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秋节早上八点,急急地下了一夜的江南雨依然紧一阵慢一阵地下着。镇江某润码头工地现场来电话说发现浇筑已经7天的码头面层出现裂缝,紧急召集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
冷风刮着冷雨浇着码头上依然习惯穿着清凉的人们。裂缝虽然不宽但在雨水洗净的面层上清晰可见。还在昨天上午,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混凝土供应方有关人员都从码头上经过,皆未发现裂縫。是昨天忽视未发现,还是一夜间突然形成的裂缝。为此,工程各方召开会议,对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追究,形成调查报告如次。
关键词:裂缝;码头
Abstrac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eight in the morning, the underground night of Jiangnan rain still tight a slow a underground. A Zhenjiang run wharf site called found pouring has7 days of wharf surface cracks, convened an emergency personnel to the scene to see.The cold wind with rain pouring dock is still used to wear cool people. Crack width in the rain washed but not the surface layer is clearly visible. In yesterday morn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proprietors concrete supplier for all concerned from the dock after all, no crack. Yesterday was not found or is ignored, overnight the sudden formation of cracks. Therefore, the parties held a meeting on the project,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were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Key words: crack; wharf
中图分类号:[U6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0年中秋节第二天,某润码头项目会议室,项目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混凝土裂缝分析会。(本人作为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参加会议)
业主:
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是因为码头面层出现了裂缝,昨天通知大家都来看过。昨天之所以没开会,是因为昨天过节大家的心思不在这儿,仓促之间也难以有完善的结论,能来看一下已经难为大家了。裂缝虽然不是很严重,而且面层裂缝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之所以在中秋节下那么大的雨把休息在家的大家召集到这里,只是由于我们都是从建设老码头过来的原班人马,老码头建设完工时就是因为面层有些裂缝,验收组拒绝在验收优良报告上签字,当时总结会上许多专家对裂缝的成因都进行了分析,这次新码头施工中,我们把上次总结出来的不管是理论的经验的事实的推理的都在本次施工中进行了改善和落实。但现在仍然出现了裂缝,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把大家召集来,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分析出裂缝的原因,看看能不能避免和避免的方式。
施工方:
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裂缝,因为施工现场业主和监理都能看到,我们能做到的施工措施都采取了。充分振捣,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一直到前天早上为了准备下一步施工,才将覆盖掀开来为墩台施工提供场地。
设计院:
设计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在老码头施工裂缝分析会上说板缝梁导致面层应力分布不均匀,这次我们板缝梁先浇起来,但仍然有裂缝,我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应该与结构设计没有什么关系。难道与钢筋的布置有关。好在码头面层不是结构层本身,只是起功能作用的覆盖耐磨层。裂缝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裂缝的修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监理:
监理的职责就是监督施工现场的各方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我们用排除法来看这件事,钢筋按图配制,混凝土的配比是经过事先检验过的,现场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都是在控制范围内的,浇筑是按照规范施工的,振捣充分,养护及时到位。唯一的就是不够持久,没有照规范说的养护到14天。但照经验来看,通常做到标准养护7天已经不错,而且效果不错。
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
