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叫作“成功综合征”的病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再选择传媒行业吗?”
  这是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问题,它事关选择,事关人生路应该如何去走。
  
  我的回答是,我还会这样选择。
  不过,最初做这个选择,并非是因为我有多么深谋远虑,而是因为在那时我更多地属于被选择方。工作几年后,我也开始有一些怀疑,因此只身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时,我选择的是国际事务学。更多的学习和体验,反而让我逐渐坚定了从事传媒行业的决心。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选择既是深思熟虑的,也是完全忠于内心的。
  选择无分对错,只有好坏。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好的选择,盡管它并不会顺风顺水。但因为忠于真实的自己,我才能更有勇气和力量去抵挡风雨。
  做一个好的选择,需要些什么?简单来说,是远见、洞察力、勇气,但最重要的是:无论成败,忠于内心。
  我曾经到访一所小学,那里的孩子问我:“杨澜阿姨,我们怎么样才能成功啊?”听到这个问题,我既惊讶又无奈。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对于成功的宣传,让很多年轻人既振奋又迷茫。
  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曾经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当我采访了700多位精英人士后,却对成功的定义产生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
  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撞着这个又碰到那个,来不及把他们扶起来,抱歉地说声对不起;为了“成功”,我们忽略路边的风景,忽略身边的人,不曾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
  我们似乎患上了一种叫作“成功综合征”的病。
  在美国,曾经有一种说法,说“股神”巴菲特只会赚钱,不会做父亲。因为他们家的后代看起来似乎远远比不上洛克菲勒家族里的孩子们,那些人都子承父业,在财经界大有作为。
  而巴菲特家的三个孩子全都从大学辍学,大儿子霍华德从小喜欢挖掘机,后来成了一个农场主和摄影师,女儿苏茜是一名家庭主妇和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如今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17岁时,彼得因为父亲的关系进入斯坦福大学念书。大学二年级,一个吉他手的演奏让他陷入了对音乐的狂热与痴迷。很快,他做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追求。
  他忐忑不安地向父亲寻求意见,巴菲特考虑了一夜,第二天把彼得叫到了家中的办公室,对儿子说:“儿子,无论你选择做什么,其实我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们热爱的事!”
  2010年,彼得出版了自传——《做你自己》,在序言里他说,人生何其短暂,做自己最快乐的事,不要左右于他人的眼光,由自己去定义成功,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拥抱幸福。
  在《杨澜访谈录·正青春》节目现场,一名大学生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年轻人对走出象牙塔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很迷茫,究竟应该顺应自己的心声,还是随波逐流?”
  面对这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难题,嘉宾李亚鹏用自己20年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年这名标准的理工男因为偶然的机缘进了中央戏剧学院,从第一堂课就因为失去自我而无声落泪,之后虽然收获了名与利,但那种错位感带给他的是20多年的人生迷茫,直到最近才重新找到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回顾:我这20多年都做了些什么?我发现我最恐慌的时候,是在我20多岁成名时。那时,我好像是一夜成名,获得了很多的专业奖项,所有人都觉得杨澜实在太幸运了,央视主持人这个位置是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啊!
  但我当时却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因为我觉得我做的工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我的职位是很容易被人替代的。但凡有女孩子,给她一个麦克风,有人写好了词,她顺畅地把那几句话说出来就行了。
  于是,我开始向自己发问:
  “20年以后我还敢说我能够拥有这只话筒吗?”
  “20年以后我还能为我的职业感到充实和骄傲吗?”
