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伦理视域下评电影《饮食男女》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oo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拍一部电影很容易,拍一部成功的电影却很难。成功的电影,要么是用极为绚丽的视觉效果和感官刺激或者是诸如英雄主义的剧情来吸引观众,例如《饮食男女》,深刻剖析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对传统的父系社会的担忧与反思。本文从该电影基本概况切入话题,分析文化伦理视域下的《饮食男女》。
  关键词:文化伦理;饮食男女;李安
  从文化视域来评论《饮食男女》这部影片,无非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饮食,二是家庭,三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两个要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物。
  一、《饮食男女》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在最早的时候是满足人的生存的必要事物,所以说饮食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各种水和食物,人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遑论其他任何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饮食都是基础性的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饮食已经从传统的果腹发展为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饮食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果腹的工具,而是深深映射出中国社会层面的重要载体。在《饮食男女》影片中,饮食文化的传扬和描述是直接又具体的。李安将主角老朱身份设置为一个大厨,自然在影片中就会充斥着关于做菜的画面。在电影中,老朱做菜的画面没有任何的画外音,做菜在这一刻不是表演,也不是演绎,而是真正地做菜。此时,观众的感官随着老朱的各种做菜细节,将精神与影片融为一体。真正将影片升华的并不是做菜本身,而是以一桌菜为叙事的铺垫和见证者。在影片前两次的家庭聚会中,老朱做了满满当当当的一桌饭菜,这些饭菜都是老朱精心准备的,无疑是美味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都无心真正将关注点放在饭菜上。二女儿宣布搬离这个家庭立马让一桌饭菜营造出的团圆气氛消失殆尽。影片中我们可以通过导演的细节设置---屋内的照片看出二女儿在老朱心目中有多重要,二女儿的离开标志着整个家庭牢不可破的情感关系开始岌岌可危,丧失味觉的老朱本就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功能,女儿的离去更加剥夺了老朱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饮食男女》中的家庭伦理
  饮食二字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也就是家庭,而男女则并不特别指代的是亲情,这里的男女指的是超出老朱和女儿亲情之外的其他人的男女爱情。老朱的大女儿是一个老姑娘,表面上她是因为大学时候受到的感情伤害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她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其实与自己的父亲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老朱丧失的是味觉,实则是将自己的情感封存起来,大女儿亦是如此。直到她遇见了合适的人,所有的伪装全部粉碎,她在家庭聚会上宣布了喜讯并离开了老朱。二女儿是最离经叛道的,她从小就想要当大厨却被父亲极力阻止,却在最后整个家庭都分崩离析之后向父亲大展身手。她的感情生活同样充斥着不可思议,她不仅跟前男友保持着暧昧的男女关系,还跟同事也发生着不清不楚的感情。她是整个家庭走向崩塌的始作俑者,也正是她的离开,让满桌饭菜所代表的其乐融融彻底毁灭,将深层次的不满与裂纹暴露出来。三女儿的情感则相对简单得多,爱情观也简单直接,有喜欢的人就抢到手并毫不犹豫地准备结婚。
  《饮食男女》中与其说在塑造一个走向破碎的家庭,不如说是在刻画一个家庭伦常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老朱。他是一个老人,他是一个父亲,他是一个单身的老父亲。老朱的性格是含蓄的、内敛的。一方面,这肯定与老朱的工作有关系,作为大厨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做就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家庭情况,他需要把三个女儿拉扯大,岁月磨去了老人的言语。老朱的形象与中国大多数老父亲没有什么区别,默默奉献,默默地为子女准备一桌的饭菜甚至是生活,却不知道子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总得不到子女的理解。
  三、《饮食男女》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作为中西合璧的导演,自然在其影片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饮食男女》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太明显的。老朱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慈祥的中国老父亲形象,但是最终他却跟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锦荣相爱。这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整个人性的一次挑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纲常中,相互结合的两个人可以有年龄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乱了辈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情感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并不在乎人的真实身份,而在意的只是个人的本心。我们不能够去断定哪种文化是正确的,因为两种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才形成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李安将这部影片的主角放置到中国,就是为了突出着一种对传统伦理纲常的挑战,给人们以深思。
  影片中,老朱作为一个大厨,具体做了松鼠鳜鱼、蒸腊肉、小笼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肴,其向西方的观众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西方人看来,饮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所以西方都是大块吃肉,各种简单食材的简单料理和混搭就行;中国的饮食需要经过煎煮烹炸各种不同的方式,还讲究色香味等多重的要素,不啻是一种文化特征的体现。并且上文已经说了,在中国,饮食是具备深刻的含义的,一大桌的团圆饭映射的是亲情。这也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大的差别。
  【参考文献】
  [1]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电影十解——李安导演与复旦大学生孩视觉艺术学院学生座谈纪录[J].电影新作,2006(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对于宝庆翻簧竹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竹刻的技艺及艺术价值上,而对于器形往往是忽略的,导致现在的竹簧器形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局面。文章分析了宝庆竹簧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旨在向广大人群宣扬宝庆竹簧器形的重要性、艺术价值,并对于传承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宝庆竹簧;器形;传承  一、宝庆竹簧概述  自古以来,具有“岁寒三友”与“四君子”之称的竹竞相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文化艺术载体。而处于
目的 探讨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渐的增多.为了能够提高我国高校文学教育水平,对高校文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专业逐渐的增多,使得学生有
你将来想从事怎样的职业?你知道你所向往的职业有什么专业要求吗?你了解这个职业的工作状况和发展前景吗?一起来听听几位专业人士的经验之谈吧——要知道,高中阶段正是大家为
期刊
《苍狼》是日本作家井上靖写的一部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他在研读了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相关的史书后撰写了这篇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所强调的正是“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
一代宗师王力先生rn我出生在松花江畔一个小镇的贫民家庭.贫困,却乐观向上.少年不知愁滋味,我没有一丝忧愁,让我忧愁的是似有一面高墙,张望外面世界的目光被挡得严严实实.从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