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从香港到陈家沟,不远万里来拜师
五十岁,事业正盛之时
抛下企业副董事长身份,一心一意学拳
开馆办班专心教学,因材施教,传承国粹
他说,自接触陈氏太极拳,便情归太极
金钱、地位、荣誉,岂是他的挚爱
年已七十,还热衷教学,每天三五小时
他视太极教学为人生的一种享受
执著如他,这份情感,可用一个“痴”来形容
太极拳,起源於明末万历年间的河南温县陈家沟,属内家拳的一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学习者源源不断,数不胜数。但要论下决心最大、最为投入的,陈国华先生算得上其中一人。
陈国华先生,祖籍潮汕,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内地投资做生意,1988年决心创业,与漳州科委合夥创办了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一路欣欣向荣。
就在事业正盛,节节攀升之时,他卻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拜师学拳。“我一开始学习的是杨氏太极,国家规定套路。但有人告诉我,学拳要学到有内劲,较难的是陈氏太极,並告知我陈正雷先生就是中国十大名师之一。”1998年,一心拜师的他直接跑到陈氏太极的发祥地——陈家沟,但此行卻扑了空。当时陈正雷先生经常外出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教学,行踪难定。几天後,老师来电话告知已回国,他立刻毫不犹豫买了张机票,从汕头飞到河南陈家沟拜师学艺。就这样结下了师徒深情。
陈国华先生1999年拜师学拳,而当时跟随陈正雷老师学习的有一大批弟子,其中不乏跟了他十几二十年的。而他经多年努力,陈国华先生很快成为了陈正雷老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究其原因?正是陈国华学拳投入,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学拳,痴迷到对一切荣誉不为所动。早年间,陈国华先生就加入了内地希望工程的爱心助学,资助贫困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他的善举得到漳州市政府的讚赏,並安排盛大的颁奖典礼,但他並未放在心上。那时他正和陈正雷大师在河南学拳,还是被老师说服去接受表扬,他这才回去,领完奖又匆匆赶回老师的训练班。老师经常在同为企业家的学生面前表扬他:“陈国华董事会可以不开,但陈老师的培训班不可能不去。”
他痴恋太极,可以抛下地位和金钱。即使身为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在事业的高峰期,他还是选择了退出。2003年左右,陈国华先生放下了所有生意,並转让了自己的股权,全心全意学拳。学拳後,陈国华先生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属感。他这样说:“其实办企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事情接二连三,且往往存在勾心斗角的竞爭,我越来越不喜欢复杂的生意情境。而学拳令我整个人都很放鬆,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有三个选择可追求:富有、小康、温饱,那我肯定选择中庸,既能养家糊口,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1997年三个儿子都已大学毕业並投入社会工作,所以我选择了勇退。”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老师开培训班,他必定报名,期期不落,每年一届,现在已经参加二十多届了。他学拳,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真的行动起来,也因为他的热诚,在2008年,陈国华先生被陈正雷大师收为首批入室弟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国华先生说,50岁,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50岁之前,凭借着极强的学习能力,一路发展都畅通无阻,後来又办公司,几乎都没有幹过重活。自结缘太极,每天勤学苦练,为传承陈式太极拳而亲力亲为,付出了毕生心血。大文豪苏轼曾说:“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他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一次见面在体育馆,老师让我先打一套拳看看水平,我才一出手,老师便别过头去,不再看了。”陈国华先生原本心生疑惑,後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他一起势间,便看出了一二,功底扎实与否,都体现在每一个动作中。老师给了他很多学习的建议,此後他亦更加刻苦练习。
去学一门功夫,自身条件就阻力很大。“初学时,身体很僵硬,很多下式的,如要蹲、踮的姿势,根本做不来。”但他不会轻言放棄,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做到,事实证明他是做得到的,“开始不适应,膝盖也有点痛,痛了就咬牙再坚持,经过多年努力,不仅不痛了,动作也能做到位了。”
陈国华先生虚心向学,从不以自己是企业家而摆架子,反而特别能吃苦,也不怕苦。当时在培训班,条件还是挺艰苦的:“有时我们几个人住在一起,都是高低床。有时培训班住的是酒店,条件也不好。”参加陈老师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也有企业老总,经常有人抱怨条件差,但他卻從来不以为意,安之若素,一心一意学拳。他也因此被老师当作培训班学习的榜样,加上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屡屡摘桂,老师待他更是非一般。
