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 新闻改革先锋的理想与担当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人民日报社院内,在一栋外墙满是爬山虎的单身宿舍前,记者见到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叶蓁蓁。他热情地招呼记者,边上楼梯边说:“公司今年3月初刚成立,还处于创业阶段,条件比较简陋,三楼的几间单身宿舍就是我们的办公场所。”走进他的办公室,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摆满了书柜,“都是我们从二手家具市场淘来的,经济实用,也很美观,和新的一样。”
  从外交学院英语系的毕业生到光明日报国际新闻版主编,从《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成长为总编室副主任,再到如今的媒体技术公司CEO,叶蓁蓁经历了几次转型,始终积极乐观、青春向上,他把一切困难都看作是成长所必经的磨砺,更是机遇。
  今年恰逢中央直属机关青联成立20周年,集全国青联委员、中直机关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于一身的叶蓁蓁感慨地说:“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中直机关青联委员都是优秀青年,我认为青联委员应引领广大青年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逐梦。”
  职业选择——
  为了解国情,走上新闻道路
  今年38岁的叶蓁蓁是浙江温州人,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我特别痛恨写作文,多数都是60分勉强过关,每周的作业最头痛的就是那一篇周记,每次都是拖到星期天晚上睡觉前才写完。那时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会做一个媒体人。”高考前,他与父母商议最终决定报考外交学院英语系。自此,这一家人开始编织外交官梦想。
  之所以后来走上新闻道路,他回忆那是在1995年,大学三年级。“当时,同学们开始考虑实习、留京。我想,将来要当外交官,常年驻外,现在的自己对中国、对国情还不了解,而了解国情最好的地方就是新闻媒体,于是我找到光明日报社实习。”
  当时正值1995年夏季世界妇女大会召开,需要大量志愿者和懂外语的记者。正在光明日报国际部实习的他理所当然地被编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参加世界妇女大会会刊的采编工作。“在位于北京怀柔的大会会议中心,我开始采访、写稿。慢慢地,我发觉写文章也不是很难,而新闻媒体的工作氛围、作为记者的工作感觉,都让我觉得不错。”
  实习后没多久,光明日报社相关同志找到叶蓁蓁,问他想不想留下来,他略加思索就答应了。关于择业的问题,叶蓁蓁多年之后曾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他这样说:“工作分好多种类型,基本上分三类:有些岗位很光鲜也很实惠,有些岗位默默无闻但很实惠,有些岗位既不光鲜也不实惠。但我觉得年轻人择业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可以让你快速锻炼能力的地方。”
  的确,在光明日报国际部工作才两年多,22岁的他就有机会参与报道国家主席会见外宾等采访层级很高的活动。“对于没有新闻基础的我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英语比较好,还有工作的主动性。我可以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放在工作上,睡觉也在单位宿舍,一天可以工作16个小时。我不觉得这是负担,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没有工作,我就自己找活干,包括修办公室的传真机、电脑。”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四年后,国际新闻版主编岗位公开竞聘,他应聘成功。“实事求是地说,我的能力跟这个岗位差距很大,这是领导和同事们有意压担子培养我。”叶蓁蓁回忆道,“那时,《环球时报》开始走红,通过与《环球时报》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并应用到国际新闻版,每天选一个全球热点,策划深度报道,反响不错。”
  记者,是这大千世界最忠实的记录者,是这时代发展最敏感的观察者,叶蓁蓁在新闻的道路上,虔诚地观察、倾听、思考、记录。
  新闻探索——
  开拓“试验田”,敢为人民说话
  随着中国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人民日报》为“龙头”的党的各级机关报面临巨大挑战。2003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实行历史上第三次改版和扩版,创办视点新闻版就是这次改版与扩版的主要成果之一。这个版位于《人民日报》第5版,在要闻版块之后,相当于新闻版块的“头版”,报道重心定位在“热点新闻、焦点话题、难点问题”,力求“可读、可亲、可信”,被称为“《人民日报》新闻改革的试验田”。
  叶蓁蓁就在此时调入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任视点新闻版主编。他与2位副主编、4位编辑一起组成了一个平均年龄29岁的年轻团队,开始在这块“试验田”里奉献青春、锐意创新的探索。
  “新闻的竞争,首先是速度的竞争。”为及时掌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加强对热点新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视点新闻版确立了“每日热点监控”机制,每天一位专人负责上网、读报、给记者打电话。一旦发现适合的题材,就快速组织报道。这一机制扭转了党报新闻总是“慢一拍”的被动局面,使《人民日报》在许多热点事件中,能及时发出正确有力的声音,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
