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技工院校学生的总体就业率仍能达到98%。在看到可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技校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以适应今后可能会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
一、技校学生的就业心态
1.消极等待心理
学生对学校临近毕业时举行一系列的招聘会中总是挑三拣四,总认为还有更好的企业在后面,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等待观望的拖延态度,不轻易做决定,最终有可能导致待业。
2.怀才不遇心理
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总认为自己应该能去比别人更好的企业,比如来校招聘很少学生但待遇却很好的个别国营大型企业。于是总是抱怨没有机遇,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最终必然会在等待中被淘汰,只能目送一些在他看来学习、能力都远不如他的同学去企业上班。
3.过度焦虑心理
有的学生择业时常表现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惧怕择业。这种紧张状态在性格内向、自身条件不突出及成绩一般的学生中更易出现,女生出现这种状态比男生也较多一些。这种对前途没有信心的同学,必将失去很多的选择机会。
4.自卑依赖心理
一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技校学生,比不上大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其他人,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意。与此相联系的是依赖心理,由于不少技术学校在招生时许诺包就业,所以学生就认定学校必定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好的工作单位。还有些学生把他们的择业压力转嫁给亲人、朋友,失去了择业的自主权。
5.冷漠麻木
这类学生由于缺乏动力和目标,将自己封闭起来,不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不关心的态度,终会对其前途、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
6.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选择职业时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会分析自己的就业优势,择业时只往人多的地方去,这样导致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7.固执狭隘心理
不顾社会需要、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化的辨证关系,对自己固有的择业观念不思变通,结果是择业范围大大缩小,成功的机会不断失去。
8.忧郁心态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不安或反应迟钝,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忧郁情绪在学生中以轻度表现为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毁的行为。
二、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技校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就业时所具有的一些心态,根据学生的专业与就业情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与心理疏通以适应时代发展。
1.完善学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
技工学校要完善毕业生信息网络、用工需求信息网络、毕业生动态管理网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保持密切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从各方面获取有用信息,核查所选信息,要派人实地考察,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
2.树立科学客观的择业观念
注重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同时介绍历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推荐工作;要注重对学生就业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降低他们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加强毕业生就业后的教育,巩固就业率。
3.坚持优生优送原则,做好学生推荐工作
尽量让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也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去留。要正确决策,认真组织与准备每一次应聘面试,争取最高的成功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应聘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帮助他们及时弥补个人不足之处。积累面试经验,为即将面临的激烈竞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在巩固老关系的同时,不断拓展新领域,抓好毕业前实习工作,培养优秀的技工,以老带新,形成良性循环。
4.学习榜样,树立信心
可以向学生宣传优秀技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实际事例中获得就业信心。在选择优秀实例的时候最好从身边的学校、学生入手,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
5.树立牢固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观念
技校生自觉地用市场来调节自己的就业观念,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就业途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开拓更多渠道实现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工行业对于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但有的行业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比如服务业。今年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中,有200多人去应聘某商场的职位,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也说明服务性工作岗位是技校生就业的巨大潜在市场。
6.学校开设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学校应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基础,后勤为保障,招生为命脉,就业为突破”的工作方针,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帮助学生了解时势,促进就业。“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或是招工单位的领导到校讲学、做报告,通过听生动、翔实的报告,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应聘技巧;“送出去”是组织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或参加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双选会,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勤工俭学。将学生推向社会,让社会检验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能力,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为更好就业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7.就业指导工作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技巧,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并加强与正在试用期的学生的联系,及时指出他们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倾向,帮助其顺利度过试用期,促进其稳定就业。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将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还要将学校应聘成功的学生张榜公布,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对自己成功就业充满信心。
8.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从小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与挫折,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抗挫折能力普遍不好。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时候,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在关注学生的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将来是否能独立的走出校园,能否自己去应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更是我们教育人士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化工技师学院)
一、技校学生的就业心态
1.消极等待心理
学生对学校临近毕业时举行一系列的招聘会中总是挑三拣四,总认为还有更好的企业在后面,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等待观望的拖延态度,不轻易做决定,最终有可能导致待业。
2.怀才不遇心理
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总认为自己应该能去比别人更好的企业,比如来校招聘很少学生但待遇却很好的个别国营大型企业。于是总是抱怨没有机遇,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最终必然会在等待中被淘汰,只能目送一些在他看来学习、能力都远不如他的同学去企业上班。
3.过度焦虑心理
有的学生择业时常表现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惧怕择业。这种紧张状态在性格内向、自身条件不突出及成绩一般的学生中更易出现,女生出现这种状态比男生也较多一些。这种对前途没有信心的同学,必将失去很多的选择机会。
4.自卑依赖心理
一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技校学生,比不上大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其他人,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意。与此相联系的是依赖心理,由于不少技术学校在招生时许诺包就业,所以学生就认定学校必定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好的工作单位。还有些学生把他们的择业压力转嫁给亲人、朋友,失去了择业的自主权。
5.冷漠麻木
这类学生由于缺乏动力和目标,将自己封闭起来,不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不关心的态度,终会对其前途、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
6.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选择职业时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会分析自己的就业优势,择业时只往人多的地方去,这样导致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7.固执狭隘心理
不顾社会需要、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化的辨证关系,对自己固有的择业观念不思变通,结果是择业范围大大缩小,成功的机会不断失去。
8.忧郁心态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不安或反应迟钝,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忧郁情绪在学生中以轻度表现为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毁的行为。
二、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技校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就业时所具有的一些心态,根据学生的专业与就业情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与心理疏通以适应时代发展。
1.完善学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
技工学校要完善毕业生信息网络、用工需求信息网络、毕业生动态管理网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保持密切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从各方面获取有用信息,核查所选信息,要派人实地考察,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
2.树立科学客观的择业观念
注重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同时介绍历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推荐工作;要注重对学生就业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降低他们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加强毕业生就业后的教育,巩固就业率。
3.坚持优生优送原则,做好学生推荐工作
尽量让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也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去留。要正确决策,认真组织与准备每一次应聘面试,争取最高的成功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应聘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帮助他们及时弥补个人不足之处。积累面试经验,为即将面临的激烈竞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在巩固老关系的同时,不断拓展新领域,抓好毕业前实习工作,培养优秀的技工,以老带新,形成良性循环。
4.学习榜样,树立信心
可以向学生宣传优秀技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实际事例中获得就业信心。在选择优秀实例的时候最好从身边的学校、学生入手,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
5.树立牢固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观念
技校生自觉地用市场来调节自己的就业观念,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就业途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开拓更多渠道实现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工行业对于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但有的行业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比如服务业。今年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中,有200多人去应聘某商场的职位,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也说明服务性工作岗位是技校生就业的巨大潜在市场。
6.学校开设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学校应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基础,后勤为保障,招生为命脉,就业为突破”的工作方针,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帮助学生了解时势,促进就业。“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或是招工单位的领导到校讲学、做报告,通过听生动、翔实的报告,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应聘技巧;“送出去”是组织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或参加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双选会,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勤工俭学。将学生推向社会,让社会检验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能力,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为更好就业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7.就业指导工作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技巧,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并加强与正在试用期的学生的联系,及时指出他们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倾向,帮助其顺利度过试用期,促进其稳定就业。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将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还要将学校应聘成功的学生张榜公布,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对自己成功就业充满信心。
8.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从小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与挫折,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抗挫折能力普遍不好。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时候,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在关注学生的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将来是否能独立的走出校园,能否自己去应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更是我们教育人士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化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