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与两极汇率制度演变趋势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空论”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之一,文章分别采用Bubula and tker-Robe事实分类法和IMF官方事实分类法对147个样本国家1990-2001年和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在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是否存在“中空”的趋势。研究发现就147个国家的总体样本而言,中间汇率制度确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相对比例仍然很高,“中空”的趋势并不明显,而不同类型的国家汇率制度演变趋势不同。
  [关键词]汇率制度;中空论;事实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4-0090-06
  
  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频繁爆发危机以来,中间形式的汇率安排被认为是爆发严重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惟一可持续的汇率制度是超级固定(货币局、货币联盟和美元化)或完全浮动汇率制度,这种观点就是 “中空论”。本文将分别采用Bubula and tker-Robe事实分类法和IMF官方事实分类法对147个样本国家1990-2001年和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在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是否存在向两极收敛的趋势。
  一、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及中间汇率制度的界定
  由于IMF1982年旧的官方分类法没有抓住一国的实际政策,采用这种分类法可能会夸大“中空”的趋势,造成有偏的分析结果,于是本文采用了1999年IMF基于各国实际汇率制度选择的新分类法,由于新分类法没有对历史数据重新分类,因此本文基于IMF1999年新分类法只能对1999-2006年汇率制度演变趋势进行统计分析,这样时间跨度太短会影响到本文汇率制度选择趋势分析的可信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了Bubula and tker-Robe事实分类法对1990-2001年汇率制度选择趋势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分类法是在IMF1999年官方事实分类法基础上对199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弥补IMF1999年新的官方分类法数据年限较短的不足,由于口径一致也不会使1990-2001年与1999-2006年汇率制度选择趋势的统计分析产生大的偏差。另外一个需要把握的问题是对中间和两极汇率制度进行界定,因为从对“中空论”的经验分析来看,对中间汇率制度不同的内涵界定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一)IMF官方事实分类法
  1999年1月1日开始,IMF重新依据实际汇率制度而不是官方宣布的汇率安排对各成员国汇率制度进行了新的分类,主要分为八类:(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包括美元化和货币联盟;(2)货币局制度;(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4)钉住平行汇率带;(5)爬行钉住;(6)爬行带内浮动;(7)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8)独立浮动。但是IMF却没有依据新的分类方法重新估计其历史数据,因此采用IMF新的官方事实分类法只能对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选择趋势进行统计分析。
  IMF官方事实分类法和其他事实分类法对中间和两极汇率制度的界定并不统一,许多经济学家在围绕“中空论”进行论战时并没有遵循一个一致的中间汇率制度内涵界定,大大地削弱了其应有的理论说服力。一般来说超级固定一极包括货币局制度、美元化和货币联盟已经取得共识,但是将管理浮动归入浮动一极还是归入中间汇率还没有定论,其对“中空论”的经验论证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将IMF1999年新的汇率制度分类进行五分类:(1)超级固定汇率制度;(2)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3)狭义中间汇率制度;(4)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浮动汇率。其中将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和货币局制度包括在超级固定汇率制度中;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只包括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狭义中间汇率制度钉住平行汇率带、爬行钉住以及爬行带内浮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浮动汇率制度仅包括独立浮动。其中狭义的中间汇率制度仅包括钉住平行汇率带、爬行钉住以及爬行带内浮动;而广义的中间汇率制度除了狭义的中间汇率制度以外,将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包括在内。
  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汇率制度进行了事实分类,如Ghosh法、LYS法、RR法以及Bubula and述的政策意图,可能会偏离其事实行为;而且也没有区分软钉住和硬钉住;LYS法则完全依赖纯统计方法来分类,主要依赖于汇率变动率、汇率变动的标准差和外汇储备的变动率这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特征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论;RR法中一些国家官方或平行汇率不可得,本文的研究目的,它是在IMF1999年官方事实分类法基础上,对199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弥补IMF1999年新的官方分类法数据年限较短的不足,也不会使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分析产生大的偏差,因此本文对1990-2001年的汇率制度趋势分析采用实分类法基础上,分为美元化、货币联盟、货币局制度、传统的单一固定钉住制、传统的固定钉住一篮子货币、钉住平行汇率带、前向(forward looking)爬行钉住、后向(backward looking)爬行钉住、前向(forward looking)爬行带内浮动、后向(backward looking)爬行带内浮动、紧密的管理浮动、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以及独立浮动。
  为了使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分析在1990-2001年与1999-2006年口径一致,不出现偏差,率制度仅包括钉住平行汇率带、前向爬行钉住、后向爬行钉住、前向爬行带内浮动、后向爬行带内浮动以及紧密的管理浮动;而广义的中间汇率制度除了狭义的中间汇率制度以外,将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包括在内。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包括美元化、货币联盟以及货币局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仅指独立浮动。
  二、汇率制度的演变:基于两种分类方法的统计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作者选择的国家样本是在全球金融分析及各国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库(Bureau van Dijk Electronic Publishing,简称BVD)150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上去掉台湾、古巴以及冈比亚(这三个国家或地区的汇率制度安排数据不可得)后的147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包括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4个,23个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100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或地区)均为IMF的成员。作者首先对全部国家样本在1990-2001年和1999-2006年两个时间段的汇率制度选择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分析,以期发现不同类型的国家汇率制度演变趋势的差异。
  (一) 147个国家样本总体向两极收敛的趋势不明显
  1.1990-2001年
  率制度的国家从13个增加到31个,所占百分比从10.57%上升到21.23%;采用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从54个减少为29个,所占百分比从43.9%下降到19.86%;采用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从38个减少为26个,所占百分比从30.89%下降到17.81%;采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1个增加到了26个,所占百分比从8.94%上升到17.81%;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7个增加到了34个,所占百分比从5.69%上升到23.29%。
