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民生 求和谐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11月中旬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全会对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强调必须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高度,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高度,从落实“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
  构建和谐社会是浙江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全会通过的《意见》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出了战略部署。
  
  就业是民生之本
  
  【新闻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3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财税金融、就业培训等举措,重点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众的就业予以扶持。《意见》特别规定,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等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给予一系列税费上的减免;对增加岗位吸纳他们就业的企业,也给予各类税收的减免。今年8月,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取消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2003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省累计新增217万城镇就业岗位,帮助120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12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中7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从2003、2004、2005年的4.2%、4.1%、3.7%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的3.55%。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6.6万人,37.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政策举措】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我省民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总量中的积极作用。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促进择业观念转变,支持劳动者更多地通过市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让百姓看得起病
  
  【新闻背景】 为了让人人都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2005年8月,省委提出建设“卫生强省”的战略目标。同年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让农民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新型合作医疗,达到让农民“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与此同时,推动各地开展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方便居民就近看病。今年9月出台了《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在卫生领域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科教兴卫工程、“强院工程”和中医药攀登工程。
  目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展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广泛推开。全省近90%的街道(乡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共设立了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家,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6789个,基本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建设。
  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全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省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2902万,参保率达86%。全省760多万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182.34万人次报销了住院费用,1005.79万人次得到门诊、体检报销,累计支出住院报销费用26.49亿元,支出门诊、体检报销费用2.54亿元,住院患者合作医疗次均补偿额为1452.61元,住院补偿率为21.41%。
  【政策举措】强化政府责任,把公共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建设卫生强省的重中之重,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切实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等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扶持传统中医药,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严格卫生监督执法,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和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孩子上学不再难
  
  【新闻背景】为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004年11月,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工子弟学校为补充。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对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要按照当地生均经费和流动儿童少年学生人数给予拨款。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5月,我省启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提出让9%的农村中小学生能获资助、40余万贫困生免费吃上营养餐、寄宿学生一人能有一张床、17万乡村教师3年轮训一遍。
  2005年年底,我省宣布全省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免收杂费,浙江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省份之一。
  我省农村中小学实施“四项工程”以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达4.7亿元,完成100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任务,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资助面扩大到9%。29.1万名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免费爱心营养餐。
  目前,全省有77所公办民工子弟学校,190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我省流动儿童少年达65万,今年的入学率达到96%,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从今年秋季开始,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省级财政安排补助经费4.6亿元,其中对一类地区全额补助,浙江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9%。全省500多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
  【政策举措】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提高教师素质,着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教育公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把农村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低收入者有保障
  
  【新闻背景】 2005年12月,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明确新型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深化方向及保障措施。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2005年4月,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都已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文件,政府资金到位率被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
  今年8月,我省连续出台5项政策,其中《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的通知》提出,到2008年实现全省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让每一个在浙江务工的员工安心、放心。
  目前,我省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92.48%,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7.8%。我省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至今,政府承担的资金已到账63.49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省政府提出,到2008年底,全省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力争达到1200万人。
  【政策举措】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巩固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慈善事业、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红十字事业。以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为突破口,建立农村灾害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告别“贫困村”
  
  【新闻背景】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省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十分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05年我省又发布了《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十一五”省财政要逐年增加“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专项资金,加快台缙高速、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等一系列意见;2006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提出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等三大工程,每年完成下山脱贫5万人以上,把异地脱贫小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等多项目标任务。
  2003年至2005年,参与“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28个县(市、区)实施扶贫项目8640个,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农村人口减少到83.3万人,减少了62.87万人。从2003年到今年9月,全省下山移民约26.1万人。“山海协作工程”实施4年多来,共签约项目3017个,协议总投资1103.38亿元。
  【政策举措】深入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秀水青山不容污
  
