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授学生学习刺绣,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一种传统技能,又能使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刺绣针法、刺绣步骤等内容,使学生在刺绣形式上进行创新,这对于刺绣这种传统工艺的传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小学;刺绣;传承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学习刺绣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刺绣的技法颇多,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会使用针线,加之有的心情浮躁,没有耐心、恒心,学习刺绣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针线的使用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恒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可有所精进。
一、 刺绣针法的学习与传承
达拉特旗第八小学于2016年9月开始创办了“锦绣前程”刺绣社团。在教授达拉特旗第八小学的学生学习刺绣时,我们从刺绣的针法开始教起,让学生掌握多种刺绣的针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基本的针法练习熟练,为以后制作刺绣作品做好准备。
刚开始学生连最基本的穿针都不会,我们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穿针引线,练习最基本的针法。刺绣的针法颇多,有倒缝、回针格子绣、锁边绣、卷针绣、法国绣、雏菊绣、花茎针法、玫瑰绣、直绣等,在教授学生学习这些针法时,首先会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相应针法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视频中的刺绣手法,之后再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刺绣。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直针法的时候,先为学生展示了用直针法这种刺绣手法所做出来的刺绣成品,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直针法的手法。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教授学生学习直针法,让学生每人拿着刺绣的布料和绣绷一起学习此针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一针法之后,我们在对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做错的步骤上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在一堂刺绣针法课程中,便能够掌握刺绣的针法,并不断熟练。在学生开始学习刺绣的针法时,都觉得非常乏味,有的学生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经过老师不断地去鼓励他们,现在学生已经能够绣出一些成品。这便是对刺绣针法的学习与传承。
二、 刺绣步骤的学习与传承
在教授学生学习刺绣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刺绣的步骤,了解刺绣的步骤,才能使学生的刺绣过程更为顺利地进行,才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多样的刺绣方式。了解刺绣的步骤,对于学生绣出成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学生运用更为规范的方式进行刺绣,使学生的绣品更加精致。
刺绣的步骤简单来说分为四步:绘稿、绷布、绣制、装裱。绘稿,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布面上绘画底稿,绘制的底稿时,要让学生将底稿描绘清楚,之后再进行绷布。绷布即是将绘制有底稿的布料放置于绣绷上,绣绷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现在有许多绣绷都非常方便,非常适合小学生使用。绷布这一步骤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绣制了,学生在绣制的时候要按照之前画好的画稿,采用合适的针法进行绣制。当学生完成一幅绣品的绣制之后,就可以进行装裱了。在装裱时,需要准备一些辅棉和卡纸,将卡纸按照圆形绣框进行裁剪,剪成圆形绣框的内部大小,辅棉也应是绣框的圆形大小。之后將辅棉和绣好的作品平铺到内框,框好之后,锁紧绣框钮。之后将背面多余的布料剪掉,剪好后将卡纸放于内框内部按下,这样就装裱好了一幅绣品。刺绣的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在多次刺绣之后,学生也逐渐掌握了刺绣的过程。
三、 刺绣形式的创新与传承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刺绣这种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新的启发,我们在教授学生进行刺绣时,在刺绣的形式上也在尝试不断进行创新。我们将刺绣和我国传统文化国画相结合,同时还增加了绣鞋垫和香包这种刺绣形式,使刺绣艺术在观赏上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更具有艺术气息。
比如,国画中有许多花鸟画其色彩与画面布局用刺绣的形式展现出来,都非常具有装饰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便让学生学习将国画中的兰花图、荷花图、牡丹图等花卉图样进行学习,并用以作为刺绣的底稿,当学生将这些底稿绣成绣品之后,再将其装裱于团扇上,这便形成了新的一种刺绣形式,使学生的刺绣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这些国画中的构图形式,也可以运用于服装、手提布包上面,能够为其增添浓郁的艺术气息。学生在刺绣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在鞋垫上绣上花朵图案,在香包上绣上不同颜色的小花小草,这即是形式上的创新,也是热爱生活的展现。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恒心,并且深受学生的喜欢。刺绣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对传统刺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传承,所以说开展刺绣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总之,在教授小学生学习刺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习刺绣针法、刺绣步骤,并引导学生不断对刺绣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刺绣这一传统工艺得以继承和发扬。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生活,将我们的刺绣文化继续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杨傲云.线·索——现代刺绣艺术教学研究[J].艺术工作,2016(6):108-110.
