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民工子女已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就近入学,享受到了同等的发展机会。但由于环境的改变、文化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等,农民工孩子仍存在着诸多的心理不适应。我们应帮助他们早日从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的学习和生活。这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协同对他们进行教育。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需要;同伴关系;交往技巧;交往环境;家长学校;和谐共育;心理进城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12-03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民工子女已经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就近入学,获得了诸多的发展机会,这些孩子把农民身上特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带进了我们的校园。同时,他们又切身感受到了与城市儿童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很多孩子由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又缺乏引领和指导,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学习、个性发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让农民工的孩子适应新环境,健康快乐地融入到城市儿童群体之中,让他们的身心茁壮成长,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如何让农民工的孩子早日“心理进城”呢?
一、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教育工作者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就能够有的放矢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尽量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孩子的身心保持平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今年二月份,我校一年级二班转来了一位农民工的孩子W,他的父母在市里打工,他一直在农村跟随奶奶生活。刚刚转到我校的第一天,正赶上我在小餐桌值班。班主任老师把孩子送到我身边时向我说明了情况,让我对他多加照顾。我拉过孩子的小黑手,他眼含着泪花仰头望着我,撇着小嘴儿,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亲切地对他说:“不管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老师都会陪着你,好吗?”他怯生生地朝我点了点头。随后,孩子时不时就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一直耐心而和蔼地安慰着他。我从心底里理解这个孩子的心情,初入城市的他说不出家在哪里,不能辨别方向,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地址,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小的他是多么无助!多么缺少安全感!当晚,妈妈来接得很晚,职业的责任感驱使我将妈妈叫到了一边,并给了她几点建议:1.孩子刚刚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一定要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爱他,满足孩子爱与归属的需要。2.多领孩子走走、看看,尽快让他熟悉周围的生活环境,尽量早一点来接他,让他得到安全感。3.搞好孩子的个人卫生,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4.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尽快与学校生活接轨。家长听完我的建议,再三表示感谢,答应会按照我的建议去做。看着W与他妈妈离去的背影,我仍然放心不下。第二天,我找到了他的班主任杜老师,并与她进行了交流,我建议她多发现W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他,为他营造高接纳度的班级氛围,并提高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早日融入班集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农民工的孩子很快融入到了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活泼快乐地成长着。
我校五年级二班上学期转来一个农民工的孩子,他学习成绩较差,也很自卑。细心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他身体很棒,跑得很快,所以有意识地让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并给他安排了三个项目(每人最多限报三项),在运动会上,他一人获得了两项年级第一,并为班级的男团接力做出了很大贡献,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这次经历让他获得了一次良好的自我体验,在同学之间获得了尊重和认同,产生了归属感,从此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很快融入了班级生活。
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能够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如何坚持个人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么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同伴既可以提供儿童有关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儿童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儿童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到小学以后,儿童的归属感从家庭向伙伴转移,他们需要伙伴的支持、友谊,从中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
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同伴的社会交往、共同游戏等活动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善于团结协作、助人、谦让,这些都会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着孩子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孩子那种朴素单纯的情感渐渐变得复杂起来,有些孩子开始审视自己,也开始评判他人。有些有优越感的孩子开始对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子女另眼相看,农民工子女在同伴关系中显得较为被动,而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二)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
1.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改变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消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如多疑、嫉妒、自卑等。要愉快地接纳自己,真诚地对待别人。
2.加强自己的交往意识。自己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要养成与其他孩子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在与同伴的互相来往中交流感情、增长知识、相互了解。
3.热爱集体,融入集体。要尽量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要知道自己是一滴小小的水珠,只有汇入到集体的江河中才有力量。要多关心集体的活动,体会到能为集体、为同学出力是一种乐趣,与同学合群,感受到同学间的友爱和集体的温暖,从而使自己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精神振奋。
4.克服不良的性格特点,培养高尚的情趣,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有些农民工的孩子有某种特殊的行为习惯,比如动作粗鲁、喧闹不安、说话动手动脚等,使别人无法接纳。这些孩子有的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不愿或不能改变;有的对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为别人不愿与自己接触而苦闷。如果身边的同学不愿与自己交往,就要考虑自己的哪些方面使别人无法接纳,进而要很快改正了。
(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校交往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辅导课、班队会、游戏活动、团体辅导等形式,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使他们在平等、民主、和睦、快乐、关爱中感悟同伴关系的美好和谐。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关注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比如,让班干部或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游戏玩耍,这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而积极的交往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
三、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农民工家长的教育能力
农民工的特殊工作性质与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方面的欠缺,因此,极易导致他们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偏离。所以,开办家长学校,对农民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拒绝粗暴,建立一种友谊模式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发展有一个规律:父母控制——共同控制——自我控制。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你是挡不住的,所以我们要接受它。家长总想让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在一个时期行的通,但在孩子逐步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就行不通了。粗暴的训斥和打骂会越来越显得于事无补,而且久而久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逐步改变观念,与孩子建立一种友谊模式的亲子关系。
(二)正确引导孩子的伙伴关系
要了解伙伴关系的重要性,珍惜孩子的友谊,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地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轻视、更不能推卸的责任。
(三)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常言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习惯:
A.学习习惯(按时作业,不拖拉;独立完成,不依赖;认真作业,细检查);
B.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作业要求等,做到家校统一);
C.行为习惯(结合《小学生守则》,树立规则意识,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习和适应集体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公民,关键在于他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塑造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重要时期,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四、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共育,把爱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这个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应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建立一种 “学校、家庭、社区互参互管、互帮互促,共同育人”这样一种 “和谐共育”的教育模式,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相信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会更加富有成效。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当好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为农民工的子女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他们早日“心理进城”,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他们的成功铺平道路!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需要;同伴关系;交往技巧;交往环境;家长学校;和谐共育;心理进城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12-03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民工子女已经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就近入学,获得了诸多的发展机会,这些孩子把农民身上特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带进了我们的校园。同时,他们又切身感受到了与城市儿童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很多孩子由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又缺乏引领和指导,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学习、个性发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让农民工的孩子适应新环境,健康快乐地融入到城市儿童群体之中,让他们的身心茁壮成长,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如何让农民工的孩子早日“心理进城”呢?