  【新闻背景】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省从2003年7月起拉开了生态省建设的序幕,此后,全面启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提出到2007年实现基本控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基本解决各地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
  2006年,我省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提出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到2010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要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另外,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达到85%以上;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多于292天。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投入环保的各类资金高达数百亿元,仅2005年省财政就安排了18.4亿元用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和增长幅度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全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据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提供的监测情况,我省90%以上的面积生态环境为优或良。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表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今年上半年,全省有520家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启动了清洁生产试点。
  【政策举措】深入实施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着力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实施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标准,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实现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转变。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治,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强海洋污染监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环境协调机制。严格环境执法,依法有序地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文化生活更红火
  
  【新闻背景】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这是我省近年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省委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加强县及县以下特别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提出,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5年,我省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达2.96亿元。目前,全省有县级文化馆87个,县级图书馆76个。1525个乡镇(街道)中,有1493个建有文化站。35061个行政村中,有19395个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业余文体队伍24667支,集聚了51万多名文体骨干。去年,村级业余文体队伍共开展各类活动31万多场次,参与者达620多万人次,农民文化生活红红火火。
  【政策举措】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数字化进程。注重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积极探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构筑“大平安”格局
  
  【新闻背景】2004年5月,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同年,《浙江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出台,对全省区域发生的各类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处置原则、处置分工、处置程序、善后处理等作了明确规定。2005年,组织修改《浙江省平安市、县(市、区)考核办法》,制订了相关配套制度,要求3年内大部分市、县必须达标。下半年,“平安浙江”建设列入了省委“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今年4月12日,我省发布《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为今后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南。
  创建“平安浙江”至今,我省已基本实现了从侧重于治安安全的“小平安”创建向全方位安全建设的转变,逐步建立健全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辅相成的“大平安”格局。4900万浙江人和上千万外来人员是“平安浙江”的建设者,也是“平安浙江”的最大受益者:去年,全省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比2004年上升3.2%;全省刑事发案上升幅度比2004年回落21.1%;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3项指标,比2004年分别下降17.5%、11.6%和28.6%。
  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我省群众安全感从2004年的92.33%提高到2005年的96.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点也从1.49提高到4.49。去年,全省11个市的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都在85%以上。
  【政策举措】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环境安全事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完善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着力构筑完善社会管理、打击防控、群防群治、社会保障“四张网络”,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有效整合基层资源,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建设,规范和推广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五联”机制。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综治进民企”,推动综治工作覆盖农村、机关、学校、市场、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完善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相关链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按照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的总体思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实现各方面利益结合起来,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政府管理和推动社会自治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使我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链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决定》提出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扎实推进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各项工作,着力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发展和谐的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体制机制,促进我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有序、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浙江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先进省份,逐步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母体铅染毒对其仔鼠学习记忆海马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铅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于母鼠
日前,第二届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在12月28日举行的颁奖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蔡长水教授向获奖者颁奖。第二届评选
本文介绍一种用纯软件来扩展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方法,详细说明了通过扫描发送、中断接收实现模拟串行通信的编程技巧。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ure software to extend
本文介绍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产品的电脑控制电路,它在核心器件89C2051单片机的统一管理、指挥下,按照用户的指令完成空气微生物采样过程的全程控制。 This article introd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过程。
东芝电子在镜头控制领域有着多年卓越的控制经验。东芝的TMPM34x系列SOC芯片已经在全世界被单反相机及安防大客户广泛使用。我们不仅能给客户提供单芯片而且可以为客户提供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
期刊
在中等职业教学背景下,自主招生的技师学院面临着学生年龄、知识水平、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的难题,这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加强中职英语课程建设及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开展有差异化的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均学有所得。因此,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开展差异化教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向纵深
学位
文本存在着历史性。不同时代阅读和翻译同一作品会带有不同的历史痕迹。而随着时间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读者对原文有新的理解,于是重译有了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因为重译的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换速度变得非常重要.作为电子化数据的交换工具--EDI技术是现今应用的重点.本文对EDI技术作了一个综述,介绍EDI技术的概念、组成和目前研究的核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