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对人的“口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中年段开展口语训练活动,我做了有益的尝试,可从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课堂激趣,让学生“要说”。
1.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他们口语训练要从简单语言交流着手,如谈话、讲故事等形式,逐渐使学生消除胆怯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疑虑,使学生自觉地畅谈想法,交流体会,不再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说的不好会“怎么样”,变“我不说”为“我要说”,这是做好口语指导的关键。
2.挖掘教材,想象说话。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利用课文插图,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设计想象方面的练习。如:根据课文的情节,让儿童表演、观察、即兴说话;针对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根据所学课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等等。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是强化学生口语训练的好教材。我利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无拘束地参与。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交际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步,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敢说”。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训练是基础,教师要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1.凭借教材,创设交际情境。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接受能力,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进行口头描述,多给学生创造口语训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便会提高。如在教学《路旁的橡树》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讨论“要路还是要树?”,老师先说:“同学们,筑路的工人叔叔在筑路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愿意帮帮他们吗?”然后再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要路还是要树?”,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为筑路工人出谋献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时,老师要选择直观的、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敢说”。
2.练讲所见所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情境来发展儿童的语言,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见闻,这种自然简便的方式是进行口语训练极好的形式。让学生敢说。开始练讲,不加以限制,教师启发学生大胆地说,说他们喜欢的故事,讲收听收看到的国内外新闻,讲在学校或家里发生的新鲜事等等。
第三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会说”。
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语言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口语交际的专题训练。这些专题训练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1.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2-3分钟的口语训练,可以讲故事、讲家庭趣事、讲路上见闻、校园见闻、讲国内外新闻或作自我介绍等。此外,班队活动的主持也让学生轮流参与,让学生上台锻炼,胆子大了,学生自然也会放得开。日子久了,一定会在“敢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还可以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诵读古诗词、课本剧表演、我当小导游、小小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小制作,做实验,再说说做的过程及感受;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放风筝,拔河,跳绳比赛,买卖东西等等,活动后,让学生谈收获或感受等。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会说。“有话可说”固然是好,当学生养成了敢说话的习惯后,教师在训练中就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让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把话说得更好。
第四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想说”。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课堂上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消除各种顾虑,积极自主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其次,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发挥探究精神,积极探寻口语交际的技巧。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内心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主动说”,即“我想说”。这样才能把口语训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总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训练口语的好素材,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对人的“口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中年段开展口语训练活动,我做了有益的尝试,可从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课堂激趣,让学生“要说”。
1.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他们口语训练要从简单语言交流着手,如谈话、讲故事等形式,逐渐使学生消除胆怯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疑虑,使学生自觉地畅谈想法,交流体会,不再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说的不好会“怎么样”,变“我不说”为“我要说”,这是做好口语指导的关键。
2.挖掘教材,想象说话。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利用课文插图,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设计想象方面的练习。如:根据课文的情节,让儿童表演、观察、即兴说话;针对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根据所学课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等等。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是强化学生口语训练的好教材。我利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无拘束地参与。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交际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步,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敢说”。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训练是基础,教师要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1.凭借教材,创设交际情境。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接受能力,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进行口头描述,多给学生创造口语训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便会提高。如在教学《路旁的橡树》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讨论“要路还是要树?”,老师先说:“同学们,筑路的工人叔叔在筑路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愿意帮帮他们吗?”然后再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要路还是要树?”,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为筑路工人出谋献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时,老师要选择直观的、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敢说”。
2.练讲所见所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情境来发展儿童的语言,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见闻,这种自然简便的方式是进行口语训练极好的形式。让学生敢说。开始练讲,不加以限制,教师启发学生大胆地说,说他们喜欢的故事,讲收听收看到的国内外新闻,讲在学校或家里发生的新鲜事等等。
第三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会说”。
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语言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口语交际的专题训练。这些专题训练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1.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2-3分钟的口语训练,可以讲故事、讲家庭趣事、讲路上见闻、校园见闻、讲国内外新闻或作自我介绍等。此外,班队活动的主持也让学生轮流参与,让学生上台锻炼,胆子大了,学生自然也会放得开。日子久了,一定会在“敢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还可以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诵读古诗词、课本剧表演、我当小导游、小小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小制作,做实验,再说说做的过程及感受;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放风筝,拔河,跳绳比赛,买卖东西等等,活动后,让学生谈收获或感受等。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会说。“有话可说”固然是好,当学生养成了敢说话的习惯后,教师在训练中就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让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把话说得更好。
第四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想说”。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课堂上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消除各种顾虑,积极自主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其次,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发挥探究精神,积极探寻口语交际的技巧。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内心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主动说”,即“我想说”。这样才能把口语训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总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训练口语的好素材,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