俗话说树大招风,陈国华先生也正因表现突出,曾遭人妒忌打压,让他一度很失落。陈正雷大师对他说:“只有具能力、有本事的人才会遭人妒忌,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为什麽要停下来呢?”老师的鼓励给了他很大信心,他遂决定像老师一样,积极传承、並弘扬陈氏太极。
90年代,香港学习武术的氛围和基础都比较薄弱,从2000年开始,陈国华先生一直踏踏实实在教拳。至於太极社团,大都规模不大。於是,经恩师陈正雷大师鼓励及朋友建议,陈国华先生着手创办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
几经周折在陈正雷大师的宣导支持下,並得到了众多朋友和学生的支持,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於2004年9月正式成立,旨在“推广太极,强身健体,回馈社会,服务社群”。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的成立典礼,筵开101围,1200多人出席,汇聚了众多“武林人士”,可谓是香港武术界的一大盛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回响。2010年6月,陈国华先生响应陈正雷老师有关再传弟子的号召,在香港相继两次举办了“收徒仪式”,正式接受递帖弟子,並於2012年3月创办了香港太极武术学院。2016年加盟了陈正雷太极体系,成立了陈家沟太极拳馆香港分馆。 因材施教,身教与心教併行
香港太极武术学院能顺利办起来,陈国华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2016年更是扩张乔迁新武馆4600多平方英呎的场地,他同时也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其实当时社会上个别言论並不看好他能坚持下来,但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蹟。如今,陈国华先生所收徒弟就有80人,学生更是上千人,还有众多徒孙,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在教学方面,陈国华先生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身教的同时,也注重心教。
早期陈国华先生是在公园教拳:“没有打广告,学员都是路过或朋友介绍来的,大家都是感兴趣,有报名我教就好了。相当於义务教学。”但开武馆授课,则完全不同,教拳要因人而異。
首先要了解每个学员的基础和学习的目的,“不能对初学者要求太多”。陈国华先生介绍说,有些人没练过,现在感兴趣,只是当做一种健身方式,不能要求过高;而对於年纪偏大的学员,更要慢慢来,循序渐进;针对平时常锻炼的人,训练强度和方法自然又不同。总而言之,如果盲目地教拳,很容易导致学员失去兴趣,进而流失。
其次,在教学中他善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生硬的模仿,让学员感到枯燥乏味。以前人练太极拳是做防身用,无形中也达到了健身的效果。他不仅会给学员介绍每一个动作的用法,还会亲自互动和示范,让学员从细节处感受和体验,从而产生兴趣。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意识引导动作和呼吸有机结合,内气发於丹田,旋腰转脊,佈於全身。“陈氏太极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规律,如同太阳和地球、月球的关係,手脚也随着丹田之气而动。”形象的比喻也能更好地让人理解,他善於引导学员练习丹田之气,並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例如打篮球、拉二胡、打桌球等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运用丹田之气配合动作。”教学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慢慢引导。陈国华先生认为这是传承和发扬太极文化的关键。
此外,陈国华先生教学最主要的还是抱着传承太极文化的态度,而不是盈利多少。对於真心想学拳而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学生,他常常主动提出降低学费。只有热爱,才会坚持。他追求的是每一个前来练拳的学生都认真练拳,並真心想坚持来学习。“我将这些坚持下来的学生,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他如是说道,“学生中各个阶层和职务的都有,大家就是一个太极大家庭。”
现在他虽然已届70多岁,但每天仍坚持教学三五个小时。何故陈国华还如此亲力亲为?正是他“痴痴地”发挥餘热,希望將毕生所学亲授给大家,二也是当做锻炼身体。为了太极拳,他投入全部心力,其实他的付出和真诚,学生们都看在眼里,也非常爱戴他。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体和心灵同时洗礼,这就是陈国华先生的教学之道。
全心全意,致力於传播和弘扬太极文化
陈国华先生80年代初开始学拳,90年代中期有幸拜“中国十大武术名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为师。得恩师悉心真传,自此起每年均参加陈正雷大师组织的“国际陈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深造精练,加上自己的长期不懈努力、追求和苦练,迄今为止新老架一、二路,长短兵器,推手,及段位封练、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等陈式太极拳套路基本上已是纯熟掌握。並不断领悟陈式太极拳的技艺精髓。
