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修井作业过程中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油层的污染机理入手,分析探讨了修井作业对地层造成的污染,相应地提出了保护措施和解除污染的办法,总结了修井作业过程中对油层保护的几项原则,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修井作业;油层;保护;污染
  中图分类号:TE3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311-01
  油井从钻开油层到采油全部完成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地层污染,导致生产井的产量、产能和最终采收率的下降;另外,由于修井作业过程中的各工序都与油流通道相接触,这就必然要对油井产生污染。对油井污染的原因及在修井作业过程中油层的污染作一些简单探讨,对其保护措施提几点建议.
  1.油层污染机理
  油层受到污染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油井有效渗透率的降低,而引起油层有效渗透率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是固体微粒运移造成堵塞、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结垢或沉淀等。所以从这点看,任何只要改变地层原始状态的条件都可以导致油层的污染。对污染地层的修复一般施工复杂、费用高,而且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所以,最基本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
  1.1 固相对油层的污染
  固相对油层的污染一般认为是粘土矿物和固相颗粒的污染。
  1.1.1 粘土矿物的污染
  粘土对地层的污染主要是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分散。粘土膨胀引起孔道和孔喉的缩小,增加油流的阻力或阻止油相流通;粘土分散形成粘土的微粒运移,从而堵塞孔道。
  1.1.2 固体颗粒对油层的污染
  固体颗粒污染地层主要是微粒运移到孔道处造成堵塞。固体颗粒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层本身的性质决定,二是工作液带入的外来固相颗粒。地层自身的微粒包括粘土颗粒和碎屑颗粒。粘土在地层中可能以胶结物的形式在成岩过程中共同形成、共同变化,这类粘土一旦被破坏就可能形成自由的粘土微粒或释放出细砂粒使之形成自由微粒;粘土也可能是后生的或是由基岩脱落下来的,往往沉积在孔隙中,大多数以颗粒状形式存在。地层本身所含的固体颗粒一般污染深度较大,只要滤失的工作液或注入水等流体经过之处都可能造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大多不可能恢复。
  1.2 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
  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主要是外来液体与地层流体在油层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引起沉淀。在油水共存的油层中,油水相对饱和度的变化必然引起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外来液体对油层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在油层中引起沉淀,包括化学沉淀以及处理剂引起的沉淀等。化学沉淀主要是外来液体与地层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
  总之,任何改变地层原始状态的行为或物质都将对地层造成污染。
  2.修井作业中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修井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中,工作液都是直接与油流通道相接触,尤其对低压低渗透油层,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一旦造成污染几乎不可能恢复。如长庆油田三叠系油井通过普通洗井后含水都会大幅上升,所以今后的修井作业中实施油层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一般作业对油层的污染与保护
  一般来讲,修井作业对油层地污染主要是固相颗粒进入地层和工作液滤液进人地层对地层所造成的污染。另外,原油沥青、氧化物、树脂、含蜡原油、管子涂料、铁锈以及工作液中的添加剂等都要影响油层的渗透率。为防止修井作业中油层的污染,应使用与地层流体相配伍的液体工作液;对进入井筒的工作液要过滤,保持清洁;保持井眼液柱压力在较低的水平;使用无污染添加剂;大力发展能够减少油层污染的新技术等。
  2.2 酸化作业中的油层污染与保护
  酸化作业的目的是解除油层的污染,保证油流通道的畅通。但施工不当同样也可以对油层造成污染。一般在酸化施工中有大量的外来工作液在高压下进入油层,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酸敏和水敏。对于酸敏地层可能造成各种不溶沉积物的堵塞,如地层含有铁离子时,一方面酸耗量大,另一方面pH值升高后,铁的反应物可能沉积于地层孔隙中,pH=5时高铁沉淀,pH=3时,低铁沉淀。当酸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沥青、树脂、蜡、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原油等发生反应,极易形成胶状体,造成对油层孔隙的堵塞。水敏可能引起其它各种堵塞。由于在酸化时工作压差很大,所以对地层的污染半径也很大,还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污染。所以在酸化作业时,改善工作液的性能,使之与地层流体相配伍,则可以有效地减小污染。
  2.3 压裂施工中的油层污染与保护
  压裂施工是我们最常用的增产措施,它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污染,也可以增加油流通道,从而达到增产地目的。但这项施工同时也包含了改善油层和污染油层两方面的因素。因为压裂中有大量的外来流体和固相进入地层,可能堵塞或污染部分油流通道,如果新通道多于被污染的通道,油层就被改善是油井增产,反之就有可能减产。另外,一般压裂都是针对低渗油层,而低渗油层的敏感性也比较强,所以造成污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2.3.1 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
  压裂液中含有大量活性剂,在压裂中进入地层,这可使大面积的油层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使油相的相对渗透率下降。如果使用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保持地层的润湿性不变,减少对油层的污染。
  2.3.2 压裂流体破胶后对地层的影响
  一方面压裂流体破胶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不溶残渣堵塞孔道;另一方面破胶后的流体表面张力过大将会造成水锁而污染地层。加大破胶剂用量,延长破胶时间可减少渗透率的降低,添加低分子量醇及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减少水锁的污染。
  2.3.3 压裂后的冷却效应的影响
  冷的压裂液进入地层后,导致油层温度下降,使原油中的蜡及沥青质析出,造成对油层的污染。这种污染与原油性质有关,如果原油中的蜡质和沥青含量较高,那么污染会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加而增大。
  2.3.4 压裂液的滤失和粘度影响
  对于压裂来说,滤失的污染往往是最严重的。因为压裂液是最先接触油层新裂缝,而这些裂缝往往都较长,所以污染深度也会随之加深。另外,由于压裂液粘度都比较高,对油流也会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加入降滤失剂可以降低压裂液的滤失,采用粘土防膨剂可以保证液体进入油层后对粘土不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油层的污染。
  2.3.5 原油乳化造成的污染
  压裂液进入油层后与原油反应生成乳化液,大大增加了液体的粘度,同时会造成水锁,增加油流阻力。为防止乳化液的形成,一般可采用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修井作业中保护油层的原则
