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要素在一定区域中交互作用的综合实体。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文化本身的定位以及它与城市形象的关系,通过阐述塑造城市形象的几点基本原则,提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构想。
  关键词:城市文化 塑造 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凸显,显示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一定区域最先进的文化设施、最经典的文化成果都聚集在城市,而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形象,也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因此,如何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就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 城市文化的定位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城市文化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它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而且还包括建筑风貌、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实体。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可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
  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文化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于市民大脑中的城市精神文化,如城市居民价值观、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城市的制度文化,指城市的各种用于约束市民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于城市市民的政策和体制。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城市行为文化,指即一切生活和工作在该城市里的市民的一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而城市文化形象,则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外观建筑、公共设施、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隐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综合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城市文化形象不单是指某一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等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城市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城市文化形象也不单是个人对城市文化个别要素的认识,而是大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总体认识结果。
  总之,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寻找城市文化的精华和特色,指导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建设,扬长避短、节俭资本,更好地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
  
  二 城市文化定位与塑造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位社会学家曾指出:“有灵魂的生命才是有活力的,有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的城市才会是有生命力的。”没有文化的城市形象是单调的、低水平的,也难以吸引人。城市形象工程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外表装饰一下,关键在于体现城市素质,表现城市文化。因此城市文化定位与塑造城市形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城市文化定位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基础,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气质和品位,是城市最真实、最直接的表情,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树立城市形象,使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标志、人文积淀、市民气质、生态环境等要素融为一体,使城市形象既有形又无形,由民众深刻体验和展现,并为外人强烈感受和认同。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基础。这种定位是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和选择方式,是价值准则,它培育城市气质,确立城市品味,给予城市形象深刻的内涵。
  (2)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形象凝聚的是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世界上形象良好的城市无不具有特有的文化。中国城市也有多种文化特色,它们无不以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形象留在人们心中。这些形象表现正是通过城市文化的要素传达给受众的。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它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引导着市民的思维。
  (3)城市文化定位是传播城市形象的关键。城市形象最富有吸引力、最能展示自己内涵魅力的是城市的文化特质,城市形象建设的根本是城市文化建设。从城市文化定位的角度去传播城市形象,会使人们对城市具有准确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凝聚公众注意力,提升市民层次,增加外地公众对城市的兴趣和向往,进而予以城市形象无穷的魅力。如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等等,在积极传播城市形象的同时,展示城市风格,增添城市魅力。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传播城市形象的关键,城市形象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辐射力,进而又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 城市文化塑造的基本原则
  
  良好的城市形象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体现在城市文化形象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层上,从这一层面塑造城市形象,应注意以下原则:
  (1)遵从城市文脉,正确处理城市形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从城市文脉,就是尊重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物的创造性与个别性,通过设计和建造上的特定手法,使建于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之间原有的“文脉”,在新建设过程中得到延续,实现新老建筑有机结合。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城市的社会结构和人文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时,必须深入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贯彻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原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民居、传统街道、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加以保护和发展,使城市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
  (2)吸收地方风格和文化精华,保护城市文化形象特色。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宗教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城市在总体布局和局部景观特色上,都要体现这些文化因素。如北京在总体规划的修订中,强调从整体上突出古城景观特色。在方法上以保护为主,利用与发展相结合,包括城市轴线、城廓景观、道路景观;对新建筑限制高度,以保护城市中心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与传统景观特色相协调,达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首都独特城市形象的目的。欧洲的许多著名城市,如伊斯坦布尔、华沙、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等,都精心保护历史建筑群,以此作为城市的骄傲。
  (3)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形象建设需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形象建设的关系,防止建设性破坏。在制定城市文化形象发展战略与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发展经济这两个方面。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的建立和调整,必须服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这个基本原则,制止那些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工业建设项目。其二,城市规划的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和色调等,要同城市历史形成的风格、特色相协调、相适应,使城市新建筑群同城市古建筑、古城风貌和环境融为一体。
  