他擅长陈式太极拳、器械等传统套路和国家规定套路,多年来参加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武术大赛及国际锦标赛,荣获太极拳及器械45个冠军和一等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国际太极拳大赛,共获得集体项目金奖盃(冠军、金奖)近50座,银奖盃20座。学员个人参赛项目共获逾300枚金银奖牌。师生比赛之战绩,可谓硕果累累。
他2005年荣获香港武术教练工会颁发香港傑出武术运动员奖,2006年获世界太极拳联盟颁发“国际裁判”证书,曾於中国内地、新加坡、台湾、阿根廷、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大赛中担任仲裁主任、裁判长、总裁判长。他还被汕头市武协评为“一级武师”。2007年两次应香港翡翠电视台邀请在《长者教室》等专题节目中教学陈式太极拳。陈国华先生现教授国内外及香港地区学员数以千计,並多次以嘉宾身份应邀参加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交流活动,现已被50多个武术团体聘为武术顾问、荣誉会长等职衔,2003年被编入《中华太极人物誌》。
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自从成立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团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快车——武林群英汇光明”慈善筹款活动,总会2016年捐款金额超十万元,为国内数以万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展开新的人生。借着活动将不同武术界别的习武者聚一堂,齐心发扬习武强身和救弱扶贫的习武精神,为慈善事业尽一分力量。
总会一直以“推广太极,强身健体,回馈社会,服务社群”为己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太极武术交流,促进太极运动的发展,推广传统武术尚武崇德的精神。近几年来,总会每年都要几次组织团队参加由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及各武术团体举办的大小型“回归、国庆”等庆祝活动。今年,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更是热情高涨。
做每一件事,当自己是敌人,不断去战胜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对待每一个人,不以身份高低而区别对待,“平水”看世界,一视同仁。这就是陈国华先生,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原则与坚持,弘扬太极,也传递正能量。
五十岁,事业正盛之时
抛下企业副董事长身份,一心一意学拳
开馆办班专心教学,因材施教,传承国粹
他说,自接触陈氏太极拳,便情归太极
金钱、地位、荣誉,岂是他的挚爱
年已七十,还热衷教学,每天三五小时
他视太极教学为人生的一种享受
执著如他,这份情感,可用一个“痴”来形容
太极拳,起源於明末万历年间的河南温县陈家沟,属内家拳的一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学习者源源不断,数不胜数。但要论下决心最大、最为投入的,陈国华先生算得上其中一人。
陈国华先生,祖籍潮汕,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内地投资做生意,1988年决心创业,与漳州科委合夥创办了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一路欣欣向荣。
就在事业正盛,节节攀升之时,他卻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拜师学拳。“我一开始学习的是杨氏太极,国家规定套路。但有人告诉我,学拳要学到有内劲,较难的是陈氏太极,並告知我陈正雷先生就是中国十大名师之一。”1998年,一心拜师的他直接跑到陈氏太极的发祥地——陈家沟,但此行卻扑了空。当时陈正雷先生经常外出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教学,行踪难定。几天後,老师来电话告知已回国,他立刻毫不犹豫买了张机票,从汕头飞到河南陈家沟拜师学艺。就这样结下了师徒深情。
陈国华先生1999年拜师学拳,而当时跟随陈正雷老师学习的有一大批弟子,其中不乏跟了他十几二十年的。而他经多年努力,陈国华先生很快成为了陈正雷老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究其原因?正是陈国华学拳投入,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学拳,痴迷到对一切荣誉不为所动。早年间,陈国华先生就加入了内地希望工程的爱心助学,资助贫困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他的善举得到漳州市政府的讚赏,並安排盛大的颁奖典礼,但他並未放在心上。那时他正和陈正雷大师在河南学拳,还是被老师说服去接受表扬,他这才回去,领完奖又匆匆赶回老师的训练班。老师经常在同为企业家的学生面前表扬他:“陈国华董事会可以不开,但陈老师的培训班不可能不去。”
