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定位等问题,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课,是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教育部自1995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决策层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确切内涵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不过是高校评估中的一项指标;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是知识教育,没有升华到“人的全面教育”理念的高度,只注重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导致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人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各种被冠以“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却在不断压缩,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那么,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误区?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怎样定位?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途径及意义
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大学教育使大学生“不仅应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应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或者说是一个健全的人。”其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的养成便来自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长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办学思想,而不是一个行政命令,也不是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这是一个塑造人格的教育,是教会怎么做人的教育,绝非很多人理解的一种才艺教育。另外,具备人文素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人文科学知识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史哲知识。而这种知识如果仅仅从各种活动和讲座中得来,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系统,知识的人格化也就很难实现。任何一种活动和讲座都替代不了课堂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系统足量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学习,领会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完成人格提升。
大学教育阶段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最后一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关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联系密切。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教育者,都会产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不做文人不必学人文的想法,导致了有知识没文化的结果,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和许多不健康心理,其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有三种境界:第一,使学生具备谋生手段——独立出来;第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第三,“全面的人”。什么是“全面”的人?“全面”意味着全方位,要具有深湛的知识学养,不俗的能力,宏伟的理想,健康的情感,博雅的气度,高尚的人格。培养“全面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一或第二种境界,学生只知道“何以为生”的本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为何而生”就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这在理工科的大学更具有迫切性。首先,从个体角度讲,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成型期,是他们对教育成果进行“反刍”和内化的时期,更应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从社会角度看,未来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和人文是未来人的两大价值支柱。“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最后,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就业后真正完全从事本专业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自己的从业方向。一个人的科学与人文知识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就越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品格高、气质雅的人,又能为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多岗位的创业基础。
二、大学语文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学语文课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理工科大学设置的面向全校的、旨在提高学生全面人文素养的课程大致有以下几门: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两课”、大学英语。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程的内容就会发现,“两课”的目的旨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色彩、理論导向浓,其学习直接诉诸人的理性,根本上还是为了树立一种“他律”意识。大学英语课程在四六级、考研的导向下很大程度上已经剥落了其人文色彩,更多属于一种语言工具性的学习,因此在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其教学很难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由此看来,担当着人文素质教育重担的核心课程,就非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课莫属了,但是传统文化课程重在从文化的本源、风俗器物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学习也更多以理性思考为指归,知识性强。那么,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这门课程,既没有了初高中语文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语言文学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唯一可以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的课程,具有审美与陶养情感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始,国家教育部提出并实施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基于对大学语文课所承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课逐渐地从选修课变成了公共必修课。但大学语文课程课时的缺少也为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造成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对这门课程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足,致使该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些都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困难。
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那些功能?该怎样定位呢?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这一课程的建设就有了一个导航系统。具体说来,大学语文的功能既体现在工具性层面,也体现在价值层面,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价值层面。因为前一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求真,后一个层面更多体现为求善与求美。
从工具性层面来看,大学语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具体知识的梳理和传授方面,大学语文能帮助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系统的了解,增加文学素养,同时也为以后这方面的自我修养提供了指南。第二,大学语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字表达形式,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这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文字交流是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形式。大学语文教学虽然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但它仍具有此项功能。第三,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向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综合及相互融合,才能培养集成式的创新人才。既是物理学家又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科学发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而直觉、灵感很多来自人文和艺术,其中包括文学。