混凝土出现裂缝通常是由混凝土公司和施工方互相找对方的原因以共同承担或互相推卸责任,但这次凭良心讲,施工方的施工工艺应该是漂亮的,养护应该是到位的,至于7天的养护时间是不是过短了也说不上,因为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队伍,养护三天一天甚至根本不养护的比比皆是,但不是都会出现裂缝。应该说能够养护7天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现在出现裂缝了就肯定有原因。既不是混凝土的错又不是施工方的错,那是谁的错,难道是老天的错。老天错在哪儿,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前天的天气状况。前天天气预报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0℃。极差达到14℃,而实际上中午码头面层在太阳直射下温度可以达到37℃以上,夜里下雨雨水的温度应该在15℃左右,所以实际温度极差应该超过20℃。
在37℃气温下,养护覆盖掀开,江边风大,风干失水。相对较高的温度使混凝土产生膨胀产生压应力,在压应力下混凝土产生压缩徐变,也就是热力膨胀出来的混凝土不缩回去了,夜晚在突降冷雨的低温下,混凝土产生收缩形变,而已经发生的压缩徐变无法恢复弥补这种收缩,就产生了裂缝。
这是目前能够分析出来的唯一可能的裂缝形成机理模型。
当然不能说这就是形成裂缝的主要矛盾,也许只能说这是引发裂缝的导火索。
之前我们没有看到裂缝,不能说就没有裂缝,只是没有明显的可见裂缝,微裂缝应该还是有的,至少说裂缝的趋势应该是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可见裂缝出现在那个部位。而不出现在其他地方,说明它不是随机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与结构分布相关的。
设计:
是结构混凝土就自然与结构有关。如果设计结构混凝土还要同时考虑混凝土应力分布绝对均衡,这在设计规范上还不成熟。而且混凝土本身不会绝对均匀,即使是一块布,从两头撕扯也是从某一处撕裂而不是崩溃。
混凝土:
昨天下午,本人根据气温突降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裂缝的猜想,依据码头浇筑的模型在我们供应混凝土的工地范围内对相同情形下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调查。但调查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一是因为正好中秋节,工地上大多数都放假回家了,找不到适当的人进行询问相关的情况,二是不管是有无裂缝都无法判明究竟是否属于同一种裂缝情境,三是调查本身要避开不能客观对待裂缝情形的工程有关方或个别有关人。找到问题真谛的概率就变得少之又少。
甲方:
那么怎么解释第二块后浇的码头面层情形却要好得多。在同一片天空下,遭致降温时,两块面层都是同样的情形。为什么晚浇的第二块要比第一块要好许多,只是在局部的地方存在少许裂缝。目前不能证实你们提出的推理可能性,因此不能排除混凝土依然有问题,我们有理由怀疑第二块混凝土面层到第七天会类似于第一块产生更多的裂缝,现在只是没到时候。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混凝土:
要消除这种疑虑最好的方法是等到三天之后看有没有担忧的裂缝发生。如果说没有外因作用混凝土裂缝会进一步發展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但我们注意到第二块面层的薄膜覆盖在前天没有像第一块那样被撤除,裂缝出现的位置正好与覆盖状况吻合、在一头一尾被风或其他什么东西掀开来的地方。这样就比较好解释。因为覆盖所以第二块晚浇筑的混凝土面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即使同样升温但没有失水。晚上下雨因为薄膜覆盖有保温作用,低温没有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混凝土本身的降温没有第一块那样突然而猛烈,特别是降温对第二块混凝土的影响深度要浅的多,二者的主要区别可能就在于这一点。
监理:
混凝土公司提出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第一块码头面层的裂缝机理应该是混凝土在热力膨胀下失水,收缩被膨胀大致抵消,混凝土顺利完成收缩而没有产生裂缝或裂缝趋势,膨胀没有引起收缩徐变,而是被失水收缩代偿。当夜晚来临,冷雨浇注,降温收缩。第二块板的被覆盖部分少了两次收缩,第一次是失水收缩,第二次是降温收缩。两重收缩叠加在一起对于相对早期的混凝土犹如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裂缝变成了可见的。
甲方:
那岂不是混凝土经过一个寒暑都会产生裂缝。
施工方:
早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要小一些,后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混凝土在正常的收缩和膨胀之间,弹性模量可以很好地承受抵抗轻微的热胀冷缩。
甲方:
今天的会议实际上不能得出任何结论,需要等到三天之后码头的裂缝没有进一步发展,第二块没有新的裂缝产生,才能说明今天的结论是正确的。但不管怎样,今天的会议是开放的有效的,值得欣喜的是,工程各方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认真科学地对待,研究和探讨,直面问题,而不是采取回避掩盖推诿的态度,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感谢各位对码头建设工程付出的辛苦。另外,防患于未然,凡是遇有类似的气温突降情形要实施对早期混凝土的覆盖保护,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后记1:
三天之后直至现在,第一块码头面层的裂缝没有进一步发展,第二块码头面层没有出现新的裂缝和裂缝加剧的情形。后浇筑的其他面层也没有出现任何裂缝。基本可以证明,此次混凝土裂缝确系气候原因,属气温突降所致。
遗憾的是,当时没能抓住时机克服障碍对类似工程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得这种情形形成定论对类似的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这一情形,建议在气温骤降的特殊天气,要对室外较大面积的早期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
后记2:
