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阅读中的人文情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情怀,是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从文艺复兴时期起,文学就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君权”,以“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意义。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达,世界多元化的产生,使人类更加关注自身,“以人为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响亮口号。作为反映生活和人的情感的载体文学,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宣扬“人文情怀”的责任,这既是文学的本质,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近几年高考中文学类阅读的选材来看,高考也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积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选材中体现人文情怀的占有很大的比例。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反映的是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就是人的心理过程。在这里,笔者拟从心理学的角度,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中的人文情怀。
  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其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的人格”。他将“多层次的需要”分为五个阶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是从心理的层面、科学的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情怀,而文学则是以艺术的形式、用活生生的事例、丰富的语言表达人的情怀。科学和文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这两种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烦躁、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反映这种心理的主题大多是对创造财富的讴歌,对为摆脱贫困而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还有一种比较隐含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恋情,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人类来自自然,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始终只是自然的一份子,为此,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依恋之情。人类对美好的自然给予由衷的赞美,对自然遭受破坏有深深的忧虑。这些情感应该说出自人的与生俱来的安全意识,脱离了自然,人类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很细腻的描绘了阳光特有的香味,表现了对阳光的迷恋,这其实就是人的自然恋情。还有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通过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对森林可能变成荒漠的深深忧虑或者恐惧。
  2007年江苏卷《麦天》,描写了火热的劳动场景,丰收的喜悦;2008年江苏卷小说《侯银匠》,写了父女俩的勤劳和精细。这两部作品都写到了劳动,是劳动为我们奠定了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劳动带给了人安全感,才让我们倍觉生活的充实可爱、亲情的可贵。
  2007年北京卷《湿湿的想念》,回忆了爷爷执着地用自然美、人性美、古代文明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的人生经历。那“湿湿的思念”不正是对古朴自然的依恋吗?再让我们看看2007年安徽卷的《乡村的风》,那风为我们描画炊烟,助树成长,催生四季,促人感悟。对风的赞美,其实就是对永恒自然的赞美,正是因为自然,乡村才显古朴,人情才显淳厚。
  2008年福建卷《吟风》,从季风的四时之变,赞美其“风骨”不变,深刻揭示了自然才是“季风万年不衰的永久风源”——人何尝不是这样。
  
  二.归属与爱的需要。这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需要。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必须处在某一社会关系之中,归属于一个家庭、某一个社团、一个国家等等,这种归属的需要既是基于安全的需要,也是爱与被爱的需要。所以文学中以爱为主题的作品永远是占大多数的,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乡情、民族之情、爱国之情、普世之情。这里要特别指出来的是,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是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怀念,这其实也是一种由归属感产生的爱的情感。童年的经历、故乡的环境,在人类出生之后给了人类第一印象,产生了铭刻效应。人不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如家乡、民族、国家等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将这称之为对根文化的依恋。人们既会为根文化的改变而高兴,也会为根文化的改变而悲伤,因为根文化的改变,使人失去了归属感。
  无论是2006年重庆卷的《说村落》,还是四川卷的《乡村的瓦》,都写到了现代人的迷失,这种迷失与其说是物质文明造成的,不如说是因为根文化的迷失。童年记忆中美好的乡村,如今正在变成一个抽象的符号。人类对乡村的背弃,其实就是对自己根文化的背弃。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渐渐失去了归属感。于是,人类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对古老民风民俗的留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看2008年四川卷《我爱水》,作者由眼前的水回忆起故都的水,表达了对故都什刹海的喜爱。其实什刹海的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只是它是故乡的水,勾起的是浓浓的乡愁。作客他乡的人,只要一想到故乡,马上就会安定下来,有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源的感觉。再看看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借用“落叶归根”这个意象,同样表述了现代人在征服外界的同时,越来越失去了自我,迫切需要回归本源的心理。
  让人产生归属感的还有爱和被爱。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描写了现代人“荒野无灯”的恐惧,呼唤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这盏灯就是能给我们温暖安宁的爱心之灯。2007年湖北卷小说《日月行色》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表现的是纯朴的爱情之美。
  2008年浙江卷小说《乌米》,在我们深深为乌米命运担忧的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为她那种深沉、永不放弃的亲情而感动万分,为人性中至纯至美的爱而感动万分。人世间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管处境多么艰难,都会走得那么决绝,那么义无反顾——这是我们的归属。
  