  修井作业的任务就是解除事故,提高最终采收率。所以修井作业只能改善油层,而不应对油层造成污染。
  修井作业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不适合进入油层的工作液和固相颗粒,禁止或减少其进入油层。
  (2)必须进入地层的工作液一定要与地层流体相配伍。
  (3)已进入地层的固相必须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解堵,保持油层孔隙的畅通。
  (4)必须遵守各项修井作业的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因素对地层造成污染。
  保护油层的工作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的工作,只要任何一道工序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有可能对地层造成无法解除的污染,使以前所做的工作前功尽弃。保护油层必须针对各种不同的地层,对各种可能导致地层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出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作业过程中各项工序复杂及井况等原因,导致修井作业中对地层的污染也千变万化,要想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工程、地质等与油井有关的全部人员共同努力,在每一次施工每一道工序中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把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夹皮沟硼矿位于著名的辽东裂谷硼成矿带内,产于阳沟、小夹皮沟倒转背斜核部里尔峪组一段蛇纹岩、蛇纹石化大理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在赋存蛇纹岩的地方,背斜褶皱呈现为顶厚褶皱,剖面上核部蛇纹岩呈蝌蚪状,硼矿体也随着蛇纹岩的变化由厚大向深部渐趋尖灭。硼来源辽东裂谷海底火山热液沉积,随辽东裂谷的褶皱回返,形成了与裂谷轴向斜交的区域性北西向紧闭同斜褶皱和部分顶厚背斜褶皱,释放大量的变质热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参照江西成品油管道二期工程线路部分,从系统组成、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分析长输管道在水稻田丘陵地段中GPS-RTK的优势及劣势,为以后长输管道中数据采集及放样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GPS-RTK 长输管道 点校正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305-01  一、GPS-PTK操作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视
期刊
[摘 要]2003年,国际民航组织第十一次航行大会提出了“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设施和提供无缝隙的服务,对空中交通和空域实施统一、安全、经济、高效的动态管理”的全球空管一体化概念。所谓空管一体化是指新的通信、导航和监视技术的日趋成熟,在2025年前后建立一个可互用、无缝隙和全球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确保各空域用户更平等地使用空域,为空域用户提供最佳服务,使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更有效地对运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我国开展对地表水水质的检测工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地表水水质检测是对环境进行检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水环境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从地表水水质常规检测工作开展的缺陷入手,对目前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做出了分析,最后针对水质的
期刊
[摘 要]义县红石金矿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义县组次火山岩中,是辽宁省首次发现的典型火山岩型金矿床。矿区内有3条金矿体,走向近南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物角砾岩和流纹斑岩、蚀变岩型。矿床受NEE、NNW向两组断裂控制,构造、次火山岩的侵入及热液活动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矿石中S、Pb、H、O同位素及成矿温度表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地壳深部,成矿热液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混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某油藏在注水开发时存在一定的速敏损害问题,分析了油藏的孔渗特征、岩石学特征、粒度特征及粘土成分,在此基础上,对地层水及注入水水质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速敏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某油藏泥质含量较少,蒙脱石成分较低,伊利石、高岭石较多,且孔喉细小;地层水与注入水水型不同,且注入水矿化度低于地层临界矿化度,部分混合产生轻微结垢;注水开发易导致微粒严重运移,渗透率下降大。  [关键词]油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水运事业快速发展,各相关制度得以不断完善,船舶检验和安全检查作为水上生命财产安全及港口不受污染的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安全检查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船舶检验;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299-01  
期刊
[摘 要]利津西坡白云岩在沙三上底部广泛分布,由于其富集高产的特点,是值得重视的勘探层系。通过小层精细划分、构造分析、储层特征分析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对下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白云岩 油藏特征 利津西坡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307-01  利津洼陷西坡构造位置位于东营凹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牢牢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和其相关的工作一定要严肃认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虽然继电保护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只有将其解决,才能保证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融入到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之中,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颇受关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优点;发展趋势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  继电保护技术是在电力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以及资源共享性都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信息安全隐患,给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实际应用环境构建相应的防护体系,以此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