他痴恋太极,可以抛下地位和金钱。即使身为漳州科华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在事业的高峰期,他还是选择了退出。2003年左右,陈国华先生放下了所有生意,並转让了自己的股权,全心全意学拳。学拳後,陈国华先生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属感。他这样说:“其实办企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事情接二连三,且往往存在勾心斗角的竞爭,我越来越不喜欢复杂的生意情境。而学拳令我整个人都很放鬆,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有三个选择可追求:富有、小康、温饱,那我肯定选择中庸,既能养家糊口,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1997年三个儿子都已大学毕业並投入社会工作,所以我选择了勇退。”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老师开培训班,他必定报名,期期不落,每年一届,现在已经参加二十多届了。他学拳,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真的行动起来,也因为他的热诚,在2008年,陈国华先生被陈正雷大师收为首批入室弟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国华先生说,50岁,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50岁之前,凭借着极强的学习能力,一路发展都畅通无阻,後来又办公司,几乎都没有幹过重活。自结缘太极,每天勤学苦练,为传承陈式太极拳而亲力亲为,付出了毕生心血。大文豪苏轼曾说:“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他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一次见面在体育馆,老师让我先打一套拳看看水平,我才一出手,老师便别过头去,不再看了。”陈国华先生原本心生疑惑,後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他一起势间,便看出了一二,功底扎实与否,都体现在每一个动作中。老师给了他很多学习的建议,此後他亦更加刻苦练习。
去学一门功夫,自身条件就阻力很大。“初学时,身体很僵硬,很多下式的,如要蹲、踮的姿势,根本做不来。”但他不会轻言放棄,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做到,事实证明他是做得到的,“开始不适应,膝盖也有点痛,痛了就咬牙再坚持,经过多年努力,不仅不痛了,动作也能做到位了。”
陈国华先生虚心向学,从不以自己是企业家而摆架子,反而特别能吃苦,也不怕苦。当时在培训班,条件还是挺艰苦的:“有时我们几个人住在一起,都是高低床。有时培训班住的是酒店,条件也不好。”参加陈老师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也有企业老总,经常有人抱怨条件差,但他卻從来不以为意,安之若素,一心一意学拳。他也因此被老师当作培训班学习的榜样,加上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屡屡摘桂,老师待他更是非一般。
俗话说树大招风,陈国华先生也正因表现突出,曾遭人妒忌打压,让他一度很失落。陈正雷大师对他说:“只有具能力、有本事的人才会遭人妒忌,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为什麽要停下来呢?”老师的鼓励给了他很大信心,他遂决定像老师一样,积极传承、並弘扬陈氏太极。
90年代,香港学习武术的氛围和基础都比较薄弱,从2000年开始,陈国华先生一直踏踏实实在教拳。至於太极社团,大都规模不大。於是,经恩师陈正雷大师鼓励及朋友建议,陈国华先生着手创办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
几经周折在陈正雷大师的宣导支持下,並得到了众多朋友和学生的支持,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於2004年9月正式成立,旨在“推广太极,强身健体,回馈社会,服务社群”。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的成立典礼,筵开101围,1200多人出席,汇聚了众多“武林人士”,可谓是香港武术界的一大盛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回响。2010年6月,陈国华先生响应陈正雷老师有关再传弟子的号召,在香港相继两次举办了“收徒仪式”,正式接受递帖弟子,並於2012年3月创办了香港太极武术学院。2016年加盟了陈正雷太极体系,成立了陈家沟太极拳馆香港分馆。 因材施教,身教与心教併行
香港太极武术学院能顺利办起来,陈国华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2016年更是扩张乔迁新武馆4600多平方英呎的场地,他同时也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其实当时社会上个别言论並不看好他能坚持下来,但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蹟。如今,陈国华先生所收徒弟就有80人,学生更是上千人,还有众多徒孙,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在教学方面,陈国华先生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身教的同时,也注重心教。
早期陈国华先生是在公园教拳:“没有打广告,学员都是路过或朋友介绍来的,大家都是感兴趣,有报名我教就好了。相当於义务教学。”但开武馆授课,则完全不同,教拳要因人而異。
首先要了解每个学员的基础和学习的目的,“不能对初学者要求太多”。陈国华先生介绍说,有些人没练过,现在感兴趣,只是当做一种健身方式,不能要求过高;而对於年纪偏大的学员,更要慢慢来,循序渐进;针对平时常锻炼的人,训练强度和方法自然又不同。总而言之,如果盲目地教拳,很容易导致学员失去兴趣,进而流失。