一、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教育工作者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就能够有的放矢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尽量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孩子的身心保持平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今年二月份,我校一年级二班转来了一位农民工的孩子W,他的父母在市里打工,他一直在农村跟随奶奶生活。刚刚转到我校的第一天,正赶上我在小餐桌值班。班主任老师把孩子送到我身边时向我说明了情况,让我对他多加照顾。我拉过孩子的小黑手,他眼含着泪花仰头望着我,撇着小嘴儿,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亲切地对他说:“不管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老师都会陪着你,好吗?”他怯生生地朝我点了点头。随后,孩子时不时就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一直耐心而和蔼地安慰着他。我从心底里理解这个孩子的心情,初入城市的他说不出家在哪里,不能辨别方向,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地址,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小的他是多么无助!多么缺少安全感!当晚,妈妈来接得很晚,职业的责任感驱使我将妈妈叫到了一边,并给了她几点建议:1.孩子刚刚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一定要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爱他,满足孩子爱与归属的需要。2.多领孩子走走、看看,尽快让他熟悉周围的生活环境,尽量早一点来接他,让他得到安全感。3.搞好孩子的个人卫生,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4.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尽快与学校生活接轨。家长听完我的建议,再三表示感谢,答应会按照我的建议去做。看着W与他妈妈离去的背影,我仍然放心不下。第二天,我找到了他的班主任杜老师,并与她进行了交流,我建议她多发现W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他,为他营造高接纳度的班级氛围,并提高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早日融入班集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农民工的孩子很快融入到了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活泼快乐地成长着。
我校五年级二班上学期转来一个农民工的孩子,他学习成绩较差,也很自卑。细心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他身体很棒,跑得很快,所以有意识地让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并给他安排了三个项目(每人最多限报三项),在运动会上,他一人获得了两项年级第一,并为班级的男团接力做出了很大贡献,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这次经历让他获得了一次良好的自我体验,在同学之间获得了尊重和认同,产生了归属感,从此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很快融入了班级生活。
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能够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如何坚持个人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么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同伴既可以提供儿童有关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儿童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儿童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到小学以后,儿童的归属感从家庭向伙伴转移,他们需要伙伴的支持、友谊,从中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
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同伴的社会交往、共同游戏等活动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善于团结协作、助人、谦让,这些都会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着孩子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孩子那种朴素单纯的情感渐渐变得复杂起来,有些孩子开始审视自己,也开始评判他人。有些有优越感的孩子开始对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子女另眼相看,农民工子女在同伴关系中显得较为被动,而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二)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
1.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改变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消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如多疑、嫉妒、自卑等。要愉快地接纳自己,真诚地对待别人。
2.加强自己的交往意识。自己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要养成与其他孩子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在与同伴的互相来往中交流感情、增长知识、相互了解。
3.热爱集体,融入集体。要尽量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要知道自己是一滴小小的水珠,只有汇入到集体的江河中才有力量。要多关心集体的活动,体会到能为集体、为同学出力是一种乐趣,与同学合群,感受到同学间的友爱和集体的温暖,从而使自己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精神振奋。
4.克服不良的性格特点,培养高尚的情趣,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有些农民工的孩子有某种特殊的行为习惯,比如动作粗鲁、喧闹不安、说话动手动脚等,使别人无法接纳。这些孩子有的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不愿或不能改变;有的对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为别人不愿与自己接触而苦闷。如果身边的同学不愿与自己交往,就要考虑自己的哪些方面使别人无法接纳,进而要很快改正了。
(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校交往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辅导课、班队会、游戏活动、团体辅导等形式,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使他们在平等、民主、和睦、快乐、关爱中感悟同伴关系的美好和谐。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关注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比如,让班干部或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游戏玩耍,这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而积极的交往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
三、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农民工家长的教育能力
农民工的特殊工作性质与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方面的欠缺,因此,极易导致他们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偏离。所以,开办家长学校,对农民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拒绝粗暴,建立一种友谊模式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发展有一个规律:父母控制——共同控制——自我控制。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你是挡不住的,所以我们要接受它。家长总想让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在一个时期行的通,但在孩子逐步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就行不通了。粗暴的训斥和打骂会越来越显得于事无补,而且久而久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逐步改变观念,与孩子建立一种友谊模式的亲子关系。
(二)正确引导孩子的伙伴关系
要了解伙伴关系的重要性,珍惜孩子的友谊,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地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轻视、更不能推卸的责任。
(三)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常言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习惯:
A.学习习惯(按时作业,不拖拉;独立完成,不依赖;认真作业,细检查);
B.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作业要求等,做到家校统一);
C.行为习惯(结合《小学生守则》,树立规则意识,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习和适应集体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公民,关键在于他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塑造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重要时期,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四、学校、家庭、社区和谐共育,把爱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这个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应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建立一种 “学校、家庭、社区互参互管、互帮互促,共同育人”这样一种 “和谐共育”的教育模式,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相信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会更加富有成效。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当好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为农民工的子女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他们早日“心理进城”,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他们的成功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