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之忧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a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之后,许多失意的文人往往以“归去来”相标榜,津津乐道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对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去》),论者们也似乎多见其乐,未详其忧,窃以为不取也。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归去”亦然。我在读诵、教学《归去》一文时,心领其“归去”之乐,亦神会其“归去”之忧,故作此文以抛砖引玉。
  “归去”之乐,想而可见:《东山》有西归之咏,张翰有莼羹鲈脍之思,即使《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路上心中也还牵挂着个高老庄、花果山。在《归去》一文中,作为文学大师的陶渊明用传神的笔写出了他的“归去”之乐:你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是多么的轻松惬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是如此的归心似箭;还有在“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些节奏欢快的短句中,他初抵家门的无比喜悦,溢于言表;而“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中他的自得、舒畅,简直显得有点不可一世了。
  “归去”之乐,何止于此!还有“亲戚之情话”、“消忧”之“琴书”;春天“将有事于西畴”——躬耕于垄亩之中,农闲可“命巾车”、“棹孤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还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不亦乐乎!
  如果我们再联系他做官的烦恼:“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对比之下,反差巨大,“归去”之思,不由陶渊明不生。于是他“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于是他“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之乐,乐则乐矣,然而只是隐居生活的一个方面。激情总是一时的,《归去》一文中,在极写初抵家门的雀跃、欢愉之后,又回到平时的居家生活:“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自然,这里的“成趣”、“流憩”、“遐观”中有一种平静肃穆的愉悦,固然乐在其中,甚至可以说“抚孤松而盘桓”也有些沉醉乃至于流连忘返。但毕竟“古来圣贤皆寂寞”,尤其是当隐居生活日复一日地持续之时,因此他看到云起鸟飞时不禁想到自身,云之“无心”、鸟之“倦飞”也暗示着他自己的无奈、归去的不得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再看“景翳翳以将入”中的夕阳意象,不正和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很接近吗?而孤独的“我”在日落时分,“抚孤松而盘桓”,不是也显示出深深的寂寞孤单吗?元代王冕有“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村居》)之句,可能深谙隐居的个中三昧。
  正因为“归去”之后亦有忧从中来,所以下文作者还得重申自己的“归去”之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还得规劝自己:“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也说明了他的“归去”并非只是因为“性本爱丘山”,而是出于“少无适俗韵”、“与世相违”的无奈之举。再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里,陶本人不是也承认他“归去”之后仍有忧吗?正因为“归去”有忧,下文才想象躬耕之乐,想象宴游山水之乐,聊以自慰。而且在这心驰神往的想象中,还不觉陶醉。但万物的生机勃勃、正“得时”却又与自己的背时(既不能“兼济天下”,一展宏图,又无法混迹官场,赖以谋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如朱自清说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月色》),于是不免感慨万千:“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人生的痛苦与无奈,再一次占据了他的心头。
  正因为在“乐山乐水”中,夹杂着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所以末段陶渊明才会再一次告诫自己:“已矣乎!”(算了吧),然后连用三个反问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和两个否定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继续说服自己。为什么需如此强化对自己的告诫?这不是在说明他内心还没能“委心任去留”,还在“惶惶欲何之”吗?所以,隐居不是一了百了,乐在其中,忧亦在其中。
  因为隐居生活苦乐杂糅,所以他才会反复告诫自己;也正因为这一点,最后他还要设计隐居生活蓝图,从正面来引导自己:“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强调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自得其乐,但这些句子多少显得有些凝重,与前面赴家路上与初抵家门时的那种“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载欣载奔”的轻快奔放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看来,“归去”自有其乐,亦有其忧,甚至可以说“归去”之忧,不是疥癣小疾,而是心腹大患,尤其是陶在“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的情况下,下定决心归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陶多年来时仕时隐、举棋不定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场灵与肉的拉锯战中,陶最终战胜自我,决意“归去”才显得难能可贵,体现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理想,表现出他洁身自好的人格。在艰难困苦中,他那忧也罢、乐也罢、苦也罢、甘也罢,一切顺其自然(即“聊乘化以归尽”)的处世方法,他那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是那么的具有灵魂的震撼力。