[2]凌长明.浅谈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改中的实践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6(3):65-66.
作者简介:
苏慧,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小学。
关键词:小学;刺绣;传承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学习刺绣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刺绣的技法颇多,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会使用针线,加之有的心情浮躁,没有耐心、恒心,学习刺绣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针线的使用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恒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可有所精进。
一、 刺绣针法的学习与传承
达拉特旗第八小学于2016年9月开始创办了“锦绣前程”刺绣社团。在教授达拉特旗第八小学的学生学习刺绣时,我们从刺绣的针法开始教起,让学生掌握多种刺绣的针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基本的针法练习熟练,为以后制作刺绣作品做好准备。
刚开始学生连最基本的穿针都不会,我们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穿针引线,练习最基本的针法。刺绣的针法颇多,有倒缝、回针格子绣、锁边绣、卷针绣、法国绣、雏菊绣、花茎针法、玫瑰绣、直绣等,在教授学生学习这些针法时,首先会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相应针法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视频中的刺绣手法,之后再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刺绣。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直针法的时候,先为学生展示了用直针法这种刺绣手法所做出来的刺绣成品,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直针法的手法。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教授学生学习直针法,让学生每人拿着刺绣的布料和绣绷一起学习此针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一针法之后,我们在对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做错的步骤上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在一堂刺绣针法课程中,便能够掌握刺绣的针法,并不断熟练。在学生开始学习刺绣的针法时,都觉得非常乏味,有的学生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经过老师不断地去鼓励他们,现在学生已经能够绣出一些成品。这便是对刺绣针法的学习与传承。
二、 刺绣步骤的学习与传承
在教授学生学习刺绣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刺绣的步骤,了解刺绣的步骤,才能使学生的刺绣过程更为顺利地进行,才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多样的刺绣方式。了解刺绣的步骤,对于学生绣出成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学生运用更为规范的方式进行刺绣,使学生的绣品更加精致。
刺绣的步骤简单来说分为四步:绘稿、绷布、绣制、装裱。绘稿,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布面上绘画底稿,绘制的底稿时,要让学生将底稿描绘清楚,之后再进行绷布。绷布即是将绘制有底稿的布料放置于绣绷上,绣绷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现在有许多绣绷都非常方便,非常适合小学生使用。绷布这一步骤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绣制了,学生在绣制的时候要按照之前画好的画稿,采用合适的针法进行绣制。当学生完成一幅绣品的绣制之后,就可以进行装裱了。在装裱时,需要准备一些辅棉和卡纸,将卡纸按照圆形绣框进行裁剪,剪成圆形绣框的内部大小,辅棉也应是绣框的圆形大小。之后將辅棉和绣好的作品平铺到内框,框好之后,锁紧绣框钮。之后将背面多余的布料剪掉,剪好后将卡纸放于内框内部按下,这样就装裱好了一幅绣品。刺绣的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在多次刺绣之后,学生也逐渐掌握了刺绣的过程。
三、 刺绣形式的创新与传承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刺绣这种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新的启发,我们在教授学生进行刺绣时,在刺绣的形式上也在尝试不断进行创新。我们将刺绣和我国传统文化国画相结合,同时还增加了绣鞋垫和香包这种刺绣形式,使刺绣艺术在观赏上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更具有艺术气息。
比如,国画中有许多花鸟画其色彩与画面布局用刺绣的形式展现出来,都非常具有装饰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便让学生学习将国画中的兰花图、荷花图、牡丹图等花卉图样进行学习,并用以作为刺绣的底稿,当学生将这些底稿绣成绣品之后,再将其装裱于团扇上,这便形成了新的一种刺绣形式,使学生的刺绣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这些国画中的构图形式,也可以运用于服装、手提布包上面,能够为其增添浓郁的艺术气息。学生在刺绣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在鞋垫上绣上花朵图案,在香包上绣上不同颜色的小花小草,这即是形式上的创新,也是热爱生活的展现。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恒心,并且深受学生的喜欢。刺绣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对传统刺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传承,所以说开展刺绣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总之,在教授小学生学习刺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习刺绣针法、刺绣步骤,并引导学生不断对刺绣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刺绣这一传统工艺得以继承和发扬。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生活,将我们的刺绣文化继续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杨傲云.线·索——现代刺绣艺术教学研究[J].艺术工作,2016(6):108-110.
[2]凌长明.浅谈民间刺绣文化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改中的实践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6(3):65-66.
作者简介:
苏慧,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