  所以1994-2001年为146个国家。其余年份国家不足146个是因为有些国家数据缺失。
  采用超级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末期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1992年新增7个,包括亚美尼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开始实行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导致20世纪末期超级固定汇率制度明显增加的原因是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11个国家转而被划分入超级固定汇率制度中。
  采用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明显减少,1997-1998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一些原本事实钉住的国家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另外1999年欧元的诞生使得原本被划分到钉住平行汇率带的欧盟国家转而被划分入货币联盟。
  1990-2001年采用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确实有所减少,而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却有所增加,如果将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都归入中间汇率制度,由于实行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的减少,中间汇率制度确实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103个国家下降为2001年的81个,但是相对比例仍然很高,2001年仍占到55.48%,并没有出现“中空”的趋势。
  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1992年新增最多,达到9个,包括由于1992-1993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而由实行钉住平行汇率带的中间汇率制度转入的芬兰、意大利、挪威、瑞典、英国 ,以及苏联解体以后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由传统的单一固定钉住制转入的阿尔巴尼亚、洪都拉斯。有一些国家则是在遭受了投机攻击以后被迫从中间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的,比如1994年货币危机时的墨西哥、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韩国、印尼、泰国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等。
  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货币危机和欧元的诞生有了明显的增加;实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元的诞生而明显减少;但是如果将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都归入中间汇率制度的话,由于实行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的减少,中间汇率制度确实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相对比例仍然很高,并没有出现“中空”的趋势。
  2.1999-2006年
  从这147个国家IMF官方分类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分布情况(见表3来看)。
  注:1999年缺越南、塞尔维亚及黑山的数据;2000-2002年缺塞尔维亚及黑山的数据。
  数据来源: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1999-2002)[2]以及IMF Annual Report(2003-2006)[3],经作者计算整理。
  采用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并未如“中空论”所认为的出现明显增加,从1999年开始,采用超级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一直维持为30个左右,而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明显减少,其中2002年有9个国家退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2006年有6个国家退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如果中间汇率制度只包括钉住平行汇率带、爬行钉住以及爬行带内浮动,采用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9-2006年明显减少(见表3),如果将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都划归中间汇率制度,则采用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还有所增加,由1999年的76个增加为2006年的93个。这主要是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自1999年以来有所增加,尤其是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增加迅速,2001、2002年分别新增6个和11个。
  总的来说,从IMF官方分类来看,1999-2006年实行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并没有明显增加,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反而有所减少;实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有明显减少;由于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自1999年以来有所增加,尤其是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增加迅速,如果将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都划归中间汇率制度,则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还有所增加。
  (二)不同类型的国家汇率制度演变趋势不同
  在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1.发达国家
  的发达国家由5个上升到9个,实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有明显的下降,由14个降为2个;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维持在1个左右;实行传统钉住的国家由2个降为0;实行超级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有明显的增加,由1个上升到了12个,主要的原因是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11个国家转而实行超级固定汇率制度。所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不管是狭义的中间汇率制度还是将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也包括在内后的广义中间汇率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都有明显的减少,“中空”的趋势明显。
  从IMF官方事实分类来看(见图2),1999年以来,发达国家中欧洲多数国家参加了货币联盟,欧洲以外的国家基本上实行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没有实行传统钉住的国家,自2001年来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只有实行合作汇率安排的丹麦,实行有管理浮动的国家自2002年以来也只有新加坡1个国家。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两极化趋势,
  2.发展中国家
  类来看(见图3),实行超级固定的国家从1990年的12个增加到了2001年的18个;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43个下降到2001年的25个;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由1990年的15个增加到了2001年的20个;实行由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0年的8个增加到了2001年的22个;实行自由浮动的国家从1990年的0个增加到了2001年的14个。总的来看,2001年实行传统钉住、中间汇率制度以及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仍然占到本文发展中国家样本总数的61.6%,绝对值仍然很高。
