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善于光和色的实验与表现。他的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创作于1874年,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被称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它体现了印象派的精神:画家要走出画室,感受自然。它强调笔触的变化,展现了光与色的结合,更为后来莫奈的艺术道路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日出·印象》我们能更好地追寻莫奈的艺术追求,包括他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精神。
【关键词】莫奈;光与色;技法;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当时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印象派与传统绘画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绘画主要是为宗教、历史和君主服务的一种手段,画家的任务是完成一件符合准则的既定作品。而印象派画家则提倡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去写生,力求真实地表现自然。梵高认为:“走出画室到现场作画……直接根据生活创作绘画,意味着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些农舍,好像农民那样在田地里劳动;夏天要忍受太阳的酷热,冬天要不畏霜雪,而且还要呆在户外而不是室内,不仅仅是出去散步而是像农民那样天天如此。”
1874年4月15日,一批青年艺术家在巴黎市中心借用摄影家纳达的工作室举办了“无名画家展览协会”画展。参展画家有三十余人,其中包括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画家,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也首次亮相于该画展。因其画风史无前例,受到了外界的质疑,甚至被一位记者发文讽刺该展览是对“美和真实的否定”以及“印象派”之说,《日出·印象》由此而得名。《日出·印象》为布面油画,规格是48×64厘米,创作于1873年,它主要是一张海景写生,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港口时的景象。在日出缓缓出现前期,天空被染成微红,海水则被倒映成淡紫色,薄雾泛着蓝灰游离于船舶、海、天之间,微升的红日则拖着被映射橙黄的海水摇曳在波浪中。在这若隐若现的景色之间,莫奈并没有注重素描关系的刻画,也没有具体的画出物体的结构与外轮廓,他只是着眼于在现场的实地写生中迅速捕捉到的瞬间视觉印象。正因为他对笔触的了解、研究和探索,在这张画中他确立了自己的画风,出现了新的笔法,例如:斑块和漩涡状的散涂笔法。莫奈在描绘这张画的天空时用的是快而准的大块笔触来表现的,有一种很明快的节奏感,中间的岸边和树木等则运用纵横交错的笔触,虽然笔触纵横交错但观赏者还是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树和吊车等。海水用的是小笔触,笔触虽小但一点都不显得小气,反而更能展现出海水的波光粼粼和动感。在这张画中他还运用了薄涂法,使整个海面看上去是那么的通透,特别是天空,它是整个画面最薄的地方,给人一种天空的宽广、辽阔和轻盈之感。
莫奈曾深受透纳和马奈的作品启发,对画理作过潜心的研究。他发现,阳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会投射和变幻出多种的颜色。他不只是单一的停留在画理上去学习和表现,而是转移到自己的直观感受,以最真诚的眼光来表现最微妙的色彩变化。在《日出·印象》中,他并未按以前的明暗对比法来表现,而是加入了冷暖的对比变化。由红日映射着海水,大面积的海水不仅有太阳的红、海水的蓝、还有各种由于映射而出现的多种颜色。跟以往画家眼中所“和谐”出来的颜色不同,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忠于自己的观察,认定色彩由光来主宰,就连阴影也是有色彩变化的。由此可见,对于莫奈来说阳光是何等的重要啊!光线带给他的画面耀眼的效果,就好像是色彩艳丽的镶嵌画。达芬奇说:“有强烈的光照才有真正的色。”
《日出·印象》主要由深浅不一的蓝色和桔红色以及浅绿色组成,运用迷幻的色彩来展现一种朦胧的效果。但是笔触分明,都是单一的纯色,清晰分明,一笔一笔的堆砌而成,近看好像是杂乱无章,而远看画面的分色的区域和小笔触又混合成了迷雾一样的灰色调。而日出象征着一种初生的希望,所以太阳是桔红色的,鲜明的颜色给人以阳光的感受。但两种色调融合却给人以一种朦胧之美,画面朦胧却不灰暗,你仍然能感受到画面上具有动感的生命力:如同鱼儿跳动的水波以及太阳倒映于湖面的桔色光带。这是多么具有生命力、灵气和动感的色彩啊!在作品中色即是光,空气也具有动感。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色彩直接影响心灵。色彩宛如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犹如绷紧许多根弦的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按触一个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颤动。由此可见,色彩的和谐必须最终依赖于人的心灵的有目的的弹奏,这是内心需要的一个指导原则。”这张画中你能感受到莫奈当时在窗边看日出时那种喜悦之情,以及日出那一刻给他内心带来了对生命的全新体验。