10月23日天气预报又有气温突降16℃的消息,第一时间提醒相关工地做好覆盖保温工作。但这次的降温依然是柔和的渐进的,所以9月22日的气象是极端少见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冷风刮着冷雨浇着码头上依然习惯穿着清凉的人们。裂缝虽然不宽但在雨水洗净的面层上清晰可见。还在昨天上午,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混凝土供应方有关人员都从码头上经过,皆未发现裂縫。是昨天忽视未发现,还是一夜间突然形成的裂缝。为此,工程各方召开会议,对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追究,形成调查报告如次。
关键词:裂缝;码头
Abstrac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eight in the morning, the underground night of Jiangnan rain still tight a slow a underground. A Zhenjiang run wharf site called found pouring has7 days of wharf surface cracks, convened an emergency personnel to the scene to see.The cold wind with rain pouring dock is still used to wear cool people. Crack width in the rain washed but not the surface layer is clearly visible. In yesterday morn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proprietors concrete supplier for all concerned from the dock after all, no crack. Yesterday was not found or is ignored, overnight the sudden formation of cracks. Therefore, the parties held a meeting on the project,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were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Key words: crack; wharf
中图分类号:[U6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0年中秋节第二天,某润码头项目会议室,项目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混凝土裂缝分析会。(本人作为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参加会议)
业主:
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是因为码头面层出现了裂缝,昨天通知大家都来看过。昨天之所以没开会,是因为昨天过节大家的心思不在这儿,仓促之间也难以有完善的结论,能来看一下已经难为大家了。裂缝虽然不是很严重,而且面层裂缝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之所以在中秋节下那么大的雨把休息在家的大家召集到这里,只是由于我们都是从建设老码头过来的原班人马,老码头建设完工时就是因为面层有些裂缝,验收组拒绝在验收优良报告上签字,当时总结会上许多专家对裂缝的成因都进行了分析,这次新码头施工中,我们把上次总结出来的不管是理论的经验的事实的推理的都在本次施工中进行了改善和落实。但现在仍然出现了裂缝,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把大家召集来,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分析出裂缝的原因,看看能不能避免和避免的方式。
施工方:
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裂缝,因为施工现场业主和监理都能看到,我们能做到的施工措施都采取了。充分振捣,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一直到前天早上为了准备下一步施工,才将覆盖掀开来为墩台施工提供场地。
设计院:
设计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在老码头施工裂缝分析会上说板缝梁导致面层应力分布不均匀,这次我们板缝梁先浇起来,但仍然有裂缝,我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应该与结构设计没有什么关系。难道与钢筋的布置有关。好在码头面层不是结构层本身,只是起功能作用的覆盖耐磨层。裂缝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裂缝的修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监理:
监理的职责就是监督施工现场的各方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我们用排除法来看这件事,钢筋按图配制,混凝土的配比是经过事先检验过的,现场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都是在控制范围内的,浇筑是按照规范施工的,振捣充分,养护及时到位。唯一的就是不够持久,没有照规范说的养护到14天。但照经验来看,通常做到标准养护7天已经不错,而且效果不错。
混凝土公司技术代表:
混凝土出现裂缝通常是由混凝土公司和施工方互相找对方的原因以共同承担或互相推卸责任,但这次凭良心讲,施工方的施工工艺应该是漂亮的,养护应该是到位的,至于7天的养护时间是不是过短了也说不上,因为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队伍,养护三天一天甚至根本不养护的比比皆是,但不是都会出现裂缝。应该说能够养护7天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现在出现裂缝了就肯定有原因。既不是混凝土的错又不是施工方的错,那是谁的错,难道是老天的错。老天错在哪儿,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前天的天气状况。前天天气预报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0℃。极差达到14℃,而实际上中午码头面层在太阳直射下温度可以达到37℃以上,夜里下雨雨水的温度应该在15℃左右,所以实际温度极差应该超过20℃。