  从IMF官方事实分类来看,实行超级固定的国家维持在17个左右;1999年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有26个,到2006年4月30日为止,本文样本中的100个发展中国家有31个实行的是传统钉住汇率制度(见图4);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9年的14个下降到2006年的8个;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9年开始有明显的增加,从1999年的18个增加到了2006年的37个,尤其从2001-2002年,从25个增加到35个;实行自由浮动的国家从1999年始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比较明显,由2001年的21个下降到2002年的13个,到2006年4月30日为止只有6个国家实行自由浮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发展中国家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汇率制度,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其一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拉动战略。这些国家为了保持与主要贸易国家之间的汇率稳定,通过本国的对外贸易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实行钉住汇率安排;其二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不发达,货币错配程度较高。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更加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因为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吸收汇率波动的冲击,提供合适的对冲工具。但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金融体系不发达,它们很难对浮动汇率制度进行管理,随着货币错配程度的提高,汇率风险越来越大,个人、企业和政府越来越不愿意看到本国汇率的波动,久而久之形成了汇率制度的“浮动恐惧”,越发缺乏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政治意愿。二者相互强化,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货币错配风险累积的陷阱和被迫维系“软”钉住汇率制度的尴尬境地;其三是政府缺乏公信力。戴任翔(2005)[4]认为在政府公信力较差的国家,如果当局面临“稳定利率还是稳定汇率”的两难选择的话,那么当局会选择稳定汇率,原因在于汇率的稳定能为经济提供稳定的名义锚,而利率稳定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当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仍以中间汇率制度为主。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指拉丁美洲、东亚以及东欧发展中国家中那些与国际金融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或经济体,即那些对国际资本流动较为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图5可以看出汇率制度的国家基本只有阿根廷这一个国家,阿根廷于1991年放弃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一直实行货币局制度,直到2002年放弃。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1990年有9个,到2001年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只有4个,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至90年代初,由于当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率比较高,为了降低通胀率,它们纷纷选择低通胀国家的货币作为钉住的目标,希望以此降低本国的通胀率,在这种情况下,钉住汇率制度就起到了一个名义锚的作用;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呈上升趋势,但到2001年只有4个国家实行的中间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总的来说从1990年的2个增加到了2001年的4个(见图5);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有明显增加,从1990年的2个上升到2001年的11个,其中1997年新增印尼、韩国和南非3个国家,1999年巴西、智利、哥伦比亚以及秘鲁转而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从IMF官方事实分类来看(见图6),随着2002年初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实行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在最近几年只有5个左右,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也只有1个。最近几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主要实行的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9年开始维持在9个左右,而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从1999年的3个增加到了2006年的9个。1997-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了较高的资本流动给当局维持钉住汇率带来的成本相当高昂的。全球化使资金的跨国转移更加方便,成本更低,从而便利了投机,这就使得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倾向于选择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如果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归入浮动一极,新兴市场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两极化趋势,但是如果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归入中间汇率制度,新兴市场经济两极化的趋势并不明显。
  是什么原因使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仍然把中间汇率制度作为现实的选择呢?部分原因在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自身特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必须广泛接触和使用发达国家的货币。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资本跨国流动规模的加大及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该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资本与经济账户交易的一体化程度很高,外汇风险变得越发突出。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缺乏充分有效的规避手段,如何稳定本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最关注的问题,此时采取钉住汇率制度是比较容易的选择;部分原因取决于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货膨胀历史,若该经济体曾存在长期的货币不稳定的历史,则也应该选择钉住汇率制度;另外,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在危机或经济转轨的压力下被迫开始浮动的,此时其汇率的大幅波动并不属于正常的“浮动”,只是暂时的无奈选择。以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例,在1997年以前都无一例外地采用软性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些国家被迫放弃钉住汇率制度。但是危机过后许多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又回到了实际意义上的中间汇率制度,如马来西亚的汇率目标区制度,墨西哥和巴西又重新干预外汇市场。
  三、小 结
  本文通过对IMF147个国家从1990-2001年,1999-2006年汇率制度的演变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不管是狭义中间汇率制度还是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也包括在内的广义中间汇率制度都有明显的较少,发达国家主要实行的是超级固定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实行狭义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确实是减少了,但是如果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也包括在中间汇率制度中,则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间汇率制度仍然是现实的选择。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汇率制度,这些国家资本尚未高度流动,所有的汇率制度都是可供选择。
  
  [参考文献]
  [1]Bubula and tker-Robe(2002).The evolution of exchange rate regimes since 1990: evidence from de facto policies[R].IMF Working Paper 02/155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2.
