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各种风景园林便开始广泛修建。园林的风景美化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所以,为了能够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为了能够创造一個和谐、健康、清新的居住环境,就需要对风景园林施工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就关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关键字: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休闲环境、生活环境等的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是美化城市,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生活品味,增加人们的娱乐休闲场所的首要选择。风景园林建设的施工要求要比普通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高,而施工管理则是施工要求中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企业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企业应当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施工的组织管理,以获取园林景观工程的最佳效益。
一、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有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在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过程中,还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作保证。完工后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整体景观效果,很难长期维持在预期的景观效果。而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
2、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队伍中,缺乏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施工的质量不理想。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能非常高的工程,它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集中于一体。如果想将风景园林建设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知识。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施工组织没有计划性,操作步骤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强等。风景园林的施工目的是将园林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与园林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代发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2、提升人员素质
要想通过现场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来确保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能够实现,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标准。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组建施工项目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职能。由于风景园林施工项目专业性强,工序复杂,其施工人员的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施工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与施工项目所选用的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管理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及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队伍的水平,这样不仅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也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提高。
3、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单位,通常由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经理组成施工项目部,目的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4、保证材料质量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放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投放材料要严格把关。选择苗木应该符合设计方案中对苗木各项参数的要求,如苗木品种、株型、根系发育等参数,对苗木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所选用的苗木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种植,以免苗木不符合要求带来的返工等经济损失。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施工,确保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5、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
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既能维护业主的权益,又能使施工单位获得较高的利益,可谓两全其美。其实,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的实质就是管理人员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以诚实、公正的态度面对工作,一旦发现工程存在问题,要及时告诉施工人员,并督促他们对工程进行整改。
6、控制项目成本
园林绿化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根据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费用标准的内容,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追求工程质量的同时,不要忽视工程施工的成本。首先通过统计工作来实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浪费,要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开销,并存档,建立成本控制的相应制度;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管理,控制施工进度,做到节约支出,提高工程收益。还要注意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在竣工阶段,很多单位会把施工人员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施工,造成竣工阶段的延误,很多机械设备无法转移,看似节约了人力,实则造成了成本增加。所以,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忽略,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收益。
7、加强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防治虫害、浇水施肥、花草与树冠的修剪、草坪的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仅仅作为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附属工程项目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建筑主体工程验收之前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以有效防止在大型主体项目竣工验收后留作风景园林建设的区域成为荒地,从而确保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人们更好生活质量的要求。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地影响到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风景园林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达到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勇.如何抓好园林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J].江西建材,2011(10).
[2]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2(11).
[3]曹慧芳.西安城市公园改造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1(03).
关键字: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休闲环境、生活环境等的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是美化城市,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生活品味,增加人们的娱乐休闲场所的首要选择。风景园林建设的施工要求要比普通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高,而施工管理则是施工要求中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企业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企业应当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施工的组织管理,以获取园林景观工程的最佳效益。
一、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有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在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过程中,还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作保证。完工后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整体景观效果,很难长期维持在预期的景观效果。而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
2、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队伍中,缺乏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施工的质量不理想。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能非常高的工程,它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集中于一体。如果想将风景园林建设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知识。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施工组织没有计划性,操作步骤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强等。风景园林的施工目的是将园林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与园林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代发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2、提升人员素质
要想通过现场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来确保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能够实现,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标准。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组建施工项目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职能。由于风景园林施工项目专业性强,工序复杂,其施工人员的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施工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与施工项目所选用的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管理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及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队伍的水平,这样不仅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也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提高。
3、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单位,通常由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经理组成施工项目部,目的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4、保证材料质量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放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投放材料要严格把关。选择苗木应该符合设计方案中对苗木各项参数的要求,如苗木品种、株型、根系发育等参数,对苗木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所选用的苗木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种植,以免苗木不符合要求带来的返工等经济损失。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施工,确保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5、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
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既能维护业主的权益,又能使施工单位获得较高的利益,可谓两全其美。其实,推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机制的实质就是管理人员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以诚实、公正的态度面对工作,一旦发现工程存在问题,要及时告诉施工人员,并督促他们对工程进行整改。
6、控制项目成本
园林绿化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根据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费用标准的内容,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追求工程质量的同时,不要忽视工程施工的成本。首先通过统计工作来实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浪费,要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开销,并存档,建立成本控制的相应制度;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管理,控制施工进度,做到节约支出,提高工程收益。还要注意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在竣工阶段,很多单位会把施工人员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施工,造成竣工阶段的延误,很多机械设备无法转移,看似节约了人力,实则造成了成本增加。所以,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忽略,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收益。
7、加强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防治虫害、浇水施肥、花草与树冠的修剪、草坪的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仅仅作为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附属工程项目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建筑主体工程验收之前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以有效防止在大型主体项目竣工验收后留作风景园林建设的区域成为荒地,从而确保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人们更好生活质量的要求。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地影响到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风景园林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达到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勇.如何抓好园林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J].江西建材,2011(10).
[2]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2(11).
[3]曹慧芳.西安城市公园改造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