《日出·印象》可以说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震撼了世界画坛亦启示着近代艺术史的转型,它强调了光和色,把表现光和色的变化作为了绘画的主流,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给当时的西方绘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推动了美术技法的革新。虽然说印象派的创始人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他始终如一的践行着印象主义的宗旨,将毕生的精力凝聚于他的画布之上。可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他对于光色的执着,启示着世人重新对于自然和光的关注。这种视觉的转型,在艺术史中是难以想象的,他通过对作品中的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缺乏创新的传统主义。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对绘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几个重大的艺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等都从印象派中汲取过营养。
印象派绘画常见的艺术特点是笔触大胆豪放,色彩的变化丰富,尤其着重于光影的变化。当时光学理论的出现使得印象派画家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在印象派画家的意识中,景物应该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因此他们常用丰富多彩的色彩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事物,进而表达自己对某一时间段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第一印象。印象派畫家把这种瞬间即逝的印象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印象派绘画在这种思潮中萌生并很快得到了推崇,在这场新生画派的思想变革中莫奈是先驱之一,他蔑视各种传统理论说教,按照自己本能的感觉从事艺术创作。他用《日出·印象》表达了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展现了印象绘画的独特之美。从《日出·印象》这件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莫奈的艺术表现技法,同时也反映了莫奈的绘画精神,即探索和表现大自然,描绘瞬间的光和色,抓住充满生命力的一切物象的第一印象。研究光色与空气的融合表现,在大自然的光色变幻中寻找瞬间的感受和灵感的闪现。正是莫奈对光与色的探索追求,使得他为印象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出·印象》是一幅赞美光与大气的诗篇,是一曲赞美新生力量的颂歌,更是一幅用光与色谱写的杰作。无论是以历史的记录还是以绘画本身的艺术性而言,这幅画都称得上是无价之宝。
参考文献:
[1]紫都,权宁军.印象派大师全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华语.莫奈画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闻艺.大艺术家的真实故事:莫奈、梵高[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4]吴甲丰.印象派的再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5]武奎英.美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7.
[7]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M].平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莫奈;光与色;技法;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当时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印象派与传统绘画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绘画主要是为宗教、历史和君主服务的一种手段,画家的任务是完成一件符合准则的既定作品。而印象派画家则提倡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去写生,力求真实地表现自然。梵高认为:“走出画室到现场作画……直接根据生活创作绘画,意味着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些农舍,好像农民那样在田地里劳动;夏天要忍受太阳的酷热,冬天要不畏霜雪,而且还要呆在户外而不是室内,不仅仅是出去散步而是像农民那样天天如此。”
1874年4月15日,一批青年艺术家在巴黎市中心借用摄影家纳达的工作室举办了“无名画家展览协会”画展。参展画家有三十余人,其中包括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画家,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也首次亮相于该画展。因其画风史无前例,受到了外界的质疑,甚至被一位记者发文讽刺该展览是对“美和真实的否定”以及“印象派”之说,《日出·印象》由此而得名。《日出·印象》为布面油画,规格是48×64厘米,创作于1873年,它主要是一张海景写生,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港口时的景象。在日出缓缓出现前期,天空被染成微红,海水则被倒映成淡紫色,薄雾泛着蓝灰游离于船舶、海、天之间,微升的红日则拖着被映射橙黄的海水摇曳在波浪中。在这若隐若现的景色之间,莫奈并没有注重素描关系的刻画,也没有具体的画出物体的结构与外轮廓,他只是着眼于在现场的实地写生中迅速捕捉到的瞬间视觉印象。正因为他对笔触的了解、研究和探索,在这张画中他确立了自己的画风,出现了新的笔法,例如:斑块和漩涡状的散涂笔法。莫奈在描绘这张画的天空时用的是快而准的大块笔触来表现的,有一种很明快的节奏感,中间的岸边和树木等则运用纵横交错的笔触,虽然笔触纵横交错但观赏者还是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树和吊车等。海水用的是小笔触,笔触虽小但一点都不显得小气,反而更能展现出海水的波光粼粼和动感。在这张画中他还运用了薄涂法,使整个海面看上去是那么的通透,特别是天空,它是整个画面最薄的地方,给人一种天空的宽广、辽阔和轻盈之感。