  [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M]. Washington DC,1999-2002.
  [3]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M].Washington DC, 2003-2006.
  [4]戴任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A]. 张礼卿.汇率制度的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
  
  Trend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between Middle(Mean) and Bipolar Exchange Rate System——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wo De Facto Classification Methods
  Zhao Yup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 “Hollow middle”is one of the currently popular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ories. This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exchange rate systems of 147 sample countries in the years 1990-2001 and 1999-2006 with a view to finding if the trend of “hollow middle”exists in all these countries. The finding shows that there is a falling trend in middle exchange rate system, which, however, 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countries; "hollow middle" trend is not obviou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varie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ype of countries.
  Key words: exchange rate system; hollow middle; de facto classification
  (责任编辑:张丹郁)
其他文献
摘要:武警经费和国防费一样是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武警经费的研究,一直以来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本文以武警经费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武警经费规模和其可能影响因素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广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武警经费规模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武警经费规模的预测和确定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对促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更好履行职能使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运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制造业主要行业的产出、收益及投资水平的作用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出、收益和投资变化率与对外贸易变化率呈正相关;除了金属行业的收益增长率在贸易小幅增长时,其行业的收益率高于贸易的增长率以外,其余行业的贸易的增长率均大于各行业收益增长率,低于投资增长率;而贸易的小幅增长对于纺织业、金属行业、炼焦、煤气和石油加工业的收益水平的提升更有利;贸易的高度增长
期刊
摘要:民族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广大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富民强区的战略抉择,并在民族地区呈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创意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核心产业部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将创意产业发展理念应用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积极探索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模式,并提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民族文
期刊
摘要: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压力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选取涵盖银行、证券和外汇三个市场的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等方差权重法构建了我国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金融压力指数,并以此指标来反应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实证结果表明,2008年以前,中国的金融压力虽经常波动,但压力值较小;2008年10月,金融压力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大值。本文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了中国
期刊
摘要:201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从土地流转相关法律制度、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兴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我国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加快,银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它的日益多元化使得会计风险逐渐升高。银行财务会计风险的防范,具有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等作用。本文主要以银行财务会计风险为研究议题,提出银行财务会计风险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银行会计;财务会计;风险防范    一、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迅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各种财务丑闻的爆发,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标准。这不仅加快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步伐,也推进了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盈余质量;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各种财务丑闻的爆发,使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强烈
期刊
摘要: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鲜明:一边是财大气粗,为奢侈品挥金如土的富豪,一边却是挣扎在贫困线下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普通民众。再加上一些富豪的炫富行为以及人民意识的觉醒,仇富心理以及愤慨社会不公的心理不断加剧,成为了危害社会稳定的隐患。对奢侈消费进行税法调节显得十分必要,但我国目前对奢侈消费的消费税规制中存在征收范围过于狭窄,税率不合理等不足之处,需在借鉴韩国、台湾等地区的相关规定的
期刊
[摘要]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已经使我国不再具备“先发展,后治理”的条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需要从现在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章论证了“两型社会”是在人工和自然双重作用下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损耗速率趋近于零的渐进过程。提出了“两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有重点的建设,设计了一定阶段下资源和环境消耗的级次标准和动态特征。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2007—201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管理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盈利能力与反映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应收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与存货周转期正相关、与应付账款周转期正相关但不显著;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激进度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且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甚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营运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