竹片两端,竹片便从烘烤处开始变弯,成为一个不对称的弓型。如此,牛腿琴的琴弓便做好了。
  这时,杨秀森把琴身架在左肩上,开始试音。棕绳遇见棕丝,发出纤柔而嘶哑的声响,音量小得难以听见。听到这声音,我对牛腿琴有些失望:“传说中的‘把妹神器’,声音就这样?”
  杨秀森似乎察觉到我的失望,深吸了一口气后竟然开始边拉边唱,歌声和琴声神同步:音量虽然比琴音略大,但音调嘶哑却如出一辙。一曲终了,杨秀森迫不及待地问我这唯一的观众:“感觉怎么样?”我很尴尬地笑了:“一拉一唱都有配角神韵!”
  我以为杨秀森对我的直言会很生气,没想到他却向我伸出大拇指:“这就对了,拉牛腿琴时,都是边拉边唱。在逢年过节,琴师一般都是为侗戏和侗歌伴奏。就算是小伙子拉牛腿琴追求姑娘,姑娘和她们的歌声,也是绝对的主角。牛腿琴本身就是配角!”
  杨秀森说,虽然他是牛腿琴匠,但做牛腿琴也只是他的副业。每年,他只有到农闲时,才会在自家门前支起工具开始制琴,告诉村里的年轻人到恋爱的季节了——姑娘们得练歌,小伙们得练琴了。有道是:年少不练琴,无妻徒伤悲。
  但最近几年,轮到杨秀森伤悲了:最开始时,村里会制琴的人越来越少,他的订单倒是越来越多,最多时他一年卖过的牛腿琴有上百把。最近几年,制琴匠越来越少,但找他制琴的人减少得更快,因为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了,过年时在家呆几天,也都不会拉琴。
  以前来买琴的主要是本村的小伙子。现在来订购的,多是周边村寨的老人。一把琴根据音质好坏,能卖300~800元不等,平均500元一把。如今,杨秀森每年能卖十来把。
  虽然最近几年,能卖出的牛腿琴每年都在减少,但杨秀森已经很知足:闲时做琴换烟酒,梦里琴声配侗音。
其他文献
当20多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多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如今,一些美国人正在迁往中国,并定居下来。日本人、德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也是如此。  尽管与美国移民数据相比微不足道,但迁居中国的外国人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在过去,老外在中国想要“一举成名”并不难。但如今,中国市场的门槛正在加速提高,想在中国市场实现唾手可得的成功已经不太可能。如果你还恰巧是一个想在中
期刊
中國淘金热已在全世界兴起,越来越多的洋老板嗅到了中国的商机,开始下海创业,办公司、建品牌。这让许多人意识到,新一代马可?波罗们来了。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将世界与中国通过文化连接起来。他们要让不一样的想法在中国的土壤里发酵催生。这是一批并不打算赚了快钱就回家的人,他们喜欢这片机会越来越多的土地。更多外国创业者的到来彰显出全球经济下中国的创业机会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平等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员“归国潮”。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来华工作,中国正在成为吸引全球人才的“磁石”。  人口流动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社会学有一个关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的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方面。其中,“
期刊
创业过程不易,不少企业家、创业者上下求索,以期探寻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长赢法则”,做到基业长青。  法则一:向前看,向回推理。向前看,指的是形成对未来的愿景。杰出的领导者会对未来有所判断,形成愿景。以微软和苹果公司为例,20世纪70年代,家用电脑没有市场,当时世界第二大电脑企业——美国数字设备公司CEO肯?奥尔森公开说,有什么理由需要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台电脑?但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盖茨建立了微软,乔布
期刊
前不久,社区团购平台邻邻壹宣布完成了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跟投。而此前,邻邻壹刚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社区电商业可谓是收获满满,前有美食社区电商平台十荟团获得1亿元联合融资,后又有社区社群平台邻邻壹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资本对于社区电商行业的青睐,是否将会加剧社区电商行业的竞争了?社区团购模式发展的契机  邻邻壹董事长肖志龙透
期刊
在繁华又不失静谧的上海路上,有一家极具特色的西点店,门外的廊檐下摆着小小的桌几,一杯咖啡、一块提拉米苏,人们三三兩两地坐着聊天,倒有几分巴黎街角的感觉。抬头望着点缀着蓝色方块的深咖色招牌,简单、宁静。在这里生活的老南京都知道,这家名为云中食品店(下文简称云中)的西点店已经开了21年,而且店主还是一位德国人。他将地道的德国味道带到了中国。从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的外国人都能品尝
期刊
被迫卸任董事长、遭罚款2000万美元,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018年9月无疑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惩罚。创办了多家企业、涉足多个行业且具有颠覆性创新,马斯克野心大、能力强、成就亦令人瞩目。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财富多,是当今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是众多创业者的偶像。此次马斯克因违规被处罚,对企业家而言恰是一次特别有价值的警示:能力越大,就越要心存谦卑,如此方能行稳致远,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期刊
她曾经在云南一所中学支教,让这所中学学生的地理成绩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支教过程中,她发现由于职业信息不足,导致学生对于读书的信念不足,陷入茫然自卑而辍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创办这个欠发达地区学生职业教育的非营利项目,倾力打造职业生涯教育公益分享平台。如今,已为国内20个省市近30000名学生带去了200多种职业的分享。她就是杨雪芹,一个为学生打通未来无限可能性路径的人。大山支教过程中发现问
期刊
Sharehouse帮助德国企业取得中国营业执照,右二为Julia Güsten  因为喜爱中国,也喜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连接外国中小企业与中国市场。德国人Julia Güsten在南京開办Sharehouse赛浩企业管理服务(南京)有限公司(下文简称Sharehouse),开创出独特的服务模式,帮助外国中小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结缘  1992年,Julia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湖北的一家卡
期刊
专注于游戏试玩的移动广告平台“试玩互动”已于近日完成 Pre-A 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人民币。本轮由北极光领投,原股东远望资本和真格基金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移动广告平台的技术研发与海外业务拓展,帮助客户提升广告投放效果。去年12月,试玩互动获远望资本、真格基金联合出资的超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试玩互动创立于2017年,定位于“帮助优质国产游戏出海”,为各类游戏开发商提供移动广告服务(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