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语言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需要出发,幼儿语言教育应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言教育,将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促进幼儿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要使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1 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1.1 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幼儿人格的尊重,它有助于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使它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1.2 成人的平等介入。成人的平等参与与良好态度,是调动幼儿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教师经常参与间平等的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幼儿相互间的情感的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愿望。教师在参与中应是一位沟通者,并将这钟沟通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上,使幼儿对谈话内容有胜任感与控制感。同时,教师还应是一位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与适当的指导。教师的良好态度直接影响幼儿说的信心,教师的支持与赞扬有助与幼儿树立成就感和价值感。教师在参与中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2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坏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在生活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
  同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将视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为幼儿爱说、乐说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幼儿说的兴趣,满足幼儿说的需求提高幼儿说的能力。
  3 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
  3.1 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表达的机会。我们不能只注重每日的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集体语言教育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使用辩论性语言,感受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3.2 启发幼儿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语言,进行语言的反馈。社会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应随时抓住教育契机,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幼儿思维的特点及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去了解语言的内涵。教师应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通过直接体验,激发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的内容,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建立语词与语意联系。同时,教师应在幼儿对认知活动,体育活动的需求中融入语言教育,要为幼儿创造在集体中表述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的表述出来,并有意识地幼儿说过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建立起语言与文字的联想,进行讲述,建立起画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
  3.3 利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事实表明,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和理解语言对生活的意义,并在主动的运用中成为语言的建构者,而这种主动的建构又使幼儿成为具有交往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为其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流中感受交往的乐趣,在与同伴的不断相互作用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语言。
  3.4 提供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教师应利用师生间的交往,有意地提供示范,让幼儿观察、学习、模仿、感受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不断调整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交往中积累表达的经验,培养口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年级化学的中考复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跳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习做到最优化的效果;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载体,以课本为基础,以中考要求为依据。”优化复习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最大化。“低起点,抓基础;快爬坡,重提高;精讲,精练,重思考”课本上的实验达到“举一反三”;家庭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分析;重视组合型实验题;注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到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小学作为基础教育 的第一步,学好语文课意义特别重大。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性强,灵活性大,比其他学科更需要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也最能显示教师机智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充分体现在听、说、读、写等各
期刊
【摘要】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语文新课程准》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关键词】作文评语;阅读教学;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也许一个孩子在一年、两年、三年内什么
期刊
【摘要】目前中小学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不容乐观,书写水平较低。究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教师在课内外写字缺乏示范性和责任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字成为自身形象的“代言人”;要重视自我提高,课堂示范带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持之以恒,让书写成为学生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汉字书写;示范作用 ;教师责任    写字是一门功夫,一手好字,终身受益。“字如其人”,一笔一画就是
期刊
生态化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教研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生态化教学就是应用生态观点,使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从而生成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学习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和谐、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已有的研究从理论上探索了历史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和历史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生态平衡下实践教学的可能性。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适度运用“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构建生态课堂。  以
期刊
【摘要】原生态、未经雕琢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平台。教师应自觉规范教学行为,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态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导航策略、促进主体提升等有效途径,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发展思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生态发展;激趣;导航;提升    学生的生态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常态课堂、常态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发展的状态。常态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它没有了公开课那样非常的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1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与美育
期刊
在有效教学的大形势下,在减负增效的要求下,反思课堂教学,感觉到一堂好的物理课必定很活,让人回味无穷。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  1 在思辨分析中让脑活起来   一堂好课要让学生们脑筋活起来,就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在人脑加工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心智活动过程中,人们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形成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了对事物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
期刊
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对人的行为、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动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策略分析,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要做到:1.创设新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期刊
【关键词】提出问题;确定样本;能力培养策略;能力的评价策略;可喜变化    1 问题的提出  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面对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失业率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也曾说过“当今社会人人都要具有生存能力”。针对此,我深思我们的教育,老师往往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多数是会纸上做题,不会实践应用或数学的应用能力差。总体来看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  另外在数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