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成中提高 因探究而发展——兼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明确要求,物理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1]。学生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应具有提出问题并利用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德森与克拉思沃尔等人修订后的教育目标分类学里的“理解”目标为导向,对“惯性”一节的知识目标做进一步分析及细化,探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分类学里的“理解”目标的应用与落实。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了蒙医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蒙医药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难点,探讨提出了蒙医药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效对策。
在对“变压器”教学难点分析的基础上,侧重实验探究环节教学突破,渗透伽利略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的物理研究方法,力求在实验探究变压规律过程中逐步建构理想变压器模型。
以“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为例,阐述在实验课堂教学中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如何有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合心动物理课堂“1+5”课堂模型,以“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为例,通过情境感知、质疑思辨、探索体悟、拓展延伸四个环节,结合“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四个要素设计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方案,得到平抛运动特点及规律,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一直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都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在实际教学实施中,真正能够做到的并不多。笔者近几年参与了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客学习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尝试,从开始的懵懂到一步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逐渐找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创客学习的一条主线。
以“重力与弹力”为例,通过对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栏目设置、内容的选择、插图及习题等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了使用新教科书的四条教学建议。
针对“单表法测电阻中教学内容相对较难、题型较多”等问题,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改进角度出发,巧妙设计多组问题链,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变知识灌输为能力提升,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开发出其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物理教学资源,着重分析其中的力学资源。以“升、斗和斛”“风车”“踏碓”为例,结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落实核心素养。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术中镇定比较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节点为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将在我 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平均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三组,即右美托咪定组、咪唑安定组和异丙酚组,对比三组 麻醉在术中的镇定效果。结果:三组镇静效果均满意,其中右美托咪定组不需额外用药即可达到镇静效果,咪唑安定组中有 5 例需追 加 Mid 1.5mg;异丙酚组患者的 Pr0 血浆浓度范围在 1.2--2.2μg 之间,相应的 Pro 效应室浓度也集中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