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描绘城市发展蓝图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只有将生态思想与技术措施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技术环节和实施层面,从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实施途径上为城市规划提供指导,才能够协调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得矛盾,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生态学意义上健康的城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并不存在。但具备生态城市某些局部特征的零星片断已经出现在历史和今日的城市中,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实践从萌芽状态中逐步壮大。自20世纪中期以来,因工业化、人口暴涨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城市问题日益严重,规划界始终被一种彷徨、迟疑和忧郁的氛围笼罩,城市规划的危机感增强。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的健康与长远发展环境逐步得到各国各行业的重视,融功能、景观于一体的综合生态观逐渐产生。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概念逐渐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许多具有生态含义的城市生态构想及案例,依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原则,提出新型的城乡关系、都市空间形式、交通运输原则与土地开发模式。近几年有关生态取向城市规划与设计论述的兴起,主要来自建筑与规划专业界,各地的都市环境议题与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也纷纷提出,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讨论氛围。
一.“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前沿和研究方法简述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与概念
“生态城市” 这一概念的英文表达有Ecocity,Ecological city, E-copolis, Ecoville, Ecovillage等。这一概念与学说是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理想的人居环境理论。俄国科学家O.Yanitsky(1981)第一次提出“生态城市”(Ecopolis)的思想。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的发起人Richard Register较早对“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做出系统阐述。他认为生态城市就是: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的场所。国内学者黄光宇等对生态城市也有过较为系统的阐释。
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原理一般有:(1)生态城市的评判准则:生命、美丽和公平;(2)运用生态学方法建设自然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展城市;(3)未来生态城市应该是相对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的;(4)建设“整体性邻里”;(5)建设生态上良好相对高密度的地区;(6)通过就近出行的方式提高地区可达性;(7)在新城建设中贯彻生态城市的原则;(8)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生态城市”的评价及规划方法
一般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有:城市代谢方法、生态足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模糊数学方法、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等。在此介绍最常用的一些。
1.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足迹——为了维持某一地区人口的现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一定的面积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
生态承载力——该地区的生态资源可以承受的人类活动的最大极限;
比较两者的值,可以得到人类的活动是否破坏了环境的容量。
2.景观生态学分析
用“廊道、斑块(景观优势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
度)、基质”的方法评价地区的景观生态价值。
3.生态因子分析
生态因子分析是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分类的基础是把因子作为假设属性,即统一产生一系列混合变量,每一个独立变量解释综合差异中的一小部分。生态因子分析的目标是辨别数据的主要差异,通常保留那些能反映数据更大比例的因素,即通过技术方法筛选变量,可通过加权辨析,如设定最小权重为1,其余可去除。可选择因子:气象、热岛、河湖、交通、历史文化、建筑高度、现状绿地、用地功能等。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2、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3、区域性
生态城市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城乡统一体,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生态意识,提倡全民参与。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不好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提倡人性化设计。如城市建筑物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3)展现城市特色。各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生态基础,突出本土优势。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应整体、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物质和精神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態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各种城市规划条例,控制城市规划建设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5)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充分利用各类绿化,使之成为贯穿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耐旱、抗病虫等物种。要树立节约观念,以减少废物污物的排放。同时要从法规上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责任。
四.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广泛,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形态、乡村建设,还涉及思想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决定的将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地域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五.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作为自然基础;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使之适合人类居住,则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开展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实践中,需要充分地理解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生态思想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生态学意义上健康的城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并不存在。但具备生态城市某些局部特征的零星片断已经出现在历史和今日的城市中,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实践从萌芽状态中逐步壮大。自20世纪中期以来,因工业化、人口暴涨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城市问题日益严重,规划界始终被一种彷徨、迟疑和忧郁的氛围笼罩,城市规划的危机感增强。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的健康与长远发展环境逐步得到各国各行业的重视,融功能、景观于一体的综合生态观逐渐产生。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概念逐渐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许多具有生态含义的城市生态构想及案例,依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原则,提出新型的城乡关系、都市空间形式、交通运输原则与土地开发模式。近几年有关生态取向城市规划与设计论述的兴起,主要来自建筑与规划专业界,各地的都市环境议题与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也纷纷提出,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讨论氛围。
一.“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前沿和研究方法简述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与概念
“生态城市” 这一概念的英文表达有Ecocity,Ecological city, E-copolis, Ecoville, Ecovillage等。这一概念与学说是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理想的人居环境理论。俄国科学家O.Yanitsky(1981)第一次提出“生态城市”(Ecopolis)的思想。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的发起人Richard Register较早对“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做出系统阐述。他认为生态城市就是: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的场所。国内学者黄光宇等对生态城市也有过较为系统的阐释。
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原理一般有:(1)生态城市的评判准则:生命、美丽和公平;(2)运用生态学方法建设自然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展城市;(3)未来生态城市应该是相对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的;(4)建设“整体性邻里”;(5)建设生态上良好相对高密度的地区;(6)通过就近出行的方式提高地区可达性;(7)在新城建设中贯彻生态城市的原则;(8)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生态城市”的评价及规划方法
一般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有:城市代谢方法、生态足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模糊数学方法、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等。在此介绍最常用的一些。
1.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足迹——为了维持某一地区人口的现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一定的面积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
生态承载力——该地区的生态资源可以承受的人类活动的最大极限;
比较两者的值,可以得到人类的活动是否破坏了环境的容量。
2.景观生态学分析
用“廊道、斑块(景观优势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
度)、基质”的方法评价地区的景观生态价值。
3.生态因子分析
生态因子分析是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分类的基础是把因子作为假设属性,即统一产生一系列混合变量,每一个独立变量解释综合差异中的一小部分。生态因子分析的目标是辨别数据的主要差异,通常保留那些能反映数据更大比例的因素,即通过技术方法筛选变量,可通过加权辨析,如设定最小权重为1,其余可去除。可选择因子:气象、热岛、河湖、交通、历史文化、建筑高度、现状绿地、用地功能等。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2、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3、区域性
生态城市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城乡统一体,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生态意识,提倡全民参与。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不好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提倡人性化设计。如城市建筑物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3)展现城市特色。各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生态基础,突出本土优势。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应整体、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物质和精神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態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各种城市规划条例,控制城市规划建设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5)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充分利用各类绿化,使之成为贯穿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耐旱、抗病虫等物种。要树立节约观念,以减少废物污物的排放。同时要从法规上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责任。
四.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广泛,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形态、乡村建设,还涉及思想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决定的将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地域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五.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作为自然基础;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使之适合人类居住,则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开展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实践中,需要充分地理解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生态思想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