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急诊夹闭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结果5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手术完成后進行复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动脉瘤夹闭效果,随访发现患者康复良好。结论为了保证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后必须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制定全面细致的应急方案。
【关键词】颅内巨大动脉瘤;亚低温;动脉瘤夹闭;护理配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5-01在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夹闭术治疗时应用亚低温技术,能够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现象的发生,并使脑组织氧耗减少,从而确保患者血脑屏障的完整性。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采用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理想。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2例,男性患者占3例,年龄范围居于41至66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1.2岁,3例患者动脉瘤由动脉硬化引发,2例患者的动脉瘤由先天性因素引发,其中,2例患者走路不稳、复视。2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瘤,2例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1例患者为后交通动脉瘤。5例均为破裂动脉瘤,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嗜睡、乏力、畏光、凝视麻痹、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
1.2手术方法手术进行前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和一条中心静脉压监测通道。全麻插管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取翼点入路,术野常规消毒,置无菌单布。全层切口头皮,翻转皮瓣并固定,用魔钻和铣刀取下骨瓣,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暴露外侧裂;然后进行显微镜的调整工作,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小心分离并暴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动脉瘤颈充分显露好后给予夹闭。夹闭后再仔细检查周围血管通畅良好无误,然后冲洗术野关颅。2结果
为使出血现象得到控制,对5例患者的动脉瘤载瘤动脉上夹闭临时动脉夹,然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手术完成后,通过血管造影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复查,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另外3例患者进行复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动脉瘤夹闭效果。病人出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没有出现死亡病例。3讨论
3.1术前准备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发生动脉瘤破裂现象。做好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药物和器械准备工作,准备好止血纱布、无菌罩套、无损伤缝线、开颅显微器械、保温毯、冰袋、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气钻、双极电凝以及动脉瘤夹闭的各种器械[1]。
3.2巡回护士配合巡回护士将吸引器、显微镜和双极电凝主机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建立2条静脉通道并进行导尿和腰穿等操作。降温方式主要包括环境降温、血管内灌注降温以及体表物理降温,升温方式主要包括环境升温和变温毯升温等方式。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22℃,并垫好保温毯,并于患者直肠处和鼻炎部安置探头,股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桡动脉穿刺监测直接动脉压。手术进行时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将空调温度调节到18℃,并将冰袋置于患者颈部、腹股沟和腋下,对患者进行20℃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滴注观测患者的直肠和鼻咽腔温度,每3分钟对患者的肛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一次记录。完成动脉瘤夹闭后进行复温,移走患者体表冰袋,将手术保温毯温度调高到38℃,并包裹住患者身体。同时调高空调温度至24℃,若患者肛温上升到33℃左右时,停止复温。
3.2洗手护士配合摆放好止血纱布、脑用电钻等各类器械,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连接工作。医生对患者硬脑膜进行剪开操作时,巡回护士开放腰穿引流,洗手护士更换吸引器头,并进行手术显微镜的协助安装工作,在显微镜下游离动脉瘤并将硬脑膜用尖头刀切开,侧裂达到全部开放的效果后,拉开额和颞叶,工具为蛇形拉钩,使动脉瘤得以分离和暴露,对瘤颈进行分离,探出通道便于通过动脉夹。调小双极电凝,若患者动脉瘤黏连现象严重,需对载瘤动脉进行阻断处理,再行夹闭,若患者瘤体过大,先将瘤体中血液吸出再行夹闭。在进行动脉瘤夹的传递时,洗手护士需要沾水传递,自施夹钳颈部开始传递,张开瘤夹叶片直至瘤颈两侧,检查夹闭效果,然后进行对患者进行止血并对手术野进行清理。手术完成后,对各种器械进行清点,并将患者的留置腰穿装置拔出,对穿刺点进行小敷贴覆盖[3]。参考文献
[1]阮亚飞.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6(20):144-145.
[2]涂慧慧,胡学华.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1例患者的手术配合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9(23):118-119.
