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担当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一位喜欢古典诗词的老读者在微信中留言说,2017年第12期曹胜高老师的《赋法为诗》让自己受益匪浅,同时还建议来年多发点古典方面的鉴赏文章。对于编期刊的人来说,最满足的事情莫过于读者的肯定。刚过去的一年,编辑部一直在思考内容与读者的关系,即读者是不是喜欢阅读我们刊发的文章。
  这几年新媒体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能看到读者的偏好,能与读者及时互动,能让读者感觉到自己的阅读需求被所关注的平台重视,新媒体和读者能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在这种媒体环境下,我们的微信平台也开通了,并在短时间年内聚集了巨大粉丝,读者在后台咨询订阅,发表评论,我们开始感觉到读者的存在,尽管他(她)只是一个“留言者”,我们可以回复,也可以以没看到为由不回复,但表扬或批评的话语就在后台。一个事实是,我们不能再忽视读者的存在了,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选择范围很大,而内容生产者正在四处寻找机会,抢夺阅读市场。鉴于此,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创建了纸刊订阅读者微信群,让读者在群里与编辑直接对话。另外,从今年第一期起,在纸刊上设立了“编读互动”栏目,专门刊登读者来信,让表扬声和批评声一起发出来,而不是一个“形象”栏目。
  由于兼微信编辑工作,每次微信发布后,我都会不时地进入后台看看所发文章的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对微信读者的阅读情况有了一个初步把握,于是在选文时,尽量把期刊上那些回答或回应当代文化和文学困惑的文章发出来,把那些能通俗易懂地表达高深研究成果的文章发出来,把那些能流露出作者的品味、性情和文字担当的文章发出来。
  心里對读者有了一个概念后,约稿时会不由得倾向于读者的需要,而不是作者的需要。因为,当下一部分作者的写作是为了适应黄仁宇笔下的“数目字管理”,其写文不是出于迫不及待的表达需要,或情不自禁的分享冲动,而是被迫无奈,硬着头皮、搜肠刮肚地写。不同的为文目的,从作者的行文中也能看出个大概。因此,平时更多的工作放在了“发现作者”上,力争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作者”的表达需要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接上头。
  可喜的是,在编辑部全体的共识下,我们组到的稿件基本能体现出作者的“品位、性情和文字担当”,在编校过程中我们能从作者的文字中看到那种“分享”和“表达”的迫切,能看到作者激动之余的严谨。在技术化写作占统治地位的当下,能让这些“见情见性”的文字与读者见面,成就感还是很强的。
  拉拉杂杂,就当作一个“辞旧迎新”吧!
其他文献
《蜡日》  陶渊明有些诗,不看专家的注释或分析还好,看了反而觉得更糊涂。这里只好采取“摆落悠悠谈”(陶渊明《饮酒》其十二),自己来做主的大胆策略,直接面对原作。这时没有中介也许更好些,例如《蜡日》这首诗就是如此。诗云: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这首诗的格调颇近于民歌。所谓“蜡日”是古代年终的一个大节日,后来称为“腊日
期刊
诗美艺术的扭转  项美静是一位女史诗人,诗学甚深,诗作亦丰。她是浙江湖州人,较长时间居住台北,在中外十数家媒体发表诗作,出版诗集《与文字谈一场恋爱》等,受到中外华文诗坛的关注和赞赏。当下,中国新诗发展到她这儿,诗美艺术发生了一种扭转,即更重视诗的叙事和描摹。  项美静喜欢写微型诗,近作《微诗一百○八首》,追求唐代寒山子等“天台三圣”(三僧)诗的禅味,诗美艺术堪佳。以之为例,先做一些品读,而后再评论
期刊
戴冠青:林湄姐,您与其他海外作家不同,近几年一写就是几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如《天望》《天外》等,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五六十万字,内容也相当厚重。请问您是怎么给这几部小说命名的?是不是都与“天”有关?  林 湄:是,都与“天”有关。人处地球表面,依感官意识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天”是超世俗超人脑认识能力之外,虽眼不能见手不能触却与人类存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虚空”,然科学家已证实“虚空”也是一种存在,可惜
期刊
一直都觉得,人总会面临“如何置放自己”的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困扰人的,是“如何寻找一张自己的地图”。这张“地图”,除让人知道自己此刻所处位置,更说明自己从何处来,可能往何处去。对于那些早早离开故乡的人,这张“地图”比原乡更能代表“故乡”。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甚至适应在新的环境中急剧变化的自己,这说起来简单,实则艰辛。  和很多精神生活逐渐成熟之后才开始写作的人不一样,我的写作开始较早。对我来说,
期刊
2017年12月10日,《收获》六十周年庆典朗诵会,毕飞宇上台,取下架在光滑头顶上的眼镜,以作家中罕见的动人普通话,朗诵了下面这段: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  这是《平原》的开头,发表在2005年的《收获》上,时隔十二年,
期刊
尽管早期乃至当代经典的电影作品是从小说中寻找脚本,但电影在越来越成为综合艺术的同时,自然习惯了与文学的告别。电影在走向商业化的同时,离他的早期母体如戏剧、小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在某些方面与之分道扬镳,成为具有独立制作模式的新的艺术形式,而不再被视为“文学”。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电影可以吸收文学的要素,兼容音乐、表演、舞蹈、科学、哲学等,成为超乎其上的综合艺术,那么文学是否可以吸收电影的叙述策略和画
期刊
读罢李唐《我们终将被遗忘》中的八个短篇小说,有种拍案而起的冲动,而伴随拍案这个动作的,应该是这句“先锋小说,又见传人”a!这里当然不是指先锋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创新,而是指其精神气质、思想追求。李唐的小说于无声中抛弃所有的成规和概念,將极具个人特色的敏感糅于精练的词句,形成鲜明的叙事风格,文学虚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欢畅的极致,而其对时代发展及其发展中人类精神困境的观察显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
期刊
绘画创造是人类精神的某种释放。破碎的心有时候就是废墟。我画废墟是在画我的心。哪里有精神和信仰、慈悲和情爱,哪里就有灵魂的存在,有心境的忧伤……  我试图借用“废墟”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图式,寻找一种属于个人的艺术语言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梁雄德  当下有一批很好看的以废墟为母题的大尺寸绘画,画家名梁雄德。当他以上的感言在手机屏幕上跳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梁先生已按捺不住一种长期的激动,他要为他的
期刊
去年10月,编辑部讨论2018年的栏目策划,讨论的焦点,其中之一便是大文学理念的栏目实践。在之前的栏目设置方面,文学占绝对的优势比,受绝对的青睐度,而史学、哲学、艺术这些原本同根生的“兄弟”往往变成了相近不相亲的“邻人”,互闻鸡犬,却门墙垒隔。即便叩门相访,晤谈甚欢,每每也是意氣而来,倏然而散。回顾2017年,频于相访的,姑且也只有李格非先生的“天国之痒”系列,余者便散散落落的,冷寂了些。落目于此
期刊
一  王苏辛的小说叙事有一种理所当然的霸道。既不需要铺陈,也不需要交代,一切无须出处,似隔空而来,却又来得理直气壮,不容怀疑。而在她那从容舒缓又不乏碰撞跌宕的叙事节奏中,人们也就相信了它的合理性——像似一切本该如此。还会为刚刚在头脑中曾产生过的短暂怀疑脸红,那意思像是在遭受诘问:你有什么资格怀疑作家的写作?在《白夜照相馆》这个小说中,她开头就说:“很多人无法想象九年不谈恋爱是种什么感受,但对于赵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