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的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技校(简称职校)的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实行生活化的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职校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从职校学生的现状、如何在职校语文中渗透生活以及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职校语文 教学生活化
  一、职校学生的现状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而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 而技校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课现象严重。比如我所教过的汽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班级大部分是男同学,他们大多只是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才走进了职校的大门,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基础课根本提不起精神。有人甚至称“英语”为“鸟语”,既然听也听不懂,索性也就不听了。语文虽然还好一些,但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二、如何在职校语文中渗透生活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研究和反思职业教育课程的氛围也越来越浓,职业学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生活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可见,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职校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教学应圈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也就是说,教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跳一跳”之后就能接受。职校语文课程目标定位不能太高,不能在语文专业知识上耗时耗力,应参照学生可视未来就业岗位的实用性,制定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的总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引下,更多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举个例子,一堂课,若让学生强记下20句古文翻译,还不如让他学会拟一条通知或写一张便条来得实在。因为古文翻译,离开了语言环境很容易遗忘,就业岗位上又用不到;而无论什么岗位,开会的通知、请假的便条总是用得到的。职校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不少依然是错字连篇,甚至连一则申请书或一封求职信都不会写,书面表达能力低得可怜,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所以,能流利地读一则介绍本专业知识的文章,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较有条理地写一封求职信等等,都可成为“最近发展区”目标。
  (二)教学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性
  职校语文教学应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教学中多穿插语文生活实践活动,像招聘会、模拟法庭、辩论赛、现场采访等活动较适合学生的专业要求,能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三)教学中求广求博
  全面打通文、史、哲学、艺术、宗教、网络、影视文化、音乐歌曲、广告文化、时尚服饰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课堂讲授不求精细,力争让广大的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大语文教学观念”中,通过有限的学时触类旁及到多领域浅层次的文化常识,以增长见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其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哪怕博得一个“见多识广”的美誉也是好的。
  三、怎样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
  (一)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是艺术的本源,文学源于生活。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或不理解的,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现实背景,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或模拟的生活中自然、放松地学习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 教学实践证明,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的時,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课内外相结合,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等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在强烈的愿望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如在教学《江城子》时,首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这样把历史生活再现在学生面前,并能触类旁通,让他们更深刻体会以前读过的作者文章,把作者的远大抱负,以对英雄的赞美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一一了解清楚,同时用散文化的形式把本文中思念妻子情景描写出来。这样,现实文本与历史生活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该词的情感理解,消除了学生厌学古诗词的情绪,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热情,锻炼了他们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在上《最后的常青藤叶》时,当我和学生一起感悟了老贝尔曼的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人性光辉后,我适时地把课文进行了延伸。我说:“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而爱,则是生命中最为温情的存在状态。珍爱生命的人是值得褒奖的,而那些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大写的‘人’。”接着我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事迹感人、社会反响强烈、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年度人物的图片。如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病逝后捐助角膜救女孩的歌手丛飞;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的全国模范导游花枝。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配以韦唯演唱的一曲《爱的奉献》。音乐、图片、文字营造了一个感人的氛围,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带给了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学生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泪光莹莹,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此时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   (二)在生活中创设语文课堂
  语文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具体做法为: 首先是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应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如学过《父子应是忘年交》《我的母亲》这两篇文章以后,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再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把自己对父母最难忘的事情说出来,由于学生们都非常了解自己的家人,描述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说到感人之处,禁不住热泪盈眶,听得学生也会感慨万千。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学会感谢父母、感谢亲人,也解决了他们写作难于下笔的问题,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通过口语、应用文的教学,多让学生看报纸杂志,听广播电视,读中外名著,欣赏名胜古迹。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请假条到写求职信,从看电视广告到看药品说明书,让学生明白这些都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之中。具体做法有:
  (1)鼓励学生演讲或编演小品,当上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或《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些文章以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或文艺演出,使学生在编演或演讲的过程中培养说写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2)经常进行辩论或焦点讨论活动。现代学生都喜欢上网,喜欢看电影,也有自己关注的时政要闻,如谈电脑游戏,震撼对小生命的漠视,悲痛于地震灾难的发生,焦虑于就业难等。我让他们以《网络的利与弊》《挫折是否利于成长》《金钱是否是万能的》《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假如我是应聘者》等等为话题,开展辩论赛或进行焦点讨论。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学生在阅读筛选信息,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学会了关注生活,提高了思辨能力和说写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之, 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在职校语文教學中,我们要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去适应生活, 成功打造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4.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4]佟士凡,韦志成.语文学习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5]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6]孟石平. 职高语文教学的定位思考,2003.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8][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挑战下,农业机械的发展与推广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
本文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和开发经济技术条件,对煤层气商业性开发前景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有利的资源地质条件是成功地进行商业性开发的前提;因地制宜的开发技术是实现商业性开发的
在“阳光儿童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提出“为儿童设计,让儿童管理,给儿童展示”的德育主张,聚焦校园里“人”的成长。十年间,学校致力于阳光儿童的培育和
<正>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two satellites on a LM-2D launch vehicle at 08:15 Beijing time on September 4from the JSLC.The two satellites have reached their
如今现代化建设持续进步,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也在持续增快,传统教学方式中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持续地分析新型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全面改革以及创新
目的:系统性评价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抑制剂对比常规疗法治疗癌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收集P
<正>On May 28,th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Sri Lankan President Mahinda Rajapaksa co-witnessed the signing of the In-orbit Delivery Contract for Sri Lan
档案管理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不论是从工作理念上,还是工作形式、内容上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laiming the most occurrences of severe natural disasters. The natural disasters occurring in this country, diversify
期刊
我国地大物博,省市众多,因此区域性就成为了我国农村的典型特征。不仅是各个省市的农业情况不一样,甚至同一市区,县里的农业情况也不尽相同。针对农村这些特点,县级电视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