  视点新闻版的采编队伍做成功的第一个“当日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提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深圳将要审议这个条例的新闻,于是开始准备,约了三名记者,每个人写800字,最后编辑改写成一篇深度报道。”
  在“每日热点监控”和编采互动机制下,“圆明园湖底该不该铺防渗膜”、“高尔夫球场多数没有合法手续”、“鲜牛奶为何倒进臭水沟”……大批有影响的独家报道诞生,引起了广泛影响和各界好评。
  2003年12月,视点新闻版刊出记者王慧敏跟随民工讨薪的报道《讨薪记》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的10多天里,叶蓁蓁和版面同事每天早、中、晚三次与记者通电话,跟踪采访进程,商讨连续报道的角度。这一组报道深化了各界对民工欠薪问题复杂性的认识,推动了当地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次年,这组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2004年11月,陕西省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00多人被困井下。当天下午,驻陕西记者王乐文在赴现场途中即打电话与叶蓁蓁联系。此后直到深夜2点,前后方一直保持热线联系,次日该版不仅刊发了矿难消息,而且推出了凌晨1时发自现场的独家报道。这篇报道信息及时准确、述事全面深入,在各媒体报道中独树一帜,得到了高度评价。这一天的视点新闻版成为获人民日报社2004年度精品奖的33件作品之一。   “惟其艰难,更有价值”,一条当天的新闻,要做成一篇深度报道,记者当天要完成多个不同侧面的采访、拿回数千字的稿件,这在10年前的《人民日报》是“稀有品种”。然而,在持之以恒的推动和坚持中,视点新闻版做到了。如今,“当日新闻深度报道”已成为《人民日报》新闻版常规产品。
  为了一个新闻的“快”字,叶蓁蓁在做视点新闻版主编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经常是凌晨两点左右下了夜班,就在办公室窗边的柜子后面打地铺睡觉,睡到早上七八点起来上网查看当天热点,之后和记者联系采访写稿,都安排完了再回家洗澡睡觉,下午两三点又起来到报社参加编前会。
  此外,视点新闻版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开门办报,加强版面的互动性,率先开通了接收读者短信的专用手机号码,邀请读者对视点新闻版新闻发表评论,或提供新闻线索,并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加强与网友的互动。这个版还试行执行主编制、项目责任人制,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人才增值。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创新,视点新闻版在广大读者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被誉为人民日报的亮点。
  创业状态——
  打破规矩,践行新闻理想
  谈及自己新闻生涯中最满意的作品,叶蓁蓁回忆,那是在2003年10月,人民日报社专门组织报道组,报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一重大事件,并决定占用视点新闻版,“视点新闻版创刊第一年,这么重大的事件,我们却没有机会参与,总觉得不甘心。于是,我提前一周找到这个报道组了解报道计划,发现在计划中关于航天员的人物报道很弱。”
  “既然没有人做,那么我们来做。”在神舟五号发射的前两天,叶蓁蓁千方百计得到了三名航天员候选人的名单,了解到候选人之一杨利伟在前三次测试中成绩都是第一名。“我们就押宝杨利伟了。”
  但是,杨利伟是什么来历,什么背景,一点线索都没有。最终,一名记者给了叶蓁蓁两个信息:杨利伟是辽宁葫芦岛人,曾经在成都军区空军服过役。此时距离发射只剩一天的时间,并且没有版面。但是,他考虑不了那么多,立即联系驻四川记者刘裕国,请他务必找到杨利伟曾经服役过的部队,采访他从军的经历。
  叶蓁蓁抓紧一切时间,又找到驻辽宁记者张贺,请他去葫芦岛找杨利伟曾经就读的学校和父母家人。“我们是第一家到达杨利伟家的媒体,记者陪他的家人一起观看火箭发射。同时,我们也打听到了杨利伟在北京的家。我版的编辑刘莉莉守在航天城门口,用手机与他的家人联系采访。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又得到一个线索,他儿子当时是中关村某小学学生,曾经写过一篇作文——《爸爸的雄姿》,发表在小学的校刊上,我版的副主编董建勤又马上去中关村,想办法找到了这篇作文。这样,我们的采访几乎是全角度了。”
  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走出来的果然是杨利伟,押中了!第二天下午,叶蓁蓁拿着两个版近两万字的关于杨利伟的独家报道内容,找到总编室主任曹照琴,当天晚上在主任的支持下恢复了视点新闻版。虽然只给了一个版面,但是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已经足够了。
  “由于这篇报道,整个队伍的士气都被鼓舞起来了。我认为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一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闻理想,叶蓁蓁始终不忘初心。
  2005年1月,叶蓁蓁任总编室室务委员,相当于主任助理,协助分管视点新闻版、经济新闻版、政治新闻版和文化新闻版,并在这一年取得了外交学院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年仅30岁的叶蓁蓁成为总编室副主任,同年,加入中直机关青联。
  他说:“走进青联,了解青联,热爱青联。每次参加青联活动,与青联委员交流,我总能感受到正能量,并渗透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深深地影响着我。”
  从视点新闻版主编到总编室副主任,叶蓁蓁一直坚守新闻一线,“自从我来到人民日报社,始终处于一种创业状态。站在改革的起点,不会有机制鼓励你去创新,还会有些阻力。但我们可以通过慢慢努力,逐步摸出一条路,并使它呈现出更远大的前景。”
