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地基的强度或变形的问题是工程土中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过大的沉降及不均匀的沉降造成软土地区大量的工程事故。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时,必须从地基、建筑、结构、施工、使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本文对软基的特点及危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适当的解决方法。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4272521.htm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软土在我国分布的极为广泛,尤其在高寒阴湿地区。软土主要以淤泥的形式普遍存在。它们是以极细的黏土胶状物质为主,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一种土。兴建道路基础工程时需要特别注意并加以妥善处理。由于软土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所以当路基成型后,不仅要承受路基及其构造物本身的荷载,同时还要承受行车荷载。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或地下水位高,土体的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就很难以满足要求。从已建软土地基上道路运行情况看,软土会给道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沉陷,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等等。因此,如何整治、处理好道路软基。对于保障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舒适,以及最终发展地方经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
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下面从表面表层处理方法和深层处理方法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只有对大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都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不同路段的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方法。
1.1表面表层处理方法
1.1.1添加砂垫层方法。当软土地基含水程度高时,可以采用在软土地基上层添加砂垫层的方法,厚度大约为0.5~1.2m左右即可,能够对软土地基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主要用在软土地基的浅层处理方案中,先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将路基下的软土挖去,再换为强度比软土高的粘性土或者是砂石、卵石等材料作为垫层,之所以采用添加砂垫层的方法,能够使其降低水位成为填入内部的地下排水层,对上部也起到排水的作用,添加垫层后能够起到明显的固定作用。
1.1.2表层排水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使用广泛。一般在填土前,开挖深度约0.5~1m,宽度约0.5m的沟槽来排除地表积水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挖槽前需要考察清当地路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度来达到排水的目的,每个沟槽间的距离要减小,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地基的排水能力。排除地下水后回填入透水性能较好的碎石和砂砾。
1.1.3抛石清淤方法。对于一些常年积水的低洼路段,在建设道路工程时,对于排水的施工难度较大,就可以用抛石清淤的方法,抛投进直径不小于30cm的片石,如果有直径没达到要求的片石,其含量也必须控制在总量的20%以内。从路堤的中段开始抛投,先往前抛投,再往两边抛投,从而利用抛投进的片石达到清淤的目的,抛投完成后再借助重型压路机来反复碾压,采用这种方法对软土地基加固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1.1.4添加添加剂方法。可以对表层的粘性土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改善土层的固有属性特性,改善其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来达到稳定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添加剂是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对于这种石灰类的添加剂,一般采用现场搅拌的方法制作,因为对土层添加了添加剂,所以其化学性质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稳定原来的软土地基土层。
1.2深层处理方法
1.2.1竖向排水固结方法。为了使地基排水固结,可以缩短排水的距离,在地基中设立垂直放置的排水柱,适合用于饱和粘土和有机质粘土的地基。常见的排水柱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砂井排水柱和纸板排水柱两种,多采用前者,同时还可以增加地基的抗剪强度。对于砂井排水柱,需要在地面预先铺好砂垫层,设立排水沟后再打入深度大约为15~20m的排水柱,为了保证良好的透水性,砂井中得砂需要选用优质的粗砂,排水的间距不宜过近,防止出现地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水平方向添加排水砂垫层予以配合,采用中砂或粗砂,并与竖向排水相连通,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还能起到挤密地基的作用,施工方法与所需设备也比较简单。
1.2.2粉喷桩加固方法。粉喷桩的施工情况需要参考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各项施工参数来确定。在正式打粉喷桩前可以先进行试桩,借以确定正式施工时的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内的喷粉量等施工参数,对于粉喷桩的材料也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尤其是其中的水泥材料,不能用结块变质或者是受潮的材料,防止因为粉喷桩使用材料的劣质而出现坍塌沉陷等事故,施工人员还需要随时监测粉喷桩的安装情况并及时进行记录,方能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1.2.3灌浆方法。通过往软土地基中灌浆,让水泥或灌入的其他浆体在地基中形成浆脉,不断地渗透、填充并压实,因为灌入了浆体,靠近浆体的土层原有的性质被破坏就会形成塑性变形的区域,而那些离浆体较远的土层就会随之发生弹性形变,地基的密度变大,形成复合式地基,对于提高地基的稳固程度和控制地基的沉降起著一定的作用。