[3]刘海根.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7(30):174-175.
【关键词】颅内巨大动脉瘤;亚低温;动脉瘤夹闭;护理配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5-01在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夹闭术治疗时应用亚低温技术,能够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现象的发生,并使脑组织氧耗减少,从而确保患者血脑屏障的完整性。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采用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理想。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2例,男性患者占3例,年龄范围居于41至66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1.2岁,3例患者动脉瘤由动脉硬化引发,2例患者的动脉瘤由先天性因素引发,其中,2例患者走路不稳、复视。2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瘤,2例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1例患者为后交通动脉瘤。5例均为破裂动脉瘤,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嗜睡、乏力、畏光、凝视麻痹、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
1.2手术方法手术进行前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和一条中心静脉压监测通道。全麻插管麻醉生效后,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取翼点入路,术野常规消毒,置无菌单布。全层切口头皮,翻转皮瓣并固定,用魔钻和铣刀取下骨瓣,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暴露外侧裂;然后进行显微镜的调整工作,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小心分离并暴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动脉瘤颈充分显露好后给予夹闭。夹闭后再仔细检查周围血管通畅良好无误,然后冲洗术野关颅。2结果
为使出血现象得到控制,对5例患者的动脉瘤载瘤动脉上夹闭临时动脉夹,然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手术完成后,通过血管造影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复查,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另外3例患者进行复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动脉瘤夹闭效果。病人出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没有出现死亡病例。3讨论
3.1术前准备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发生动脉瘤破裂现象。做好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药物和器械准备工作,准备好止血纱布、无菌罩套、无损伤缝线、开颅显微器械、保温毯、冰袋、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气钻、双极电凝以及动脉瘤夹闭的各种器械[1]。
3.2巡回护士配合巡回护士将吸引器、显微镜和双极电凝主机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建立2条静脉通道并进行导尿和腰穿等操作。降温方式主要包括环境降温、血管内灌注降温以及体表物理降温,升温方式主要包括环境升温和变温毯升温等方式。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22℃,并垫好保温毯,并于患者直肠处和鼻炎部安置探头,股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桡动脉穿刺监测直接动脉压。手术进行时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将空调温度调节到18℃,并将冰袋置于患者颈部、腹股沟和腋下,对患者进行20℃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滴注观测患者的直肠和鼻咽腔温度,每3分钟对患者的肛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一次记录。完成动脉瘤夹闭后进行复温,移走患者体表冰袋,将手术保温毯温度调高到38℃,并包裹住患者身体。同时调高空调温度至24℃,若患者肛温上升到33℃左右时,停止复温。
3.2洗手护士配合摆放好止血纱布、脑用电钻等各类器械,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连接工作。医生对患者硬脑膜进行剪开操作时,巡回护士开放腰穿引流,洗手护士更换吸引器头,并进行手术显微镜的协助安装工作,在显微镜下游离动脉瘤并将硬脑膜用尖头刀切开,侧裂达到全部开放的效果后,拉开额和颞叶,工具为蛇形拉钩,使动脉瘤得以分离和暴露,对瘤颈进行分离,探出通道便于通过动脉夹。调小双极电凝,若患者动脉瘤黏连现象严重,需对载瘤动脉进行阻断处理,再行夹闭,若患者瘤体过大,先将瘤体中血液吸出再行夹闭。在进行动脉瘤夹的传递时,洗手护士需要沾水传递,自施夹钳颈部开始传递,张开瘤夹叶片直至瘤颈两侧,检查夹闭效果,然后进行对患者进行止血并对手术野进行清理。手术完成后,对各种器械进行清点,并将患者的留置腰穿装置拔出,对穿刺点进行小敷贴覆盖[3]。参考文献
[1]阮亚飞.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6(20):144-145.
[2]涂慧慧,胡学华.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1例患者的手术配合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9(23):118-119.
[3]刘海根.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7(3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