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的问题与改革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由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部分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中职德育目标缺乏重点没有实效性,不够贴近学生等问题频繁。文中提出从教学内容、自我形象创新两点改革建议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德育;问题;创新;改革
  引言:近一年来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困难,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何使数以亿计的中职学生能按时就业,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则显得更为困难[1]。中职德育怎样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提供导向性的服务,这给中职德育教育者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因此中职德育教育者必须走出困惑,进行研究、探索。
  1、中职德育问题的聚焦与剖析
  德育目标缺乏重点没有实效性。传统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着重体现知识的掌握,强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点的重要性。在这目标的指导下,以往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灌输,学生似乎是学习知识的机器,这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不相适应的。因此,现在的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立体价值观,并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德育课的主导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把知识的掌握和人格的培养联在了一起。为此,教师必须本着“三者和谐发展”“突出知识的实效性”的目标去设计课堂教学,使课堂既成为师生互动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成为学生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殿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德育课教学内容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2]。刘次林先生在《幸福教育论》中说道:“教育是让人社会化,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逃离生活,而是使他们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尽情地享受人生。”而德育课教材的内容多是枯燥的概念与原理,不仅没有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选用的榜样人物与事例,大多给人的感觉是“大而空”,且有滞后性,难以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学生缺乏体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努力把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融入社会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生活话题组织教学,着力构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且丰富、生动、有效的大德育载体,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教学内容的“三个贴近”。
  目前部分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低下,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即教师的教学效能,对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极大。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中,教师是主导因素。主要表现为,德育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不是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而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结果的灌输,德育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以学术理论、说教为主。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学生缺乏学习德育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单一,相对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在德育教学中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把德育课当作一种单向的教育活动,仍习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使得学生极少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无法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良性的互动。
  2、中职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2.1教学内容的改革——浅显精炼,与时俱进
  鉴于教师传授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有限性,要改变德育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学校,要有选择性地开设德育课程。从广度上来看,教学内容以浅显精炼为原则,适当采用校本教材进行补充。从深度上来看,教师以传授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教学中多一些模拟活动,多设置一些对话平台,使师生进行平等交流;要减少一些深奥难懂的概念和语句。
  另外,德育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举办的重大活动,均要作为德育的新内容。要组织学生看电视,学习有关精神,参加相关活动。这种非教学计划内的德育课,在广度上超越了学校的时空界限,更具有普遍和持久的作用;在深度上深入了学生的思想灵魂,更具有厚实的“德性”教育示范作用,这些都将会在学生的生活中反复发生作用,且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2.2自我形象的创新——走出校门,职场调研
  德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道德的引导者,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教师的人格特征、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德育的效果。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来看,德育教师大多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院系,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但对教学对象学习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这就使一些德育教师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走不出三尺讲台,跳不出“旧三中心模式”。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德育教师自身仍负有社会责任,需要继续接受道德教育,因此其应走出校门,进行职场调研,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变“单一型”教师为“双重型”教师,即既当教师又当学生[3]。
  德育教师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实习点去进行社会调查,以获得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德育教师要广泛接触学生的各个实习环节,并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使其走出困惑;通过调查,把一些道德楷模和德育典范作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并将其充实到教材中,从而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相信德育、支持德育、接受德育。还可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实质性的探索,力求解决在德育过程中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德育教师自身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要善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调查、捕捉研究。应创新自我形象,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德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并教会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精神困惑的方法,让学生得到人生价值的超越与升华,使德育产生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锋中.中职德育期待更多关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2):16
  [2]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数学素养是我们每个人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习并学会数学地处理问题,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积累并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职业学校的学
本文先对状态检修技术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叙述,然后分析电力企业中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具体应用,得出相关结论供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系统人员参考。
娇柔亮丽的肌肤人人渴望,哪怕你先天基因优秀,如果缺乏基本的清洁养护程序,肌肤依然会过早起皱衰老.若想使你的肌肤娇艳如花,必须适时的施肥护理与精心照料,才能延长肌肤的花
主要通过对例题的分析,阐述了多题一解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难写,写不出好的作文。那是因为他们对作文写作的态度是应付,写空话,写废话,甚至是抄袭,不会用心去思考每一篇作文的写作方法,自然也就写不好作文。好的
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应用意识体现的方面。通过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用数学的方法去发现、探索、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文章指出采用冲压工艺加工卡圈和对卷圆模具进行改进后,不但使卡圈的加工质量完全达到了产品设计要求,而且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经用户装机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县域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到电力系统
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高三教学经验总结了数列高考题中学生的易失分点,这些问题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通过本文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已达到授人以鱼的目的,在高考数列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听力好的老人,比听力受损的同龄人更长寿.在接受调查的近1700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里,存在听力损失的人在未来的几年里死亡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