  重大转型——
  出任CEO,全媒体融合发展
  今年初,为贯彻中央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社、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为其股东单位,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主营范围为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经济信息咨询。叶蓁蓁出任CEO。
  他说:“公司主要任务是搭建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构建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
  今年上半年,叶蓁蓁完成了团队组建,并通过在国内和国外的各个媒体调研,形成了技术实施方案,通过了评审。他称,未来的关键就在于融合。“第一是打通,第二是整合,第三是提升。打通,一是把内容生产的不同板块打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然后是打通经营管理,但是最终是要打通自身和用户的关系。整合,整合内部资源,整合行业资源,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提升内部的生产效率或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整个媒体的社会效益,因为媒体的核心价值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公益;提升盈利能力,就是经济效益,实现良性的自我发展。”
  “打通内外,融合用户。”叶蓁蓁希望未来在这个全媒体云服务平台上可以实现,“我们提供一个云服务系统,所有的功能模块都放在云上,全国的记者和编辑都能够通过各个移动端或PC端来使用这些功能。举个简单的例子,记者整理采访录音很费时间,我们将开发自动把录音转化成文字的后台。所以,这个全媒体平台就是一个面向全行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跑文字、图片,还会有音频、视频。未来,人民日报和央视之间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但各有竞争优势。”
  他总结道,“融合发展实际上是有四轮驱动,一是流程再造,二是结构调整,三是用户关系重构,四是资本和技术支撑。”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叶蓁蓁很有决心,“目前,全球传统媒体转型还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成功模式的,全行业都在探索。因此,一个可靠的全媒体平台,未来的需求非常广阔。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18年的新闻从业经历,8年的青联之路,叶蓁蓁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能与许多有理想、有创意、有作为的人一起,见证一份报纸、一个行业的迅猛进步,更见证这个行业对国家改革发展的记录与推动。他希望,未来在全球媒体行业的转型中,人民日报可以继续走在领先阵营。
  责任编辑 董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采用从头算方法(AbinitioMethods),应用Gaussian03程序,理论上研究了碱金属掺杂的聚亚甲基亚胺体系即Me@(PMI)n(Me=Li,Na,K)和梯形聚丁二炔(LPDA)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NLO)性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这是我认为时下最廉价,最缺少技术含量,最空洞,被说得最烂的一句废话。如果在某一个场合,突然有人在报告中、演讲中、文章中、说教中、解释中
如果说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策划制作是头脑、是中枢,那么我所看到的电视墙这个地方,就是心脏、就是命脉。负责这里工作的刘爱静副主任说:“如果你们晚上来,那时我们这里的工作人
关注度高低是我们2017事件的标准,因为关注,所以产生影响力;因为影响力,所以对未来有所判断.站在2017与2018的交界点,我们不希望一些事被遗忘,不论负面抑或积极.rn盘点虽落俗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日渐增大。长期以来,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一直在能源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化石能源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带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阐述,是伟大的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
在能源日益紧张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寻找节能、环保的绿色光源一直是科学界和产业界共同的奋斗目标。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相对传统光源白炽灯和荧光灯来说,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
由于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势,有机催化的串联反应已经是完成分子复杂性构建的重要方法之一。   硫叶立德是构建碳杂环的重要砌块。在早期的研究中,硫叶立德是构
在乌鲁木齐采访胡尔西旦·阿尔肯很凑巧.我本来是被派到新疆克拉玛依市对一批老石油师人的采访.不料中途接到任务——配合编辑部采访一个志愿者专题的人物.11月19日,从克拉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