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五龙潭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有一个五龙潭。相比趵突泉的显赫声名,她的名气似乎小得多,如在深闺。而在济南人眼中,五龙潭自有她的妙趣,她的平民化更为人们所喜爱。
  老济南对五龙潭情有独钟。十几二十年前,五龙潭畔街巷纵横、泉水静流,毗泉而居的老济南人取水煎茶,一派悠然。今天的五龙潭,几经修缮,古雅之余已成为济南人一处休闲娱乐的所在。
  五龙潭公园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五龙潭居公园中部。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
  五龙潭公园内,散布着形态各异的26处古名泉,构成了济南四大泉群的五龙潭泉群。
  时下,园内春色无边,百花竞放,柳丝轻柔。园内的茶社,是品茶、赏泉、观鱼的最佳去处。
  五龙潭内名泉众矣,各成一景。
  古温泉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泉中却热气蒸腾。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园,后荒废。泉南侧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早期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位于五龙潭北侧。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现朗园已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龙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故名。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七十三泉的出现有一段佳话: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时,竟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桂馥大喜,大宴宾客,请众人为此泉起名。众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灵机一动,为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众人无不称妙。桂馥还赋诗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数五龙潭。为劳算博士,筹添七十三。”
  凡是地灵之处,总有异相之说。五龙潭也是如此。
  据历史明确记载,每逢乱世与人心向恶的时代,此潭便会发生异相。最近几次经过明确考证的记载。一是清末1908年,此潭在深夜突然沸腾,随即有一处唐代府院浮现,这在《山东志》中有明确记录;还有一次是1938年,一夜之间潭中水声巨响,第二天早水面漂浮大量古书。目睹当时情况的是当时山东民办大学一李姓教员。而1982年,当时济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五龙潭两侧进行清理时,曾挖出一块唐代石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至尽保留在五龙潭公园内。多年来,有很多济南市民在潭边捡拾到古物与器件,却不知道从那里来的。 
  最近一次的五龙潭异相发生在2002年。当时济南地区大旱,千年从没有干枯过的五龙潭也破天荒地干枯了。当时潭里水域面积被缩小到很小的一块。由于潭里有大量鱼与龟,人们为了不使鱼因为水干枯而遭殃,便准备把鱼与龟全部打捞上来转移。但是神秘的是,潭里的水已经很少了,鱼和龟根本无处躲藏,但人们却找不到任何鱼等水生物。由于五龙潭与外界水系或泉群没有连通,所以鱼不可能游到外面,但就是找不到。而2003 年济南地区雨量增大,五龙潭又恢复了过去的喷涌,水量也恢复到以前,让人惊奇的是,那些鱼龟又出现了。所以有人断定,潭底必然有秘道,更加应证了秦琼府邸的传闻,而百姓则认为此潭里面有秦琼化身的龙在守护。
  传闻的源头还要追朔到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五龙潭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当时这里是唐朝名将秦琼的府邸,并没有五龙潭。由于秦琼是唐开国名将,祖籍济南人,与程咬金、罗士信都是唐初的英雄。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一直居住于此。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末期,由于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无度,使朝政荒废,政体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秦琼之子正直不阿,看不惯时政,便与一些仁人志士聚集在府里痛斥朝廷的腐败与奸臣的恶毒,结果被小人告发。奸臣借此在玄宗面前污蔑他,使玄宗大怒,派人到济南缉拿秦琼之子,查抄秦府。当朝廷官兵快到秦府之时,突然电闪雷鸣,有人见五条金龙闪现空中,随即秦府塌陷,形成渗坑,大水冒出,形成了今天的五龙潭。之后,关于此潭的传说很多,记载曾有水性好的人下到潭中,游入很深,发现一处府院,上写“秦琼府”,里面用具齐全,有人居住,明代还有人在潭边见秦琼显灵。
  五龙潭是上天赐给济南的礼物。我们偏爱五龙潭,我们也由此愿意相信那些美丽的古老传说。
  
  There is a Wulong (Five Dragon) Pond in Jinan. Compared to the eminent reputation of the Baotu Spring, she is much smaller, like an unknown beauty. However, in the eyes of Jinan people, the Wulong Pond has the charm of her own. The easy access enables her to be the preference of common people in Jinan.
  Native people in Jinan show great preference for the Wulong Pond. Ten or twenty years ago, besides the Wulong Pond, streets and alleys used to interweave and spring water flow quietly; native Jinan people living near the springs used to make tea by using the spring water with great ease. Today, the elegant Wulong Pond, after several renovations, has become a place for recreation.
  The Wulong Pond Park is named after the Wulong Pond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ark. In Shui Jing Zhu (The Commentary to the River Classic) written during the North Wei Period (A.D.386~557), it was recorded that this pond of water had existed before the North Wei Period, was called Jingchi at that time, being part of the Daming Lake. According to legends, the Wulong Pond was bottomless in the past. When drought happened, it would rain if people prayed. As a result, a temple was built in the Yuan Dynasty (A.D.1206~1368), inside which five dragon gods were built. Thus the Jingchi was renamed Wulong Pond since then.
  Inside the Wulong Pond Park, are scattered 26 famous ancient springs of different shapes, which constitute the Wulong Pond spring cluster, one of the four most famous spring clusters in Jinan. Many springs form the large Wulong Pond spring system that become the spring cluster with best spring water quality among the four largest famous spring clusters.