  其实,就陶的生平来讲,“归去”之忧远不止这些。此后陶连遭火灾、水灾、旱灾、虫灾的袭击,贫病交加,甚而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地乞食,但他无怨无悔,乐天安命,虽朝廷多次征召,封疆大吏多次造访,而终不复仕,表现出一个真正隐者的风范。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归去”亦然。虽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语),我们更要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真状态。如果文章只写“归去”之乐,虽写得其乐融融无以复加,也终是流于肤浅自欺欺人。陶渊明在歌唱“归去”之乐的同时,亦不讳言“归去”之忧,如实地展现隐居生活的真实状态,可谓真诚人也。因此,元好问认为他的作品“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三十首》)。辛弃疾也高度评价说:“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鹧鸪天》)既认真地写出“归去”之忧,又有毫不回避地承受它的勇气,更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三首·神释》)的超越这一切的境界,于是,陶渊明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从苏轼到朱光潜,后人对他的诗歌与人品推崇备至。而在当时净土宗的创始人慧远和尚也千方百计想把他拉入莲社。
  同时,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归去》写其乐亦写其忧,实为一张一弛,于谋篇布局至关重要:归途之乐与抵家之乐是起,写其乐;“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等句是伏,流露出忧。心头既有动摇,遂重申归隐之志以自勉,何以解忧?遂想象躬耕之乐、宴游山水之乐以自慰,又是起;紧接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显得感慨万千,又是落。至于“已矣乎!”诸句显然是由“感吾生之行休”所引发的议论:从反面告诫自己,自坚其意;“怀良辰以孤往”诸句则是从正面规划隐居生活,自励其行;而最后归结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豁达从容,从而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很明显,这种“乐中之忧”在行文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试想,如果文中没有这个“乐中之忧”,文章能写得这样波澜起伏吗?作者能如此曲尽其意吗?可以说,这个“归去之忧”无意中对这篇千古绝唱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事实上,一些杰出的作品往往都存在这种内在的矛盾(用英美新批评的术语来讲,就是悖论),如《离骚》中的欲走还留,徐志摩《云游》中爱与美的矛盾,无不向我们展示了灵魂的冲突,显示出生命的震撼力与艺术的张力。
  (周宗培,浙江温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读文学作品许多时候需要靠语感,读古诗更是这样。因为登古诗之堂,入意境之室的通道是感受,是领悟,是心理经验,只是孤立地读懂每句话字面的意思是无法透彻理解古诗的。下面仅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句》为例谈两点体会。
期刊
海登·怀特说过:“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总是着手分析他们文化历史中的精神创伤性质的事件。”文学家也可作如是观,作家不仅再现历史,同时在审视、反思和评判历史,这种审视、反思和证券隐藏了预断所处时代兴衰存亡的重大企图。许多时候,作家的审视、反思和评判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
期刊
陶渊明的辞赋名篇《归去来兮辞》一扫楚辞体中怨愤、悲伤的情调,显出了淡远潇洒的文风,欧阳修对此文推祟备至“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莫里哀),我们学习这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借助诵读,深刻体味作者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期刊
翻读中国的名山大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去审视,潇水源头的那片白云深处的地方——“九疑”,都是让人无法淡忘与漠视的。  这里不仅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积聚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种浩然正气与“玉辇乘云春自老,铜碑无字草生香”的文学意境。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引来了多少士子的讴歌与文学大师门的吟咏。
期刊
读《黄鹂》的教学实录,感觉好像是驾一叶小舟,在一池春水中荡漾,那跳动的思维、青春的笑脸、个性的表达,使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黄鹂》教例的生命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被传统列为分科课程的语文学科也在课程综合化趋势的浪潮中经受着荡涤和洗礼。虽然语文尚未变为地道的综合课程,但它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综合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与其他课程所不同和策略和方法来实施语文教学。
期刊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激活和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相比,教师的教育欢也应随之改变,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把教育过程作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也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
期刊
写议论文,不可不用事实材料,然而许多学生对校长的叙事材料却不善于处理;或不加选择,全盘照搬;或不辨轻重,详略失当;或不作分析,观点欠鲜明。《过秦论》一文用大量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在叙述史实时,作者又力避平铺直叙,而根据表达观点的需要,作了各种技术上的处理,对中学生写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期刊
歧义是指语言表达形式和意义的不对应,即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种意义,一般是一个形式兼负两种意义。歧义有的是由于词的多义造成的,例如:他的包袱太重;也有的是由于组合而产生的,例如:关心连队的战士。本文对这两类歧义不做分析,只分析“N+V”(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包括代词;V代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歧义格式,试图找出“N+V”格式歧义产生的条件、原因、分化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1.“N+V”格式产生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表意和交流的符号,容纳了人类精神的所有可能,同时也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精神地平线。语言是文学的工具,又是文学的对象。作家感受到言不尽意的痛苦,追求言外之意以解除这种痛苦。    一    语言是一个神秘的符号之网,对于原始的初民来说,语言如同一个魔具,它更像一个法力无边的天授之物。《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旧约·创世纪》告诉人们,上帝所使用的文字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