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9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初步感知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二、 探究意义,建构概念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设计意图:这个材料的选择经过多次的筛选,最终还是用书上的例题,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铺地砖”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借助于实物模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完成数学建模)
  3、汇报交流
  师板书: 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4、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在第二单元时,学生对“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已有所接触,且前面刚学了最大公因数,对韦恩图已比较熟悉,这里可直接让学生填就可以了。)
  5、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比赛,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找到的最多,很容易就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其次,让找到最多的学生来说一说他找到了几个?有什么好方法?全班学生马上会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找的不如他多?从而很快就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的进行方法的优化。)
  4、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显得比较大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材料,通过让学生找分类的标准,促使学生去观察这几组数据的特点,再通过找最小公倍数来发现和概括这两种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三、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快速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3和2() 1000和25()
  18和6() 8和9()
  1和12() 9和15 ()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老师和一位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本节课所学内容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一次很好的运用,体现了“数学学习要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同时这又是一道开放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全课总结
  回顾全课、整理知识,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其他文献
同学们在日历或性格解密中经常看到什么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你想过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在一个晴朗的繁星满天的夜晚,你遥望繁星,是否充满向往,思想是否被拉往遥远的星空,是否想起郭沫若老前辈的《天上的街市》。宝石般的群星会帮你忘却一切烦恼和劳累,大自然的壮美和奥妙会令你由衷的感叹和陶醉。古巴比伦人为了认识它们,就将一些比较亮的星划分成若干星座,而古希腊人则为它们起了许多有趣的名
期刊
【摘要】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用好的学习方法去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激励手段,激发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激励; 兴趣; 中学数学;学习方法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
期刊
【摘要】中等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多侧重技术型、应用型。对于数学课而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有意的训练好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训练    中专数学课程,应更多的侧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教师对学生下一番思维训练的功夫。    1 巧妙设计,让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
期刊
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个人关心的问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得讲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掌握学法上的金钥匙,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新知,提高学习效率,也只能指导学生在学习上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学得轻松,记得牢。那么教学质量就提高了。但,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起到主体的作用,现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    1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期刊
常言道: “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1 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  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 “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期刊
【摘要】经常听到老师说教学生写作文真难,其实我认为教学生并不难。难与不难主要原因与进行作文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能激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就会自然喜欢作文。否则,则反之。  【关键词】激发兴趣;熟知、喜爱事物;积累    1 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期刊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和Office等,围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要面向应用、注意实用,教学的内容既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剪裁,使信息技术课的教材成为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简写本。那么,在信息技术中应
期刊
语文教学重点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语言文字是基础、是载体,熟练驾御语言文字,走进文字所蕴涵的情感之中,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魅力。感知语言文字的内涵,品读领悟文章所蕴涵的情感。领悟于内心而发于声,让琅琅书声造就朗朗的心灵,创设一个朗朗的世界,朗朗的乾坤。    1 首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为情感朗读作准备    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语文课堂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上出语文的味道
期刊
【教材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走进九上沟”,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考察”“实验”“探究” “体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思想】  不了解家乡,怎能谈得上爱家乡,又怎能谈得上爱祖国呢?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
期刊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勤奋练功,另一只却十分懒惰,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应该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从而来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么事都靠父母这一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