莫奈曾深受透纳和马奈的作品启发,对画理作过潜心的研究。他发现,阳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会投射和变幻出多种的颜色。他不只是单一的停留在画理上去学习和表现,而是转移到自己的直观感受,以最真诚的眼光来表现最微妙的色彩变化。在《日出·印象》中,他并未按以前的明暗对比法来表现,而是加入了冷暖的对比变化。由红日映射着海水,大面积的海水不仅有太阳的红、海水的蓝、还有各种由于映射而出现的多种颜色。跟以往画家眼中所“和谐”出来的颜色不同,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忠于自己的观察,认定色彩由光来主宰,就连阴影也是有色彩变化的。由此可见,对于莫奈来说阳光是何等的重要啊!光线带给他的画面耀眼的效果,就好像是色彩艳丽的镶嵌画。达芬奇说:“有强烈的光照才有真正的色。”
《日出·印象》主要由深浅不一的蓝色和桔红色以及浅绿色组成,运用迷幻的色彩来展现一种朦胧的效果。但是笔触分明,都是单一的纯色,清晰分明,一笔一笔的堆砌而成,近看好像是杂乱无章,而远看画面的分色的区域和小笔触又混合成了迷雾一样的灰色调。而日出象征着一种初生的希望,所以太阳是桔红色的,鲜明的颜色给人以阳光的感受。但两种色调融合却给人以一种朦胧之美,画面朦胧却不灰暗,你仍然能感受到画面上具有动感的生命力:如同鱼儿跳动的水波以及太阳倒映于湖面的桔色光带。这是多么具有生命力、灵气和动感的色彩啊!在作品中色即是光,空气也具有动感。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色彩直接影响心灵。色彩宛如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犹如绷紧许多根弦的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按触一个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颤动。由此可见,色彩的和谐必须最终依赖于人的心灵的有目的的弹奏,这是内心需要的一个指导原则。”这张画中你能感受到莫奈当时在窗边看日出时那种喜悦之情,以及日出那一刻给他内心带来了对生命的全新体验。
《日出·印象》可以说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震撼了世界画坛亦启示着近代艺术史的转型,它强调了光和色,把表现光和色的变化作为了绘画的主流,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给当时的西方绘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推动了美术技法的革新。虽然说印象派的创始人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他始终如一的践行着印象主义的宗旨,将毕生的精力凝聚于他的画布之上。可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他对于光色的执着,启示着世人重新对于自然和光的关注。这种视觉的转型,在艺术史中是难以想象的,他通过对作品中的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缺乏创新的传统主义。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对绘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几个重大的艺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等都从印象派中汲取过营养。
印象派绘画常见的艺术特点是笔触大胆豪放,色彩的变化丰富,尤其着重于光影的变化。当时光学理论的出现使得印象派画家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在印象派画家的意识中,景物应该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因此他们常用丰富多彩的色彩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事物,进而表达自己对某一时间段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第一印象。印象派畫家把这种瞬间即逝的印象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印象派绘画在这种思潮中萌生并很快得到了推崇,在这场新生画派的思想变革中莫奈是先驱之一,他蔑视各种传统理论说教,按照自己本能的感觉从事艺术创作。他用《日出·印象》表达了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展现了印象绘画的独特之美。从《日出·印象》这件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莫奈的艺术表现技法,同时也反映了莫奈的绘画精神,即探索和表现大自然,描绘瞬间的光和色,抓住充满生命力的一切物象的第一印象。研究光色与空气的融合表现,在大自然的光色变幻中寻找瞬间的感受和灵感的闪现。正是莫奈对光与色的探索追求,使得他为印象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出·印象》是一幅赞美光与大气的诗篇,是一曲赞美新生力量的颂歌,更是一幅用光与色谱写的杰作。无论是以历史的记录还是以绘画本身的艺术性而言,这幅画都称得上是无价之宝。
参考文献:
[1]紫都,权宁军.印象派大师全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华语.莫奈画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闻艺.大艺术家的真实故事:莫奈、梵高[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4]吴甲丰.印象派的再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5]武奎英.美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7.
[7]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M].平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