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改造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功的滨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滨水环境,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successful waterfro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not only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place in public, and can create a beautiful city im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display the historical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styl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hich is very positive meaning.
  Keywords: waterfront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况
  外秦淮河指的是过九龙桥沿城墙之外向南逶迤,经长干桥,赛虹桥,过草场门、定淮门,循石头城北流至三汊河入长江的这一支。
  近年完成的外秦淮河改造范围东起武定门公园,西到三汊河入江口,全长12.5公里。改造后的外秦淮河风光带拥有三大特色:一是拥有独具的“秦淮河+古城墙+绿色长廊”;二是河流横贯南京主城段,是老城与河西新城的分界线;三是反映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化文明于一体的文化景观长廊。本文所论及的南京外秦淮河滨水环境带指的即为完成改造的这一段外秦淮河。
  
  2 滨水环境改造存在的问题
  南京外秦淮河滨水环境改造总体比较成功,两岸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带动了周边地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但是,通过对改造后的滨水环境考察,笔者发现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空间的组织安排问题
  1)空间局促,衔接生硬,缺乏对城市的景观渗透
  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不足,大部分滨水绿地空间显得很局促。目前,多处河段采取“一层皮”的处理模式:沿河一层绿化、外围建筑一字排开,阻挡了其景观效应对腹地的影响,尤其河西紧邻河岸而建的高层像屏风一样遮挡了后部空间。例如汉中门桥至三山桥一段,城西交通快速干道(虎踞南路)与河岸平行,其间30m不到的地块内各类建筑风格参差不齐,排列无序,汉中门以北至龙蟠里段的河东岸更是被密密麻麻的住宅楼完全隔绝。
  2)功能单一,空间缺乏细分和有效组织
  滨水区的开发应是多目标的开发模式,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空间多样化的必然。外秦淮河两岸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除定淮门至草场门桥段的“水木秦淮”以外,沿河少有结合城市功能布局的商业开发和与各类城市功能用地相适应的绿地景观,并且不少空间缺乏细分和有效的组织。滨水地区活力的增强不光是靠景观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靠合适的文化、商业设施的带动。
  3)空间缺乏视觉延续性
  外秦淮河西岸的大部分滨水城市道路的标高都低于堤岸。这样的路堤关系直接影响了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在汉中门——水西门段,虽然少数一两个地段留有通向水边的视觉廊道和开放空间,但显得或有些局促、或视觉效果不好。
  2.2 空间的特色性问题
  外秦淮河的设计应做到历史文化挖掘与水文化空间营造并重。如果缺少了人、水、文化三者间的积极互动,也就失去了秦淮河滨水空间的重要特性。
  1)水体可达性不强,缺乏亲水特色
  其一,外围的城市空间与滨水区内部空间之间的交通环境不够便捷。如清凉门至凤台桥段,宽阔的城市滨水干道虎踞南路和高架桥从视线和交通上都严重阻止了人们到达水边。武定门至秦虹桥段的东岸也是同样的情况。其二,是指部分滨水空间自身的亲水环境不够完善,不足以使人产生亲水的兴趣或无法满足人的亲水行为。
  2)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
  历史文化的延续,需要营造或保留一个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实体和场所,也需要以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和历史传统的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这样才能加强亲水空间的文化感。目前为止,这样的景点和这样的活动在外秦淮河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此外,在城市滨水道路通向河流及对岸的景观视轴上也缺乏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或特殊形态的对景点。尤其是对于老城区而言,对岸缺少识别性强的对景点。当然,依托明城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老城区丰富的秦淮文化,凭借着本就相对宽裕的景观用地,老城区一侧岸带具有较强的特色性和识别性。鬼脸城、中华门、赏心亭、南都繁会石刻等等都是具有特色和识别性的景点。
  2.3 设计细节的问题
  1)岸线形式缺乏变化,断面处理方式单一,材料粗糙生硬
  岸线过于平直,在河流的自然转弯处也少有节点的设置。缺少了凹凸有致的岸线变化,整个亲水空间易产生过于单一的休憩活动和功能。
  12.5公里的河段绝大多数是垂直驳岸与直立分层式驳岸。这种驳岸的缺点是视觉单调乏味,亲水性不足,生态性差,削弱了水体的自净作用。连续的混凝土制的驳岸平滑而呆板,缺乏生机,与滨水空间的风格不协调。
  2)植物不够丰富
  水体和绿化在视觉上缺乏整体感;某些地段植物种类单一。如汉中门——水西门段,两岸行植柳树和单一种类的灌木,显得呆板;水生湿生植物的利用和入水的缓坡草坪较少,使得水岸空间视觉上不够柔和丰富;植物种植不太讲究疏密有致的原则,空间的功能形态不够丰富。
  