  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强烈的征服欲和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使人产生了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为了获得尊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完成的是“自我实现”,即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自己所期望的人。尽管人们的理想期望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有高低之分,但只要实现了,对每个个体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2008年安徽卷,史铁生《我与地坛》,以其隽永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一段生命历程中的深沉思索。作者将自己的痛苦乃至绝望放进了大自然这个炼狱,最终涅槃出一轮喷薄而出的生命朝阳:生命就好像是太阳,“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巅峰数烈烈朝晖之时”。生命是如此生生不息充满活力。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尊重。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描写了“我”的父亲最终离开了家,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故事。无论是河水泛滥,还是疾病衰老,都阻止不了父亲的漂流。父亲为什么要这样?从题目可以看出,他是在寻找第三条岸。河有没有第三条岸?其实河就是人生,第三条岸就是人生的理想,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它可能永远不会在人的视野里出现,但只要它在,人生就永不乏前进的动力——这就是人类为追求自我实现而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2007年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赞美了冰天雪地中默默生长的小花小草,托物言志,宣示的是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隐含的是人类对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2008年天津卷《敦煌》,描绘了敦煌艺术的灵动和鲜美,揭示了创造这些美的原因:是无数无名艺人用专注的手,终其一生,铸就了敦煌艺术的伟大。在一尊尊神像的后面,我们看到了艺人们生命价值的实现,“就是他们,让生命在面前的洞壁上飞扬起来,让自己的精神顶天立地站在那里”。
  以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高考文学类阅读中的人文情怀。目的在于想借助心理这门科学为分析文学主题中的人文情怀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尝试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尝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谢立勇,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赤壁。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语法作为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则,对于指导现行高中语文学习有许多功效。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高中学生的语法知识严重缺失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或者在语文学习中花了不少时间,可结果却收效甚微。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学生若具备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有些语文现象的解释即可一语点破,有些语文问题的解决即可一针见血,有些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实用语法教学确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评改则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很久以来,改革作文教学的呼声一直不断,尽管不乏探索者,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仍同于传统的评改方法。由教师独揽,统一评改的形式成了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加上一些学校将“全批全改”、“细批细改”等量化管理,计人教师“业绩档案”,因而教师只得照“章”办事,疲于奔命。这种传统单一的评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文训练的次数。影响了作文评改的质量,削
在《秋夜》的开头,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的作品里奇言怪语很多,这是其中一句。  这句话,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块绊脚石。  这句话不合情理,也不是励志名言。粗一看,没特殊之处,再一瞧,觉得文理不通。咀嚼之后,却觉得很有韧劲。  这句话包含了四个“物”:我、后园、墙外、枣树。  它们分属同一平面,不同的位置,一道注视的目光,将他们连成了一
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堪忧,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为印证这个看法,笔者曾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在308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统计分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学生、老师、学校均不重视课外阅读,统计数据中学生偶尔读课外书的达70.5%,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的老师竟然不足30%,而有高达94.4%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课外阅读课。第二,学生在所读的课外书中喜欢读全文字类的只占13%,绝大多数喜欢浅易、轻松、形象感强
(1)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文言文实词的重点。①把握字词的古今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言词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情况有: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词义转移(如“涕”,古指眼泪,现在指鼻涕),词义强弱变化(如“恨”,古义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表示仇恨、怀恨),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义地位低下,见识
王荣生,男,1960年生。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述有: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等,总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丛书》《21世纪专题教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倡导向学生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课程。然而,容易使人困惑的是: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教师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笔者试着通过有关教学案例进行剖析。  案例一:一位老师在《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中安排了两项教学内容:1、了解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生平事迹。2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在——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乃一篇文章之眼目。好文章,不仅要有慧心,而且
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前几年比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促进高考作文命题改革,指导高考作文教学将会产生较大影响。认真审视与分析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  一、作文命题更加多元与开放。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发展,作文命题越来越呈现出多元与开放的局面。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全国卷作文题型与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国卷对各省市命题具有导向作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今年全国卷
陈晓明,1959年2月生,福建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及评论性文章近300篇,并在欧美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金:陈教授,您好!我是金进,现在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今天很高兴能再次见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