  四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根据城市文化形象层次观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实施也从相应的方面展开:
  (1)城市建筑形象。城市建筑虽然直接表现为一定物质材料构成的能为人们提供居住、休闲、学习、工作等各种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特殊器物,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表现。我国多数城市建筑的文化底蕴较为单薄,较多注重外在形式和商业价值。在塑造城市建筑形象时,要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建筑的文化赋值,将城市的主体功能、发展定位、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理想情操、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渗透到建筑物中,让建筑物形神兼备,使人们在欣赏建筑这幅立体绘画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滋养。特别是文化赋值较高的标志性建筑,对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一个城市要真正体现自己的城市个性,就必须塑造出既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又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标志性建筑,从中体现该城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厚重历史和辉煌明天。
  (2)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道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景观等形成的外观和氛围,既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也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城市景观虽然直接表现为外观和视觉形象,但只有突出文化主题、渲染人文气氛、体现人文特征,而且无论其外层表象还是内在结构,都展示出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才会为城市文化形象增添持久的魅力,也才能体现一个城市内在的和谐与美。其中城市雕塑以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营造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是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载体。美国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广州的“五羊”,深圳的“拓荒牛”等,都是城市雕塑的成功代表。
  (3)城市环境形象。城市环境形象既包括外在的硬环境,也包括内在的软环境,特别是要通过提升市民的环境意识,培育市民的绿色生态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园林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世界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通幽曲径,要把加强园林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环境形象的重要环节。
  (4)政府行为形象。政府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行为主体,政府形象是政府的行为(包括行为方式)等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特别是政府的政务行为,是城市行为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政府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软环境,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应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入手,培养政府工作人员良好的行为方式,同时要在制度建设和依法行政方面着力推进,从根本上消除徇私枉法等腐败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公共主体形象。
  (5)市民行为形象。市民既是创造城市文化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享受者,同时市民又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主体,是城市形象的历史和现实的展示者。市民的素质、精神面貌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整体人口素质、文化修养、文明程度反应出来。要大力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尤其要培养市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维护城市形象意识,以他们高素质的言行,塑造高水平的城市文化形象。
  (6)城市精神提炼。城市精神是城市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浓缩。城市精神反映市民的精神风貌,同时对市民行为具有导向、激励、塑造、规范的作用。城市精神提炼可以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从而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注入“血液”。提炼城市精神不能仅仅依靠专业团队的策划,更要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过来,城市精神提炼出来后又要对市民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灌输,把城市精神贯彻于城市行为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使之与每一个部门、行业、岗位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外化为市民的日常行动。
  
  五 结语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形象塑造,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形态的形象塑造,既需要全体市民的素质提升和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的率先垂范、职能更新和正确引导,以及对城市形象文化内涵的准确解读和相应的战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个城市的良好文化形象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以更大优势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 苏艳玲:《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剧作家》,2006年第4期。
  [3] 李植斌:《城市文化形象特征与建设》,《人文地理》,2001年8月。
  
  作者简介:
  臧毅,男,1988—,浙江湖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徐小龙,男,1988—,浙江台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其他文献
《北京市西山地区地面塌陷勘查》通过最终成果评审验收单青生、赵佳(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由国家计委立项、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北京西山地区地面塌陷勘查项目,在北京市计委、地
5月10日,中国嘉德2013春季拍卖会中备受关注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以成交额6.42亿元收场,其中“老舍胡絜青藏画”专题16件拍品均以拍前估价数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玩赏书画已成了不少有着闲情雅致的老百姓的时尚新宠,但让初涉书画市场的藏友为难的是,赝品与真品像孪生兄弟一样真假难辨,一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真金白
适马70~210mm/F4~5.6UC变焦镜头修理廖瑞林一、适马70~210mm/F4~5.6UC变焦镜头结构1.光学系统该镜头的光学系统由13片9组构成。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即前镜组、后镜组和中间的浮动镜组,前镜组为调焦镜组,后镜组为变焦镜组,浮
5月24日,由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主办的“美丽EBD·星汇之约-臆语”活动在重庆EBD海王星生态大厅拉开帷幕,为市民带来一场为期2个月的文化艺术盛宴。现场观众不仅能够亲身实
医药用塑料包装容器与“GMP”管理白冰所谓“GMP”(GoodManufacturePracticeforDrugs)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制药行业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管理规定。为了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1962年..
中国编辑学会于1999年9月15日发出《关于开展第二届“未来编辑杯”征文竞赛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中,怎样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编辑。有关高校
优胜者 S6000是 AllisMineral Systems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旋回破碎机,可破碎500mm 的物料,小时生产能力750t。S6000可改装成圆锥破碎机。其 Hydroset 系统可在几秒钟内
本文介绍并分析在铜九铁路初测中,应用wild200GPS接收机对63km的航测外控点的高程试验的情况,结果表明:只要用GPS联测少量线路初测水准点,用适当的方法拟合求得的GPS外控点的正常高,精度完全能满足1/2000或更
创立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是所有出版社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对地方出版社来说尤为重要。纵观众多的地方出版社,品牌意识鲜明并闯出了一条道路的为数很少。许多社至今仍停留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