  当时的我不能够给自己肯定的回答,于是我决定放下这一切,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去留学充实自己,去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
  等到我再回来的时候,我仍然选择了媒体这个行业。不一样的是,我确定了:这就是我自己想要也有能力去走的路。
  因此,如果非要给成功一个回答,我要说:“先问醒你自己,然后勇敢地做自己吧。”编辑/天喵
其他文献
记得曾有句话说,其实生和死都是人的自然生命状态,只是由于人类的贪婪,才把死搞得那么凄凄惨惨。  如今,许多人类学家、医学家甚至社会学家都把目光对准人类的长寿研究。从各个角度的研究也给被各种现代病缠身的人们很多的生命警示。    长寿研究其实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英国萨利·比尔原来是一位電视纪录片制片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使自己身心健康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她放弃了原来
关于俄罗斯的报道总是屎壳郎跳舞——另一个劲儿。  俄航的飞行员起飞时基本不滑行,而是直接起飞,冲上云霄。每一次北京因雾霾大面积取消航班的时候,俄航一定是准点甚至提前到达。  2016年,法国欧洲杯期间,俄罗斯球迷追着英格兰球迷痛打。事后普京在媒体追问下愿意道歉,但是他纳闷200俄罗斯球迷是如何能痛扁1000名英国球迷的?  俄罗斯女性在印度游期间为免于强奸,与13名印度人展开搏杀,最后成功击退13
中国是一个从众感极强的国家,任何东西,都可能一夜之间风靡大江南北。不论是时装还是背包,不论是菜品还是饮料,一不小心,满大街都是爆款,曾经的开封灌汤包、河南的红焖羊肉、兰州拉面、四川的水煮鱼……到到处跳的广场小苹果、走出国门的大妈纱巾照、保健购药送旅游、人人皆扫的手机支付……什么都能成气候,前赴后继,甚至连宫斗戏、抗日神剧、偶像鲜肉剧也都一波波如潮而来。  只有一个例外,几十年前就出现,至今未全民普
装修是需要耐心的,不要怕麻烦。每个人有了自己的新房子都想重新规划一下,总想把想法变成现实,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定要和家人商量,确定功能和真正的需要,认真分析做好装修计划。  接下来就是要决定是否亲自动手,我还是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一下DIY的乐趣。听上去很累,可是,当看到一间没有意思的屋子渐渐漂亮起来,总是件愉快而又有成就感的事。  为自己的小屋倾注的心血,既体现了你的生活态度,更能体验
柔和的五官,平静的眼神,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个瘦小的女孩,与性奴和英雄联系起来。  是的,她就是曾被IS掠走虐待沦为性奴,幸运逃脱又勇敢地向世界揭露他们暴行的纳迪娅·穆拉德!  2018年10月5日,2018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刚果民主共和国医生丹尼斯·穆奎吉和伊拉克雅兹迪族人权活动家纳迪亚·穆拉德,“以表彰他们为终结把性暴力作为战争和武装冲突武器而做出的努力”。  BBC、路透社等
拉脱维亚位于欧洲的东北部、波罗的海东岸,隔海与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为邻。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等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  首都里加运河环绕。多用红瓦的屋顶上都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的公鸡——避邪之物风信鸡。一只只闪闪发光的金属公鸡矗立
物质的满足带来的幸福,是极其短暂的;精神层面的满足,才持久有深度。好的生活,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沉得下来的心、一双勤快的手和一腔对生活的热爱。  你生活得好不好,从你的身材就可以看出来。水桶腰、迈着矜持步代表混得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必然注意自己的体态仪表。如果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还怎么掌控自己的人生?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19
不知何时起,“任性”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有钱任性,有权任性,有颜值任性,恃宠而骄任性,总之,这是个任性的社会。  但真实情况是,我们不能那么任性,至少在与人交流中不能那么任性。小时候,我们可以各种任性、哭闹,毫不保留地用真面目示人,只要表现得天真烂漫就会讨大人的欢心,有糖吃。长大了,要是还以真性情为理由口无遮拦,说话不走心,别人给我们的就不是糖而是脸色了。  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老男孩。  刚
如今这世界谁都知道,孩子的钱最好赚,尤其是那些已经大到可以自己购物的孩子付得起钱的东西,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产品,尤其是那些不需要花钱就能看到的精神产品。  有位熟人是做青少年图书的,有那么几年,他做得非常成功,以敏锐的触觉捕捉市场需要,牢牢抓住青少年的心。主要题材是:纯爱、惊悚。  所谓纯爱,就是描写青少年之间暗恋时的甜蜜与忧伤、握手时的小鹿乱撞、初吻时的心惊肉跳、失恋时的痛苦迷离……描写得非常详细
午睡是缓解压力,舒缓压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完全可以找个舒适的地方休息一下,抵制我们浮躁的心情,缓解心情的波动,缓解细胞的衰老,保持心境的平和,睡醒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也会变好很多。  對于大脑来说,短短的20分钟足矣,30分钟后的睡眠已经逐渐进入深度睡眠,若在此时醒来,就会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这种困倦会持续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消失。如果中午午睡时间太长,晚上反而导致失眠,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