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和谐发展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增长。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使农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配比逐步趋于合理,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农村富余 劳动力 城镇化 工业化 第三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增长。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使农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配比逐步趋于合理,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农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农业与农村以外转移。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目前所说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科学的表述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只有就业充分了,农民的收入才有保证。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尤其是向城镇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极为有利。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喜人,极大地改变了城乡面貌,加快了城镇化、工业化步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逐步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 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 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及观念更新,其中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 年的20 年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 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这表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当前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
  
  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还在逐年增加,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妨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所需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有所下降,而且面临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趋减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明显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集中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影响了就业机会的增加。”[3]由于就业形势的恶化,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将愈加激烈。目前已经严重存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低级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岗位争夺。如此激烈的斗争在城乡之见演绎着,必然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
  (二)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和收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整体素质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仍不够乐观。“根据调查统计,外出农民工高中以上文化的仅占10%,初中毕业的还不到40%,还有10%的文盲。”[4]大多数农民工,基本上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工作,月平均工资水平相当低,就业稳定性也很差。而少数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又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 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三)工作推进机制尚未完善,社会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发展不平衡。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作机制尚未健全完善,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涉及到劳动、农业、教育、扶贫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配合,服务管理跟不上农民外出务工的需要及就业形势的要求;各地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氛围。”[5]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相对落后,完全跟不上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需要。目前的劳动保障部门又没有能力承担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能,许多地方可能还没有设立劳动保障部门。
  (四)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尚未完全消除。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就业的积极性。他们的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工作危险性大,缺乏相应的工伤、医疗等保障,工资低且经常被克扣和恶意拖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一)加快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延伸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的就业渠道。农村劳动力之所以外出就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的非农就业机会不足。因此,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层次和水平以容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农业生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农业,从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第 二、第三产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引导富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
  (二)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计划、有重点的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尽量提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让每一个适龄学子不因家庭贫困或其它原因而失学,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抓学习更新观念,组织引导农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其整体素质。三是抓培训练就本领,利用农闲期间以及根据农事活动安排各类短期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四是抓管理合理引导,对农村的所有劳动力根据其自身的素质和特点、年龄、性别差异,统筹兼顾,有计划地因势利导,合理调配,在推动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推进城市化的建设,就需要不断地加快现有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出就业相比,农民就业于当地小城镇可以节省交通成本、心理成本、交易成本等。地方乡镇政府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小城镇就业的外部环境,采取多样化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到小城镇就业,以此加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极为不利。“所以,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二要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www.ce.cn,2005-10-20.
  [3].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4].中国统计年鉴2005.
  [5].《理论前沿》2005 年第19期.
  [6].《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7].《丹麦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启示》现代经济信息1999
其他文献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决问题”,“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对于学生来说,“题”是解题的对象,“解”是解题的目标。解题是其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是必要的,有利于强化数学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  很多同学都把正确率的欠缺归结为考试时自己的不小心、粗心,并
期刊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素质与能力的加强,一方面能够为档案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以便使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得以保障;另一方面,凭借信息档案管理模式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投资决策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决策阶段控制造价对项目经济
Right at the start of 2013,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DRC) fined six overseas companies, including South Korea’s Samsung and LG, for rigging prices for LCD panels, calling attent
期刊
凛冽的寒冬刚刚离开,春风已绿江南岸.小桥流水,古藤滋蔓,一切灵动和鲜活的事物重又复苏,遍地绿意苍苍.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虽只是瞬息之间的季节交替,但它的面容已完全焕然一新
期刊
知识社会不断进步,民主化建设工作深入展开,更多的智慧城市形成,无论是建设还是日后管理智慧城市时,都需要有先进科技手段的强力支持,如智能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资源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宪政思想.本文拟将其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作一比较
二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之一,可以利用它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许多问题.在有些数学问题中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求出单调性、奇偶性与大(小)值等.再看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可以联系其他平面曲线讨论相互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些纵横联系,使得以二次函数为中心可以创造出许多多层次、灵活性强且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但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要求,在初中阶段关于二次函数对学生
海外代购合同作为当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产物而日渐增多,因而由此产生争议在所难免。但是就目前而言,法学界并未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性定义,法律也并未对此作出规定,因而使得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