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共外语体系建构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工作日益深入,一系列形成教育理念、教育思路被引入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当代高校教学改革,构建形成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公共外语专业的改革重点之一,需要公共外语专业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为当代高校公共外语专业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校公共外语体系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99-02
  前言
  在全球经济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语专业面临严重的挑战。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校公共外语体系,是现代化高校公共外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高校公共外语专业立足于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构建同时教育体系,为当代公共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共外语体系构建背景
  现如今,通识教育被广泛运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是通识教育高等性的重要标志。通识教育将“全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终极思想,不仅注重知识解结构的广度和宽度,还注重价值体系之间的融合。从广义视角而言,通识教育是对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表述,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从狭义视角而言,通识教育是除主修课程以外的课程,其存在目的是为维持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平衡,拓宽知识的宽度与广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理念下,能够加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融合,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在国内外教育工作中均有影响。相关研究显示,19世纪30年代,欧美地区大学对学术分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各个学科领域知识具有较强的分裂性,进而形成通识教育理念;上世纪,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高等教育活动中被广泛运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开始对同时教育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教育内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日益深化,我国教育领域对通识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是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运用情况来看,通识教育并未全面落实到位,呈现“挂羊头卖狗肉”的局面,收获效果甚微。部分高等院校对公共英语教学的关注度普遍投入在学科专业的系统性上,注重“教学”,忽视“育人”,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公共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教职人员在通透式教育的视域下正确把握公共外语体系构建方向。
  二、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共外语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作为构建多元化通识教育体系的实施载体,不同的专业、课程所构建的通识教育体系具有不同的特征。公共外语课程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公共外语体系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一)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识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学体系中,外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程,是多种信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美国语言学家可将外语教学分为两大功能,即整体培养功能与工具功能。其中,整体培养功能是一种处工具功能以外的文化功能。现如今,在公共外语教学活动中,外语的工具功能是当今语言学的重点之一。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校公共外语体系时,应充分提高对外语教学功能的重视,充分发挥教学功能的整体培养功能与工具功能,使外语的整体培养功能能够与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协调统一。
  (二)通用性原则
  通用性是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共外语的基本构建原则。高校外语专业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外语与专业外语。与专业外语相比,公共外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专业性相对较低。高校将公共外语作为施教平台,对本院校的学生开展外语教学活动,扩大外语接受范围,使各个专业学生均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公共外语知识。在整个高校教学活动中,公共外语教学活动需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广泛,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梁宇的内容。高校公共外语这一特点与通识教育的广泛性、普遍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实用性原则
  受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各国对外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外语作为一门具有沟通性的的学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是现代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摆脱公共外语过度工具化的困境。通过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到一起,实现对外语专业的进一步升华,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真正价值。与此同时,异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致力于向学生传授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使高校公共外语专业在整个高校教学活动中焕发生机。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公共外语体系构建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从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大纲来看,可将公共外语课程分为四种授课类型,即听力课型、会话课型、阅读课型、写作课型。这些授课类型与高校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大纲相吻合,但是四种授课类型之间呈现一种相互分割的局面,教学内容之间缺乏融合与贯通,导致知识与技能之间相分离。在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构建公共外语体系,首先需要优化教学课程,从多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的阶段性将公共外语课程划分成多个层次,为不同的课程教学阶段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高校公共外语的开设需要培养学生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对修读外文原版经典读物的重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公共外语课程需要将整体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任何外语训练活动均不可孤立存在,均需要多项训练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体系,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与引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师不仅是公共外语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综合素质的影响着。教师需要拥有高超的表现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优雅的气质形象,为学生积极做好表率作用。为此,教师主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接受通识教育的熏陶,逐步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为改变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在思想意识、教学策略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进行,用时代眼光看发展,有意识、有计划的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学习,理顺外语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把握通识课程的知识脉络,形成一个清晰的通识公共英语知识体系,不断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与整合,加强公共外语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吻合,符合学生客观发展规律,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个人的思维意识,加强通识教育的学习工作,构建良好的通识公共外语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哲,夏紀梅.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J].外语电化教学,2010(03):13-20.
  [2]李佳,黄建滨.通识教育视野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17-11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大学教育教学中,大学英语属于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及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投入性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激发学生投入性也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选择有效策略激发学生投入性,从而为更好开展教學提供较好支持与保障,使其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生投入性 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对医疗美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中职院校对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本文就新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和传统医学教学手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新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对美容类专业教学的影响,分析新媒体教学手段在本专业中的价值以及新环境下教师应该具备的职责和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 美容护理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人才结构。高素质的精英人才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精英教育除了包括专业技能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也尤为重要。高校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点,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新把“立德树人”放在发展教育的战略中心位置。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和探索“立德”与“树人”的关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 德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与创新,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高程学习公共外语课程进行分级改革,能够有效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帮助教师树立新型教学观念,加快教师职业转型,推动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活动的变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公共外语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公共外语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创新性学习能力,全面落实高等院校人才输出的转型工作,为现代化社
期刊
【摘要】初中老师在给学生教授语文时,最为重要、最难理解的就是初中语文阅读,所以说老师应该加以重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目前可以使用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就是思维导图的使用,这是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思维框架,无论是资源的整合还是能力,都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而且也可以解决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逻辑中可以形成可视化,有效的
期刊
【摘要】在当前社会中对人才的英语口语能力有很高要求,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相对薄弱。本文针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英语 口语 现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10-01  1.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对课程可以做两部分划分,分别为基础英语以及专业英语,两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对
期刊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和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从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客房清潔检查”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动导向 任务驱动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23-0
期刊
【摘要】探讨案例法在环境工程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环境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的新体系,提出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把案例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经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环节。通过对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可知,案例法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
期刊
【摘要】湖湘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对于湖湘境内学子学风、学德的养成大有裨益。本文在分析当今英语教学中文化价值偏离的基础上探源湖湘文化精神,旨在以其宏深的精神渊源来激励湖湘文化精神在外语语境中的价值认同,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学子的精神基底,为学子的为学之路伴就精神源泉。  【关键词】湖湘文化 文化精神 英语课堂  【课题】1.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传统“为学之道”融入高专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