  3 几点建议及对策
  以下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进行研讨,提供一些可能的设计思路。
  3.1加强城市与河流的整合设计
  1)增强城市功能与滨河景观的匹配
  寻求建筑、广场、堤岸、道路、绿地等在平面及立体布局上的重新整合,以获得更为合理的功能组合、更为丰富的滨水空间形态。丰富沿外秦淮河地区的城市用地功能,尤其是河西沿岸地区,应当在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商业、旅游娱乐、文化休闲、自然生态等用地。商业用地可与滨水商业街相结合;文化休闲用地可与大型滨水广场联合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滨河景观自身的功能和空间的多样化。
  2)加强城河关系,满足市民亲水需求
  首先要建立一个通向河流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加强城市腹地与沿岸地区的联系,吸引、方便更多的人接近水滨;其次,应保证沿河留有足够的连续的公共通道,确保河岸景观为市民共享。再次,要尽量建构亲水设施,如临水而筑的休憩建筑、架空水上的栈桥、悬挑水面的平台、面向水域的广场、延伸至水中的台阶等,使人们能够充分的接近水、接触水。
  3)加强两岸开放空间的关联
  在河流相对较窄的地段(如秦虹桥西侧的河流S湾处,只有50-60米宽),足以看清两岸的景观细部,适合作两岸一体化的开放空间处理,增强两岸之间的交流。再者,要保证视觉轴线的关联,这有助于人们对两岸形态有个完整的认识。
  3.2挖掘河流历史文化,促进人与空间的对话
  外秦淮河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它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使整个滨水空间富有特质和生机。原规划对中华门地区滨河地段的景观改造建议就是很好的观点。规划中提出修复可上人的城墙,建造新的玻璃城墙博物馆,恢复大报恩寺及琉璃塔,并发展新的市民广场和水上活动,促使生机勃勃的历史游览胜地和城市假日中心的形成。充分利用河流本身的特性,营造出更为生动、丰富、整体和谐的景观,衍生出多样的活动内容以增添滨水景观的人文性。
  3.3 优化各景观要素的设计形式
  1)改善现有驳岸的形式
  岸线的断面形态应采用多样化的处理方式。对于用地较为局促但周边人流量大的岸线,可以在分级护岸的基础上,局部(如联系外围道路和水岸的通廊)采取直立式护岸,结合挑空的观水平台作一体化设计,例如汉中门——水西门段的外秦淮河东岸。对于用地虽然局促但周边人流量小的岸线,可以考虑采取生态驳岸,如凤台桥——饮马桥段的河南岸。对于用地宽敞且人流量大的滨河空间,则可以设置临河广场,为更多的人提供近水活动的需要,也可提高沿岸整体景观质量。对于用地宽敞但人流量小的滨河地段,则建议考虑带状生态公园、文化公园等形式的绿地,其驳岸形式可根据绿地的功能分配和空间设计来定,或原生态自然型驳岸、或适合活动的人工硬质型驳岸。如三汊河风貌段的河口区就比较适合如此处理。
  2)改善滨水区的植物景观
  丰富各类植物的种类,尤其是水生、湿生植物,以达到软化驳岸、营造滨河连续绿廊、创造优美的滨水自然景观的目的。同时改善植物的种植布局,利用植物的疏密、高矮和质地、颜色来组织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富有層次的立体化绿色空间。
  
  4结语
  通过美化治理秦淮河带动周边绿地整治,通过在整治中挖掘秦淮河历史文化资源,把秦淮河独有的文化韵味体现出来,使秦淮河河两岸古风与现代相结合、人工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张翠蓁,姚亦锋,滨水景观设计及其历史文化承载再现的研究,中国园林[J],2004.10
  [2]姚亦锋,探究德国城乡景观及对于秦淮河景观规划的启迪,现代城市研究[J],2003.5
  [3]徐永健,阎小培,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北美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经济地理[J],2000.1
  [4]潘鸿雷,外秦淮河的历史文化,现代城市研究[J],2003.5
  [5]王凯,徐惠民,闫旭,秦淮河——浓缩了南京的灿烂文明,江苏水利[J],2004.10
  [6]朱馥艺,南京外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城市形象变化之思考,现代城市研究[J],2003.5
  [7]高海波,南京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规划,现代城市研究[J],2003.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平整度的改善和提高一直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受到道路科技界关注和重视。因此认真分析探讨影响道路平整度的因素、提出应予重视、改善和提高平整度的技术措施非常必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提高方法措施  Abstract: the urban road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s an importan
期刊
【摘要】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可用性和该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关系到项目交付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分析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实现全面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解决方案  【 abstract 】 construction engi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桩基础也被重视起来。桩基础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技术复杂,工期长,造价高。因此桩基础工程中的造价控制已成为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结合桩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对桩基础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与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
期刊
摘要:以扑热息痛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EG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CASS工艺处理扑热息痛废水的运行规律。经过大约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和NH3-N浓度分别为15000mg/L和120mg/L,最总出水CODcr和NH3-N分别做到200mg/L和20mg/L,去除率分别为98.7%和83.3%,其中EGSB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7.1kgCODcr/(m3d)。  
期刊
摘要:论述设计中对于型钢柱的使用,型钢柱的优点,为了降低施工难度,用两个或者以上的小截面型钢代换大面积的型钢,优化及简化型钢柱与水平构件的连接。  关键词:型钢柱 , 截面, 优化, 惯性矩代换计算AutoCAD命令  Abstract: discusses design of steel column for 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steel column,
期刊
摘要: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直接承建者,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project is directly ChengJianZhe, is the quality gu
期刊
摘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杂繁琐,涉及面广,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就施工企业如何控制施工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mp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公路路面施工为研究对象,从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接缝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公路路面施工中平整度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以及公路路面施工中离析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公路路面施工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这一中心论点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并据此论证了做好公路路面施工工作在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输质量与运输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 , 问题 , 解决措施
期刊
【摘要】下文作者主要结合工作经验,主要阐述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关键词】 电气工程,施工 , 管理 , 问题  【 abstract 】 below the author mainly combining work experience, mainly expound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oints.  【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公共场所的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而发生火灾的概率也有所上升。本文结合我国公共场所类型,分析讨论了公共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对火灾防御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防御应得到大家的重视,公民也应提高自身消防意识,增强消防知识。  关键词:公共场所 火灾 防御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