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麦801最佳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鹤壁旱地对小麦品种鹤麦801播种期与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密度对鹤麦801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在鹤壁旱地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1日、270万株/hm2,在该播期和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7 642.9 kg/hm2。播期×密度互作效应表明:早播、合理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而在晚播情况下,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关键词 鹤麦801;播种期;密度;产量
  中圖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014-01
  鹤麦801系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该品种2010—2011年度参加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率72.7%,平均产量4 414.5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2.7%,不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2011—2012年度继续参加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10点汇总,9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90%,平均产量6 199.5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1%,达显著水平,居11个参试品种第1位。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旱地组生产试验,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0%,平均产量4 764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6.8%,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10—2012年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数分别为0.883和0.897,抗旱级别为4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旱地品种,全生育期228 d。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宽、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弱,但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旗叶宽短上举,后卷成筒状,株高约70 cm,茎秆粗壮,抗倒性好;长方型穗,长芒,穗下节短,小穗排列紧密,白粒,半角质,黑胚率较低,抽穗早、落黄好。为更好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密度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鹤壁市浚县白寺乡前岗村,黏土旱地,肥力中等,前茬夏玉米于2014年9月25日收获,产量8 700 kg/hm2。基肥施用量:磷酸二铵600 kg/hm2,尿素150 kg/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鹤麦801,由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中心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2因素4水平裂区处理设计[1-3],播期(A)设4个水平,分别为A1(10月1日)、A2(10月5日)、A3(10月10日)、A4(10月15日);密度(B)设4个水平,分别为B1(180万株/hm2)、B2(225万株/hm2)、B3(270万株/hm2)、B4(300万株/hm2),共1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4 m2,每小区种9行,行距20 cm,重复间设置1 m的观察走道,试验田四周设有保护区[4]。
  1.4 试验方法
  按试验设计分4个时间播种,各处理于四叶期按不同密度定苗,全生育期未浇水施肥[5-6]。于2015年6月1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播种期和密度对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各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A1播期产量最高,为6 875.0 kg/hm2,其后依次是A2、A3、A4。A1分别比A2、A3、A4增产357.2、589.3、1 375.0 kg/hm2,增幅分别为5.48%、9.38%、25.00%。说明鹤麦801随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适期早播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利
  (下转第16页)
  (上接第14页)
  于高产。
  B3密度产量最高,为6 857.2 kg/hm2,其后依次是B4、B2、B1。B3分别比B4、B2、B1增产303.6、750.1、1 196.5 kg/hm2,增幅分别为4.63%、12.28%、21.14%。
  通过对播期×密度互作效应的分析,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10月1日播种、栽培密度270万株/hm2产量最高,10月15日播种、栽培密度180万株/hm2处理产量最低。在同一播种期条件下,10月1日、10日播种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栽培密度270万、300万、225万、180万株/hm2,10月5日播种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栽培密度270万、225万、300万、180万株/hm2,10月15日播种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栽培密度300万、270万、225万、180万株/hm2。在同一密度下,各处理的产量均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鹤麦801产量影响表现明显不同,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以在10月1日播种、种植密度270万株/hm2的条件下该品种产量最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种植密度的下降,其产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鹤麦801在豫北地区的旱地要想取得高产,播种期在10月1日左右,尽可能早播;密度控制在270万株/hm2以上。
  4 参考文献
  [1] 杨保安,张建伟,张福彦,等.不同播期、播量对国审麦富麦200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6):48-49.
  [2]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等.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49-950.
  [3] 胡焕焕,刘丽平,李瑞奇,等.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90-495.
  [4] 罗家传,朱高纪,张伟,等.小麦新品种泛麦5号播期播量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5):46-47.
  [5] 李兰真,汤景华,汤新海,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播期、播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38-41.
  [6] 欧行奇,郭丹钊,成立群,等.土壤质地和播期对强筋小麦藁城8901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7(4):705-709.
其他文献
在设计行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沟通讨论的工作占了很大的成分.其特点是参与讨论的人员必须同时面对同一份高精度的图纸,并尽可能的将原始讨论的记录能完整地保留在图纸上。传统的
近期,国内多媒体显示行业领军企业鸿合科技传来捷报:在广东省中山市“信息化建没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活动中,鸿台科技一举中标150套HV3226WP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视频展台.刷新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探讨黑皮花生中花9号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分水镇露地栽培中花9号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11日,荚果产量可达4 666.7 kg/hm^2,荚果饱满度为0
摘要 小麦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增产稳产对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产创建是新时期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措施,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从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更好地示范带动东阿县小麦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
高寒山区杂交油菜不同品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研50号产量最高,除与华油杂13号、宝油12号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品种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应继续试验,找出适应性、抗逆性
小麦是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小麦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控制农药、化肥零增长,根据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任务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试验
从2012年以来,新美洲星已经在铜陵县推广5年。从5年来的大田实际应用表现看,它对农作物的抗病、抗旱、抗冻、农药解毒、增产增效等有显著效果,得到铜陵县用户普遍赞誉。  1 新美洲星对缓解农作物渍害的效果  1.1 小麦  2015年11月20日,胥坝乡洪楼村一种植大户所种植的66.67 hm2小麦长势很差,有死苗現象。铜陵县农乐种业公司技术人员会同农委农技专家来到田间查看原因,分析认为是因播种过深
用禾谷丰有机络合粮油专用肥对目前食味品质最佳的优质稻品种津稻209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研究该叶面肥对水稻株高、节间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禾谷丰600 mL/hm2对水225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软件行业在中国的处境远比硬件同行更为艰难。对个人反病毒软件来讲,国内本土厂商的地利,国外品牌早期进入的人和对之前将精力主要投入在企业领域的趋势科技
对89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同时进行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SF)测定。结果骨髓细胞外铁100%阴性,铁粒幼红细胞计数和SF低于正常的百分比,分别为95.5%和88.7%,SF与贫血程度及铁粒幼红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认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