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之年逆势前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年内转正,经济运行逐步回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供需两侧稳定恢复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重大考验面前,全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全力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全年经济增速实现回正,基本面得到稳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5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在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降幅逐季收窄,分别收窄2.0个和1.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实现回正,增长面逐步拓展,全年运行态势呈现为V型复苏曲线。
  三次产业逐步恢复。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年猪牛羊禽四肉产量达260.7万吨,增长1.5%。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057.1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868.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制造业连续多月保持增长势头,增加值增长8.4%,其中消费品制造业增长6.3%,为工业体系恢复运转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8466.7亿元,下降0.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8%。其中,金融业增加值888.9亿元,增长0.2%;房地产业增加值921.3亿元,增长3.6%。
  两大需求持续复苏。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5%。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开工建设,赤峰至京沈高铁连接建成运营。全区5G基站突破1万个,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2.6亿GB,比上年增长33.4%。关键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2%,教育投资增长12.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8%。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0.5亿元,比上年下降5.8%。无接触式消费、在线消费增长亮眼,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快递业务量19557.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1%和27.9%。
  二、抓“六保”促“六稳”,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围绕“六稳”“六保”,打好政策组合拳,以解决就业居首。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248.2万人。
  基本民生兜牢兜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对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的保障力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97元,其中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353元和16567元。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在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支持下,各类企业稳步复工复产,截至年末,全区市场主体户数226.5万户,比上年增长7.2%。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3.3万公顷,增长0.1%;粮食产量3664.1万吨,比上年增长0.3%,稳居全国第8位。多措并举增煤保供,受经济持续恢复叠加低温寒潮天气影响,国内能源市场需求持续走高,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统筹煤炭、电力增产保供。全区原煤产量102550.9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以上,其中外送煤炭超过5.7亿吨;发电量5811.0亿千瓦时,居于全国首位,比上年增长5.7%,其中向外省及国外输出电量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0%以上,为国内能源市场稳定供应做出贡献。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恢复。全区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1.6%。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小型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1%。货物运输周转能力持续恢复,全区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降幅逐季收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分别下降6.7%和3.4%。
  基层运转保障力度加大。全区积极应对财政压力,开源与节流并举,财政支出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倾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8.6%。用于卫生健康、扶贫、教育、公共安全和住房保障支出占比分别为7.1%、2.7%、12.2%、4.8%和3.4%。
  三、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潜力得到激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全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实现由负转正。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3%,比上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0.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促外贸稳增长持续推进。内蒙古进出口总额1043.3亿元,比上年下降4.9%,出口349.1亿元,下降7.4%;进口694.2亿元,下降3.7%,进出口值降幅逐渐收窄。其中中欧班列开行增幅明显。中欧班列开行300列,比上年增长25.5%。   四、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8%,高技術制造业投资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比达到63.6%,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新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1%,高新技术业增长7.5%。新产品中,单晶硅产量比上年增长93.3%,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20.4%,稀土磁性材料增长15.4%,智能电视增长5.5%。
  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以“科技兴蒙”行为为着力点提升全区科技水平。全年专利授权量17985件,比上年增长62.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比上年提高0.4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绿色能源转型形势向好。新能源装机容量提升,风电装机容量3785万千瓦,增长29.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76万千瓦,增长22.2%。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4.4%。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4.7%和4.8%。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上涨1.2%,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和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0,较上年缩小0.17,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30%以下。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0%,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6%,分别比上年提高1.7个和3.4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符合基本预期。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10个盟市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7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7%。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3.9万人,比上年增长0.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区在学研究生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6%。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503.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406.4亿元。其中,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49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4.1亿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其他文献
摘 要:猪八戒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为政府、中小微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高效对接服务,从成立之初的普通网站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人才共享服务平台、服务交易市场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产业升级推进平台,其成长历程对内蒙古以市场化的孵化方式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结合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创业载体孵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借鉴猪八戒网的商业模式,内蒙古应
期刊
摘 要:“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总体发展思路应守好经济增长、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和民族精神家园“四条底线”,推动实现质量和速度并重、稳中有进的经济增长等预期目标,以地域功能、开放合作和产业经济为重点,优化发展战略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十四五 内蒙古 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每一个地区发展思路的提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一前所未有的全新定位,为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開辟了全新视野;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对黄河中上游重点省区之一的内蒙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
期刊
关键词:夹心层 资源枯竭型城市 财源建设  一、“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内涵  “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曾因资源优势前期发展较快,但未取得技术优势,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较单一,当资源枯竭时,又不像贫困县市能得到国家强力扶持,使发展难以为继,财政特别困难的城市。  湖南省耒阳市是典型的“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是湖南省最大的产煤基地,煤炭曾是耒阳的经济支柱,占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它又是全国1
期刊
关键词:政治建设 思想再解放 高质量发展  当前内蒙古正处于发展跨越关口的攻关期和调整转型的关键期,面临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宝贵机遇和利好因素。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十分必要,非常紧要。我们要务实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黑龙江省提出依托“两座金山银山”打造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词”。伊春市具有丰富的森林、冰雪等特色旅游资源,近年来伊春市将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业大力推进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9”开幕之际,特别高兴与大家相聚一堂,在这里,我谨代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对各位嘉宾莅临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此次论坛的轮值主席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以及7家协办单位,对本次论坛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中俄、中蒙建交70周年,也是习近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沐浴下,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和辉煌成就。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文重点就70年来内蒙古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予以概述。  关键词: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内蒙古 辉煌成就  70年波澜壮阔,70年风雨历程,70年春华秋实,70年铸就辉煌。新中国成立70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工业经济新体系,开启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各族人民在解决温饱之后不断提出了民生建设的新需求。内蒙古加大了民生建设的力度,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攻坚克难,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持续取得辉煌成就,各族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关键词:民生 建设 成就  一、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