其次,在教学中他善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生硬的模仿,让学员感到枯燥乏味。以前人练太极拳是做防身用,无形中也达到了健身的效果。他不仅会给学员介绍每一个动作的用法,还会亲自互动和示范,让学员从细节处感受和体验,从而产生兴趣。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意识引导动作和呼吸有机结合,内气发於丹田,旋腰转脊,佈於全身。“陈氏太极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规律,如同太阳和地球、月球的关係,手脚也随着丹田之气而动。”形象的比喻也能更好地让人理解,他善於引导学员练习丹田之气,並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例如打篮球、拉二胡、打桌球等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运用丹田之气配合动作。”教学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慢慢引导。陈国华先生认为这是传承和发扬太极文化的关键。
此外,陈国华先生教学最主要的还是抱着传承太极文化的态度,而不是盈利多少。对於真心想学拳而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学生,他常常主动提出降低学费。只有热爱,才会坚持。他追求的是每一个前来练拳的学生都认真练拳,並真心想坚持来学习。“我将这些坚持下来的学生,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他如是说道,“学生中各个阶层和职务的都有,大家就是一个太极大家庭。”
现在他虽然已届70多岁,但每天仍坚持教学三五个小时。何故陈国华还如此亲力亲为?正是他“痴痴地”发挥餘热,希望將毕生所学亲授给大家,二也是当做锻炼身体。为了太极拳,他投入全部心力,其实他的付出和真诚,学生们都看在眼里,也非常爱戴他。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体和心灵同时洗礼,这就是陈国华先生的教学之道。
全心全意,致力於传播和弘扬太极文化
陈国华先生80年代初开始学拳,90年代中期有幸拜“中国十大武术名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为师。得恩师悉心真传,自此起每年均参加陈正雷大师组织的“国际陈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深造精练,加上自己的长期不懈努力、追求和苦练,迄今为止新老架一、二路,长短兵器,推手,及段位封练、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等陈式太极拳套路基本上已是纯熟掌握。並不断领悟陈式太极拳的技艺精髓。
他擅长陈式太极拳、器械等传统套路和国家规定套路,多年来参加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武术大赛及国际锦标赛,荣获太极拳及器械45个冠军和一等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国际太极拳大赛,共获得集体项目金奖盃(冠军、金奖)近50座,银奖盃20座。学员个人参赛项目共获逾300枚金银奖牌。师生比赛之战绩,可谓硕果累累。
他2005年荣获香港武术教练工会颁发香港傑出武术运动员奖,2006年获世界太极拳联盟颁发“国际裁判”证书,曾於中国内地、新加坡、台湾、阿根廷、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大赛中担任仲裁主任、裁判长、总裁判长。他还被汕头市武协评为“一级武师”。2007年两次应香港翡翠电视台邀请在《长者教室》等专题节目中教学陈式太极拳。陈国华先生现教授国内外及香港地区学员数以千计,並多次以嘉宾身份应邀参加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交流活动,现已被50多个武术团体聘为武术顾问、荣誉会长等职衔,2003年被编入《中华太极人物誌》。
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自从成立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团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快车——武林群英汇光明”慈善筹款活动,总会2016年捐款金额超十万元,为国内数以万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展开新的人生。借着活动将不同武术界别的习武者聚一堂,齐心发扬习武强身和救弱扶贫的习武精神,为慈善事业尽一分力量。
总会一直以“推广太极,强身健体,回馈社会,服务社群”为己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太极武术交流,促进太极运动的发展,推广传统武术尚武崇德的精神。近几年来,总会每年都要几次组织团队参加由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及各武术团体举办的大小型“回归、国庆”等庆祝活动。今年,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更是热情高涨。
做每一件事,当自己是敌人,不断去战胜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对待每一个人,不以身份高低而区别对待,“平水”看世界,一视同仁。这就是陈国华先生,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原则与坚持,弘扬太极,也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