1.2.4强夯法针对大面素填土地层地基处理,强夯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重量减轻;落距未达设计要求的情况,在施工中也常发生,这些都将影响单击夯击能。因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故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进行布置。对某些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对办公楼和住宅建筑等,可根据承重墙位置布置夯点,一般可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点;对工业厂房可根据柱网来布置夯击点。
2软土地基处理时考虑的因素
对于不同的道路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略有不同,总体来说,对于土质性质的判定是一定要考虑的,对于粘性土一般采用压实的方法,为了保证强度在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对地基的扰动要小;对于砂性土则适合采用挤压砂桩的方法或者是振动压实的方法来改善地基。对于地基的大致构成状况也要了解,不同的结构层采用的方法也不全是一样的。在表层,只要简单的处理即可,深层的处理大多需要开挖换填并配合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对软土地基的施工要达到排水稳固、保持强度的效果。根据道路工程等级的不同,对施工的侧重处理也有所不同,对等级高的公路一定要保证地基的质量,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还要考虑工程施工对周围的影响,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因素后进行施工处理。
3结语
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或者进行处理的方法不当,就容易造成地基不稳定或出现沉降的现象,对车辆行驶的安全造成隐患,对通行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有损伤。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软土地基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加以警示。
参考文献
[1]何帅,陈龙,黄玲玉,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1,37(8):143-144.
[2]文光鑫.试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J].大陆桥视野,2010(11):129-131.
[3]李文富.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法综述[J].价值工程,2010,29(21):144.
[4]伍锐标.浅述市政道路软地基处理施工方法[J].广东建材,2009,25(8):123-125.
[5]许碧成.分析市政工程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法[J].中华民居,2012(4):1130-1131.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软土在我国分布的极为广泛,尤其在高寒阴湿地区。软土主要以淤泥的形式普遍存在。它们是以极细的黏土胶状物质为主,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一种土。兴建道路基础工程时需要特别注意并加以妥善处理。由于软土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所以当路基成型后,不仅要承受路基及其构造物本身的荷载,同时还要承受行车荷载。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或地下水位高,土体的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就很难以满足要求。从已建软土地基上道路运行情况看,软土会给道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沉陷,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等等。因此,如何整治、处理好道路软基。对于保障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舒适,以及最终发展地方经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
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下面从表面表层处理方法和深层处理方法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只有对大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都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不同路段的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方法。
1.1表面表层处理方法
1.1.1添加砂垫层方法。当软土地基含水程度高时,可以采用在软土地基上层添加砂垫层的方法,厚度大约为0.5~1.2m左右即可,能够对软土地基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主要用在软土地基的浅层处理方案中,先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将路基下的软土挖去,再换为强度比软土高的粘性土或者是砂石、卵石等材料作为垫层,之所以采用添加砂垫层的方法,能够使其降低水位成为填入内部的地下排水层,对上部也起到排水的作用,添加垫层后能够起到明显的固定作用。
1.1.2表层排水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使用广泛。一般在填土前,开挖深度约0.5~1m,宽度约0.5m的沟槽来排除地表积水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挖槽前需要考察清当地路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度来达到排水的目的,每个沟槽间的距离要减小,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地基的排水能力。排除地下水后回填入透水性能较好的碎石和砂砾。
