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2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更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目前,高校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即人格教育定位模糊,缺乏精确性;人格教育实施零散,缺乏系统性;人格教育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性.科学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原理与研究方法,可以助力高校构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增强人格教育的系统性、丰富性,加强人格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其他文献
新商科教育作为新文科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但目前我国缺少对其直观可视化的概览性回顾.而且,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加速,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巨变,亟需对新商科教育的理解进行更新.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新商科教育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从基本问题、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前沿四方面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发现,新商科教育研究热度呈逐步上升趋势,高职院校和少数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但该领域作者合作较分散,文献间相互引用较少,其它文献也较少引用样本数
数学归纳推理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形成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选取《数学与猜想》中的典型问题,采用“归纳五看”方法对数学归纳推理的心理认知过程进行剖析,力争为学习者学习数学归纳推理案例提供分析模式.基于此得出: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循序渐进地分析问题是关键、合理深入地探究问题是重点和多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根本.
高等数学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史案例应用在其中.文章介绍数学史案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数学史案例应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数学史案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人的身体与所处的环境密切交互时便会产生认知,即具身认知.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在所处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时也存在着具身认知活动.而近年大热的研学旅行,实则也存在研学方案不实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若试图通过提高学生身心参与度、充分利用研学环境,可使地理研学开展得更加顺利且有意义,所以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提出依据研学目标和设计带有情境性、凸显体验性、体现探究性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教学中所追求的“感官参与、心身统一与身体力行”的策略来设计研学活动,以便研学活动有效开展.
《史记·孔子世家》的史料来源颇为总杂,三家注为其中的人物事迹提供了不少异文.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注释有三条,注者分别针对“孔子要绖”“匡人围孔子”“归与之叹”列出了另一故事版本.通过对比《史记·孔子世家》的正文与三家注的异文,并梳理历代研究者对于这些歧异之处的诠释,可以发现司马迁所书写的孔子形象近于普通人,具有与常人一般的情感、欲望,融入了作者曾受折辱的生命体验与发愤著书的创作理念.为了达成自己的叙事意图,司马迁会有意选择、剪切、重组史料,实现对原有材料的重写.此外,这些形象歧异也部分反映了汉唐之际学术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本领建设,要从其百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本领认识的深化,构成加强本领建设的历史脉络.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本领恐慌”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本领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提高执政本领且认识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本领的忧患意识更加突出,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命题,坚持政治统领,注重本领的有效养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本领建设的内容,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有关《史记》称引《论语》传本系统及方式问题,前代学者研究尚有空白.从《论语》在汉代的流传、《史记》所称《论语》书名、《史记》所引《论语》文本三个方面综合讨论,判定《史记》所称引《论语》系《古论语》.在内容上,《史记》所引《论语》多同孔安国、郑玄校注本《古论语》,而与汉石经本、定州竹简本《鲁论语》异.在判定《史记》所称引《论语》文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史记》称引《论语》的不同方式作了例释.
李白、杜甫是唐代诗风的典型代表,其作品中的李广形象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们的风格差异:在家国层面上,李白突出自己的“精诚”,而杜甫则表现自己的“赤诚”;在追求仕进层面上,李白好直抒,而杜甫则沉郁.李白较全面地挖掘了李广的形象内涵,甚至认为自己是李广后人;而杜甫则在李广形象的用典技巧上做得更好.
“金课”是美国高校创办一流大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批判性创新思维的培养、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考核制度和严谨的学术诚信规定等都是打造“金课”的成功举措.
农户的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是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绩效的衡量基准,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在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实地采集山东省微观农户数据,应用Logit、Probit两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配置状态和所在集体组织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列,表征农户土地配置状态的变量依次为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承包地被征收占用对家庭生活水平影响情况和家庭人均收入,代表集体组织发展水平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