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绿色金融的相关背景介绍绿色金融的基本概念,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归纳绿色金融的产品模式,剖析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进而提出东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措施,旨在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产品体系;战略措施
面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共同挑战,推行绿色新政、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则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第一助推力,二者的有机结合——绿色金融,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间提供了新常态平衡点。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绿色金融的基本概念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前所未有地将“绿色”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起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整体框架。9月,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向G20杭州峰会提交了《绿色金融综合报告》。2017年6?月,国家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设立8个绿色金融首批改革试验区。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绿色金融发展将迎来空前未有的历史契机。
2016年8月31日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在部委文件中定义了绿色金融,文件指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二、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作为自然生态和矿产资源丰富区域,东北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严峻。绿色金融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载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形势下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新形式。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当代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要求,不仅有助于加快东北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助推东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金融的产品模式
对于银行业来说,绿色金融是新的信贷标准,是产业政策与生态政策的有效结合,要求银行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是对银行更高层次展业经营的要求。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能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产品模式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绿色租赁、中间业务、绿色信用、绿色保险等8个方面。
四、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
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安全三大类行业总结,绿色金融的工作重点领域归纳如下:一是绿色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投放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等领域信贷项目。二是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支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积极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结合对东北地区相关调研情况,东北地区发展绿色金融应重点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转型、沉陷区治理行动,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长白山林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公园保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环境治理、生态开发、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项目。
五、绿色金融的战略措施
1.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支持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支持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对企业为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实施的技术、设备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我国先进节能环保设备“走出去”等提供信贷和租赁等支持。二是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绿色融资模式创新,支持非煤公用热电联产、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进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民航和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三是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较多,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枯竭转型、沉陷区治理行动,助力油城、煤城、林区发展转型,推动绿色、森林城市建设,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一环。
2.围绕打造国家农业生产基地,支持现代农业体系构建
一是支持绿色生态农业。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东北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企业“走出去”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支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助力改善空气质量。东北地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量很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负担,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三是助力发展林区经济。围绕储备林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培育等项目,重点关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林下经济项目,林产品精深加工及人工珍贵药材基地建设等相关产业。四是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结合扶贫攻坚开发业务发展,银行业可以“四台一会”机制为抓手,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加大对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发挥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助其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持久脱贫。
3.围绕绿色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一是支持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交通。重点支持“三供三治”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快速铁路、旅游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公交系统等绿色交通项目。二是推进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兼顾生态与基础设施的“城市双修”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垃圾处理及水、气、土的污染防治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围绕扶贫攻坚业务推动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三是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助推生态和旅游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东北地区的?“金字招牌”。通过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打造生态和旅游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门户网站.2016-8-31.
[2] 马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6):25-32.
[3] 王迅.发展绿色金融助推龙江经济转型升级[J].黑龙江金融,2017,(9):08-11.
[4] 王钠.促进东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N]. 金融时报,2017-10-16.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人民网. 2017-10-18.
[6] 范应胜.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 (7) :139-141.
作者簡介:
李锐(1979—),男,汉族,黑龙江嫩江人,中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从事技术创新和开发性金融研究。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产品体系;战略措施
面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共同挑战,推行绿色新政、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则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第一助推力,二者的有机结合——绿色金融,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间提供了新常态平衡点。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绿色金融的基本概念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前所未有地将“绿色”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起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整体框架。9月,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向G20杭州峰会提交了《绿色金融综合报告》。2017年6?月,国家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设立8个绿色金融首批改革试验区。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绿色金融发展将迎来空前未有的历史契机。
2016年8月31日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在部委文件中定义了绿色金融,文件指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二、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作为自然生态和矿产资源丰富区域,东北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严峻。绿色金融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载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形势下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新形式。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当代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要求,不仅有助于加快东北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助推东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金融的产品模式
对于银行业来说,绿色金融是新的信贷标准,是产业政策与生态政策的有效结合,要求银行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是对银行更高层次展业经营的要求。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能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产品模式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绿色租赁、中间业务、绿色信用、绿色保险等8个方面。
四、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
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安全三大类行业总结,绿色金融的工作重点领域归纳如下:一是绿色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投放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等领域信贷项目。二是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支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积极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结合对东北地区相关调研情况,东北地区发展绿色金融应重点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转型、沉陷区治理行动,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长白山林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公园保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环境治理、生态开发、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项目。
五、绿色金融的战略措施
1.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支持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支持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对企业为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实施的技术、设备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我国先进节能环保设备“走出去”等提供信贷和租赁等支持。二是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绿色融资模式创新,支持非煤公用热电联产、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进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民航和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三是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较多,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枯竭转型、沉陷区治理行动,助力油城、煤城、林区发展转型,推动绿色、森林城市建设,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一环。
2.围绕打造国家农业生产基地,支持现代农业体系构建
一是支持绿色生态农业。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东北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企业“走出去”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支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助力改善空气质量。东北地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量很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负担,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三是助力发展林区经济。围绕储备林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培育等项目,重点关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林下经济项目,林产品精深加工及人工珍贵药材基地建设等相关产业。四是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结合扶贫攻坚开发业务发展,银行业可以“四台一会”机制为抓手,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加大对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发挥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助其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持久脱贫。
3.围绕绿色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一是支持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交通。重点支持“三供三治”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快速铁路、旅游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公交系统等绿色交通项目。二是推进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兼顾生态与基础设施的“城市双修”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垃圾处理及水、气、土的污染防治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围绕扶贫攻坚业务推动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三是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助推生态和旅游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东北地区的?“金字招牌”。通过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打造生态和旅游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门户网站.2016-8-31.
[2] 马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6):25-32.
[3] 王迅.发展绿色金融助推龙江经济转型升级[J].黑龙江金融,2017,(9):08-11.
[4] 王钠.促进东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N]. 金融时报,2017-10-16.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人民网. 2017-10-18.
[6] 范应胜.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 (7) :139-141.
作者簡介:
李锐(1979—),男,汉族,黑龙江嫩江人,中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从事技术创新和开发性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