在37℃气温下,养护覆盖掀开,江边风大,风干失水。相对较高的温度使混凝土产生膨胀产生压应力,在压应力下混凝土产生压缩徐变,也就是热力膨胀出来的混凝土不缩回去了,夜晚在突降冷雨的低温下,混凝土产生收缩形变,而已经发生的压缩徐变无法恢复弥补这种收缩,就产生了裂缝。
这是目前能够分析出来的唯一可能的裂缝形成机理模型。
当然不能说这就是形成裂缝的主要矛盾,也许只能说这是引发裂缝的导火索。
之前我们没有看到裂缝,不能说就没有裂缝,只是没有明显的可见裂缝,微裂缝应该还是有的,至少说裂缝的趋势应该是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可见裂缝出现在那个部位。而不出现在其他地方,说明它不是随机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与结构分布相关的。
设计:
是结构混凝土就自然与结构有关。如果设计结构混凝土还要同时考虑混凝土应力分布绝对均衡,这在设计规范上还不成熟。而且混凝土本身不会绝对均匀,即使是一块布,从两头撕扯也是从某一处撕裂而不是崩溃。
混凝土:
昨天下午,本人根据气温突降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裂缝的猜想,依据码头浇筑的模型在我们供应混凝土的工地范围内对相同情形下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调查。但调查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一是因为正好中秋节,工地上大多数都放假回家了,找不到适当的人进行询问相关的情况,二是不管是有无裂缝都无法判明究竟是否属于同一种裂缝情境,三是调查本身要避开不能客观对待裂缝情形的工程有关方或个别有关人。找到问题真谛的概率就变得少之又少。
甲方:
那么怎么解释第二块后浇的码头面层情形却要好得多。在同一片天空下,遭致降温时,两块面层都是同样的情形。为什么晚浇的第二块要比第一块要好许多,只是在局部的地方存在少许裂缝。目前不能证实你们提出的推理可能性,因此不能排除混凝土依然有问题,我们有理由怀疑第二块混凝土面层到第七天会类似于第一块产生更多的裂缝,现在只是没到时候。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混凝土:
要消除这种疑虑最好的方法是等到三天之后看有没有担忧的裂缝发生。如果说没有外因作用混凝土裂缝会进一步發展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但我们注意到第二块面层的薄膜覆盖在前天没有像第一块那样被撤除,裂缝出现的位置正好与覆盖状况吻合、在一头一尾被风或其他什么东西掀开来的地方。这样就比较好解释。因为覆盖所以第二块晚浇筑的混凝土面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即使同样升温但没有失水。晚上下雨因为薄膜覆盖有保温作用,低温没有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混凝土本身的降温没有第一块那样突然而猛烈,特别是降温对第二块混凝土的影响深度要浅的多,二者的主要区别可能就在于这一点。
监理:
混凝土公司提出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第一块码头面层的裂缝机理应该是混凝土在热力膨胀下失水,收缩被膨胀大致抵消,混凝土顺利完成收缩而没有产生裂缝或裂缝趋势,膨胀没有引起收缩徐变,而是被失水收缩代偿。当夜晚来临,冷雨浇注,降温收缩。第二块板的被覆盖部分少了两次收缩,第一次是失水收缩,第二次是降温收缩。两重收缩叠加在一起对于相对早期的混凝土犹如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裂缝变成了可见的。
甲方:
那岂不是混凝土经过一个寒暑都会产生裂缝。
施工方:
早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要小一些,后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混凝土在正常的收缩和膨胀之间,弹性模量可以很好地承受抵抗轻微的热胀冷缩。
甲方:
今天的会议实际上不能得出任何结论,需要等到三天之后码头的裂缝没有进一步发展,第二块没有新的裂缝产生,才能说明今天的结论是正确的。但不管怎样,今天的会议是开放的有效的,值得欣喜的是,工程各方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认真科学地对待,研究和探讨,直面问题,而不是采取回避掩盖推诿的态度,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感谢各位对码头建设工程付出的辛苦。另外,防患于未然,凡是遇有类似的气温突降情形要实施对早期混凝土的覆盖保护,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后记1:
三天之后直至现在,第一块码头面层的裂缝没有进一步发展,第二块码头面层没有出现新的裂缝和裂缝加剧的情形。后浇筑的其他面层也没有出现任何裂缝。基本可以证明,此次混凝土裂缝确系气候原因,属气温突降所致。
遗憾的是,当时没能抓住时机克服障碍对类似工程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得这种情形形成定论对类似的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这一情形,建议在气温骤降的特殊天气,要对室外较大面积的早期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
后记2:
10月23日天气预报又有气温突降16℃的消息,第一时间提醒相关工地做好覆盖保温工作。但这次的降温依然是柔和的渐进的,所以9月22日的气象是极端少见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