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应运而生,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其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是教学理念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把中学技术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本文分析如何在中学技术教育中应用,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中学技术教育;应用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发挥出其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技术的出现更成为全球观众的革命性产业,尤其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极大的突破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逻辑思维,全面提升着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如何在中学技术教育中应用
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中学技术教育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契合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中学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设计思路,不断改进设计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需要精心挑选合适教学的3D建模软件,既要满足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简单模型。其次,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尽快掌握3D建模软件的使用,设计出学生自己创造的3D模型。最后,利用3D打印机展示出学生的作品,學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会相互交流意见,并进行反思,从而积累设计经验[1]。
本文以3Done建模软件及教程《3D打印与建模入门》为例,根据3D打印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情况,分三阶段进行说明,如表一:
根据表一所示,在中学技术教育中应用3D打印技术后,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在初步学习3D建模软件后,就可以利用软件设计出简单的造型,比如水杯、花盆,爱心钥匙扣等,这就说明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达到了课程的要求、但是有些学生的想法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在入门操作中无法制作出想要的模型。这时,3D打印来技术第二阶段的进阶篇就可以满足学生DIY的愿望,只要学生可以想象出物品的形象,就可以在建模软件中画出来,一次形成或分步骤满足制作的要求,再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成品,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作品,还可以在观察中提升认识能力、陶冶情操,对成品工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3D打印技术应用在中学课堂中,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满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2]。
3D打印技术在第三阶段与电子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DIY创客空间,在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出精美的巡线3D智能车(图4)、会呼吸的3D旋律灯(图5)和带手机遥控的自动感应幻彩小夜灯(图6)等,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3D打印技术的作用下,学生设计出的物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学生可以融入一些个性化的图案使创作的实物具有人文气息或者动态的美感,体现出原创性和功能性[3]。
2 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在中学技术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让原本在书本的图案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获得了极好的感知体验。3D打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首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在进行物品设计时,其思维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不断发掘着新的元素,是作品更具美感,充满艺术气息。3D打印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特征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新出现在课堂,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4]。
其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3D打印技术开启了教学的新篇章,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学校很少开设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在大量的理论课程学习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从以学科为中心成功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因此实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3D打印技术引入教学后,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升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其优越性。
最后,有效促进了各学科的深入学习。3D打印技术具有可视化教学的优势特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3D打印技术把数字化的设计以及虚拟模型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实物,比如化学模型制作、物理模式制作、地理图形等等,从而实现了3D打印技术与各门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近距离触摸和体验[5]。
综上所述,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更多的学校可以采购该设备,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养,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更好的服务与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同聚. 3D打印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以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6):11-14.
[2]杨青春.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6(44).
[3]钱辰涞,倪梁怡. 3D打印技术在中学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3).
[4]蔡雷,李岩.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以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特色课程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1):60-61.
[5]周丹妮. 3D打印技术进校园 让学生创意变成现实——浅谈3D打印技术在中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 2017(34):234-234.
项目课题: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课题 ,课题名称:创客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中学技术教育;应用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发挥出其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技术的出现更成为全球观众的革命性产业,尤其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极大的突破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逻辑思维,全面提升着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如何在中学技术教育中应用
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中学技术教育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契合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中学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设计思路,不断改进设计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需要精心挑选合适教学的3D建模软件,既要满足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简单模型。其次,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尽快掌握3D建模软件的使用,设计出学生自己创造的3D模型。最后,利用3D打印机展示出学生的作品,學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会相互交流意见,并进行反思,从而积累设计经验[1]。
本文以3Done建模软件及教程《3D打印与建模入门》为例,根据3D打印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情况,分三阶段进行说明,如表一:
根据表一所示,在中学技术教育中应用3D打印技术后,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在初步学习3D建模软件后,就可以利用软件设计出简单的造型,比如水杯、花盆,爱心钥匙扣等,这就说明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达到了课程的要求、但是有些学生的想法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在入门操作中无法制作出想要的模型。这时,3D打印来技术第二阶段的进阶篇就可以满足学生DIY的愿望,只要学生可以想象出物品的形象,就可以在建模软件中画出来,一次形成或分步骤满足制作的要求,再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成品,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作品,还可以在观察中提升认识能力、陶冶情操,对成品工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3D打印技术应用在中学课堂中,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满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2]。
3D打印技术在第三阶段与电子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DIY创客空间,在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出精美的巡线3D智能车(图4)、会呼吸的3D旋律灯(图5)和带手机遥控的自动感应幻彩小夜灯(图6)等,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3D打印技术的作用下,学生设计出的物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学生可以融入一些个性化的图案使创作的实物具有人文气息或者动态的美感,体现出原创性和功能性[3]。
2 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在中学技术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让原本在书本的图案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获得了极好的感知体验。3D打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首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在进行物品设计时,其思维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不断发掘着新的元素,是作品更具美感,充满艺术气息。3D打印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特征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新出现在课堂,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4]。
其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3D打印技术开启了教学的新篇章,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学校很少开设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在大量的理论课程学习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从以学科为中心成功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因此实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3D打印技术引入教学后,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升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其优越性。
最后,有效促进了各学科的深入学习。3D打印技术具有可视化教学的优势特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3D打印技术把数字化的设计以及虚拟模型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实物,比如化学模型制作、物理模式制作、地理图形等等,从而实现了3D打印技术与各门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近距离触摸和体验[5]。
综上所述,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更多的学校可以采购该设备,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养,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更好的服务与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同聚. 3D打印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以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6):11-14.
[2]杨青春.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6(44).
[3]钱辰涞,倪梁怡. 3D打印技术在中学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3).
[4]蔡雷,李岩.虚拟现实与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以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特色课程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1):60-61.
[5]周丹妮. 3D打印技术进校园 让学生创意变成现实——浅谈3D打印技术在中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 2017(34):234-234.
项目课题: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课题 ,课题名称:创客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