  Now, the park is wrapped in the beautiful spring scene: all the flowers are flourishing and the willows are weeping in the wind. The teahouse in the park is the best place for enjoying tea, spring, and golden fish.
  There are many famous springs in the Wulong Spring Park, each forms a characteristic scene.
  Legends tell that the Wulong Pond has a spirit for it must rain if prayers are offered in times of drought.
  The Wulong Pond is a gift for Jinan endowed by nature. We thus show our preference for it and are willing to believe those beautiful and ancient legends about it.
其他文献
上海,堪称中国第一大城市。不知道有多少怀揣梦想的人到这里打拼。他们有的在这里立足扎根大展宏图,有的则在风吹雨打后扫兴而归。由于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不可替代的政治、经济地位,上海成为了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移民城市。  无论是老上海还是新上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世界文明都在这里融合,中西文化都在这里剧烈碰撞。观念和态度、时尚与保守、孤独与快乐……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边边角角
期刊
泉的英译为spring。spring在英文里还有一个含义:春天。应该感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倪锡英,是他给了济南一个澄澈明净的誉称:泉城——按照英文字面,也可以理解为春之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刘铁云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的描绘。济南人真是有福气,家家有泉水,家家就都有一个春天;户户皆垂杨,户户就都会春意荡漾。应该这样说,济南的每一条胡同、每一条街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  王府池子街可
期刊
说起济南胡同里的老字号,最多不过芙蓉街了。这条宽不过4米,长不过500米的街巷,连同交叉的芙蓉巷、金菊巷和平泉胡同等支巷在内,至全盛时商号多达140余家。什么裁缝铺、首饰店、染坊、书馆、照相馆、乐器行、诊所、铜匠、银匠铺、眼镜店、杂货店、鞋帽店、服装店乃至青楼妓馆等一应俱全,成为济南开埠前最为繁盛的街市,引领济南消费时尚,从而也构成一幅老济南世俗风情画卷。  街的南首有两幢斜对着的高三层的西式楼房
期刊
老早老早以前,一个诗人在大明湖畔就写下了一句经典:“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逛济南,不去那么多名人居住生活过的胡同里转转、看看,就会遗憾。走进名人辈出的胡同,也就走进了济南的历史、走进了济南文化的魅力深处。  济南历史上一共出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元代的张起岩,他是元延二年(1315年)的左榜状元。另一个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一甲一名陈冕。张起岩按下不表,单说这陈冕状元。陈冕的状元府邸,就
期刊
胡同与四合院是北方城市建筑中的“夫妻配”,也可以说是“黄金搭档”,可谓相互依存、相互分割、有机结合。济南也不例外。  济南的四合院既与北京相似,又有所差别,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语言。由于老城依山靠水,且城内泉水众多,济南老城的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刚柔并济,南北兼得。既有北国建筑的深厚淳朴,又具江南水乡的轻巧灵秀。传统民居多采用典型的四合院布局,青砖或土坯或石砌墙,灰瓦花脊,多以一进院为主,而殷实
期刊
2010年4月中旬,伴随着最后一座高大门楼的拆除,位于济南市大明湖新区南侧的苗家巷片区夷为平地。这座高大门楼内,原来是一处由三处院落组成的豪宅,门牌号分别为苗家巷29号、31号和33号。要追溯济南当铺的历史,姑且让我们从这座身份扑朔迷离的豪宅说起。    雕饰精美的苗家巷大宅门  苗家巷的这处豪宅原位于苗家巷路北,是整条街上最大的传统院落。走在街上就能看到,高大的黑漆大门内,有雕刻着菊花图案的抱鼓
期刊
最能代表济南的胡同,就是芙蓉街了。最能代表济南的老街,也非芙蓉街莫属。穿越了千年历史的芙蓉街,堪称“最济南”的济南老街巷。如今,这条老街是济南最有生命力、最繁华也是最有韵味的一条街。  沿着古色古香、繁华而又悠长的芙蓉街,向深处走去,走到北头,就到了约600年历史的芙蓉街关帝庙。如今的芙蓉街关帝庙修缮一新,香火袅袅,为老芙蓉街赋予了新的内涵,让济南增添了更加充足的魅力。  于是,李涛——这个参与自
期刊
2008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而其中,有三处在北京,分别是有“鸟巢”之称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及北京当代万国城。有意味的是,这三处建筑均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鸟巢”由赫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则由雷姆·库哈斯设计,北京当代万国城设计师是史蒂文·霍尔。   对于“十大”中有中国建筑但没有中国建设计师的作品,很多人会问:中国建筑设计师去哪里了?  
期刊
在国际利益综合体面前,英国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大选可谓牵引了全球的目光。  5月7日,在经历了冗长的计票过程后,英国大选结果正式揭晓。最终的计票结果显示,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获得英国议会下院649个议席中的306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现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获得258个席位,克莱格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获得57个席位,其他党派获得28席。  这个摆在英国面前的选择让人纠结。“悬浮”的英国将何去何从?它是会成
期刊
北京自然是中国胡同文化的代表。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纵横交织,从而构成了方方正正的北京城。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组成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中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  济南地处北京腹地,是连接南北之要冲。随着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济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北京联系也日益紧密。尤其到了元代,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