1.1.3抛石清淤方法。对于一些常年积水的低洼路段,在建设道路工程时,对于排水的施工难度较大,就可以用抛石清淤的方法,抛投进直径不小于30cm的片石,如果有直径没达到要求的片石,其含量也必须控制在总量的20%以内。从路堤的中段开始抛投,先往前抛投,再往两边抛投,从而利用抛投进的片石达到清淤的目的,抛投完成后再借助重型压路机来反复碾压,采用这种方法对软土地基加固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1.1.4添加添加剂方法。可以对表层的粘性土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改善土层的固有属性特性,改善其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来达到稳定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添加剂是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对于这种石灰类的添加剂,一般采用现场搅拌的方法制作,因为对土层添加了添加剂,所以其化学性质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稳定原来的软土地基土层。
1.2深层处理方法
1.2.1竖向排水固结方法。为了使地基排水固结,可以缩短排水的距离,在地基中设立垂直放置的排水柱,适合用于饱和粘土和有机质粘土的地基。常见的排水柱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砂井排水柱和纸板排水柱两种,多采用前者,同时还可以增加地基的抗剪强度。对于砂井排水柱,需要在地面预先铺好砂垫层,设立排水沟后再打入深度大约为15~20m的排水柱,为了保证良好的透水性,砂井中得砂需要选用优质的粗砂,排水的间距不宜过近,防止出现地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水平方向添加排水砂垫层予以配合,采用中砂或粗砂,并与竖向排水相连通,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还能起到挤密地基的作用,施工方法与所需设备也比较简单。
1.2.2粉喷桩加固方法。粉喷桩的施工情况需要参考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各项施工参数来确定。在正式打粉喷桩前可以先进行试桩,借以确定正式施工时的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内的喷粉量等施工参数,对于粉喷桩的材料也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尤其是其中的水泥材料,不能用结块变质或者是受潮的材料,防止因为粉喷桩使用材料的劣质而出现坍塌沉陷等事故,施工人员还需要随时监测粉喷桩的安装情况并及时进行记录,方能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1.2.3灌浆方法。通过往软土地基中灌浆,让水泥或灌入的其他浆体在地基中形成浆脉,不断地渗透、填充并压实,因为灌入了浆体,靠近浆体的土层原有的性质被破坏就会形成塑性变形的区域,而那些离浆体较远的土层就会随之发生弹性形变,地基的密度变大,形成复合式地基,对于提高地基的稳固程度和控制地基的沉降起著一定的作用。
1.2.4强夯法针对大面素填土地层地基处理,强夯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重量减轻;落距未达设计要求的情况,在施工中也常发生,这些都将影响单击夯击能。因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故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进行布置。对某些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对办公楼和住宅建筑等,可根据承重墙位置布置夯点,一般可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点;对工业厂房可根据柱网来布置夯击点。
2软土地基处理时考虑的因素
对于不同的道路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略有不同,总体来说,对于土质性质的判定是一定要考虑的,对于粘性土一般采用压实的方法,为了保证强度在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对地基的扰动要小;对于砂性土则适合采用挤压砂桩的方法或者是振动压实的方法来改善地基。对于地基的大致构成状况也要了解,不同的结构层采用的方法也不全是一样的。在表层,只要简单的处理即可,深层的处理大多需要开挖换填并配合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对软土地基的施工要达到排水稳固、保持强度的效果。根据道路工程等级的不同,对施工的侧重处理也有所不同,对等级高的公路一定要保证地基的质量,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还要考虑工程施工对周围的影响,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因素后进行施工处理。
3结语
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或者进行处理的方法不当,就容易造成地基不稳定或出现沉降的现象,对车辆行驶的安全造成隐患,对通行道路的使用寿命也有损伤。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软土地基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加以警示。
参考文献
[1]何帅,陈龙,黄玲玉,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1,37(8):143-144.
[2]文光鑫.试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J].大陆桥视野,2010(11):129-131.
[3]李文富.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法综述[J].价值工程,2010,29(21):144.
[4]伍锐标.浅述市政道路软地基处理施工方法[J].广东建材,2009,25(8):123-125.
[5]许碧成.分析市政工程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法[J].中华民居,2012(4):113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