从价值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传承文化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养情感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承载方式,也是人类在历史的纬度中为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做的存根。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下,文学这种社会作用尤为突出。《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讲话;《孟子》是孟轲(孟子)的学生记录的孟轲与学生谈话的精髓。这样,孔孟之学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内容,即儒家学说。《道德经》是老子的智慧之文,《庄子》是庄子汪洋恣肆的美文,老庄之学构成了道家文化的主流内容,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囊括了风雅颂,一部《史记》既是“无韵之离骚”,又是“史家之绝唱”;而且,在一切传统文化领域,文学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最具活力的,因为文学是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的。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学习与欣赏,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国古人追求读书的博、雅境界。“博”主要是知识的占有,“雅”就是精神旨趣和风仪气质了,“雅”很大程度上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知识广博却对美无欣赏与驾驭能力的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其生命质量不能保证;作为未来改造社会的人,给社会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堪设想的。蔡元培倡导“革命不要忘了美育”,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美育之于人的意义:“慢慢走,欣赏呀!”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像爬山的人一样渴望最早到达山顶,他们只想着怎么使自己的攀登技术不断提高,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当代的理工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学习的功利化倾向尤为明显,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是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审美教育是非常薄弱甚至是缺席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退化。没有审美眼光的生命不会感动,更无法催生出思想和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一些与时代相关,与生命相连,美而有韵的名篇佳作的细读,把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无意识深处唤醒。“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意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和世界。”使他们最终滋生出一种诗性的生命情怀。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雅人,才接近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还体现在陶养学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用夏中义先生的话说,指向三个层面:“情感、情怀、情操”,“情感是有对象的,你爱大海,你爱祖国,爱你的家人;这爱所以发生,因为你是有情怀的;对这情怀的坚持,就是情操。”它包括个体在社会中基本的情感需求,也包括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的高级社会性需要,如道德感等。情感陶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爱和担当,学会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終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本身并不会自发地教育人,凡是放任自流的地方,年轻人的心灵在每一步都会遭到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引导。语文的文以蕴情、以情动人决定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国内有心理学家提出情感教育过程即:“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过渡的环节。具体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我们通过美的文学作品来感动学生,感动之余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进一步内化,就玉成了其内在精神和气质。文学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因为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在审美关照中反映出人类永恒的种种生存状态,探究生存的智慧,经典的作家,“有能耐将理念体味转化成一种心境,再用意象或有乐感的韵律,娓娓道出”,从而达到“情理互渗,诗哲合一。”“幽寂而不枯燥,澄明而不浅薄”,因此更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人生际遇等佳作的学习与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爱,还要懂得爱需要能力与艺术,不但要知晓什么是人生,还要思考如何勇敢地面对;通过对文学佳作的学习、理解、体验与思考,学生会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白做人与做英雄的真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名利有一种超脱、恬淡的认识。拥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学会辨是非,知怜悯、懂宽容。通过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懂情感会担当的人。
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语文课担负着健全人教育的责任是一门综合素质课。它是以了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的解读与欣赏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实现完全自由的、非功利的学习,充分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真善美的体悟中,提高人文、文化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成一个“健全的人”的塑造。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以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林亦农.大学语文教育三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
[2]周冶南.课程设计高教提速与广义语文课程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C].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
[4]教育部部长谈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J].科学时报,200-4-6.
[5]赵惠霞主编.大学语文[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赵惠霞.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J].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7]罗开瑞.工科大学大学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浅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敖桂华.人文素质的提高呼唤语文教育[J].光明日报,2005-12-7.
[9]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科学时报,2002-6-14.
[10]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教育部自1995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决策层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确切内涵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不过是高校评估中的一项指标;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是知识教育,没有升华到“人的全面教育”理念的高度,只注重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导致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人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各种被冠以“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却在不断压缩,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那么,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误区?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怎样定位?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途径及意义
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大学教育使大学生“不仅应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应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或者说是一个健全的人。”其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的养成便来自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长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办学思想,而不是一个行政命令,也不是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这是一个塑造人格的教育,是教会怎么做人的教育,绝非很多人理解的一种才艺教育。另外,具备人文素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人文科学知识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史哲知识。而这种知识如果仅仅从各种活动和讲座中得来,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系统,知识的人格化也就很难实现。任何一种活动和讲座都替代不了课堂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系统足量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学习,领会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完成人格提升。
大学教育阶段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最后一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关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联系密切。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教育者,都会产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不做文人不必学人文的想法,导致了有知识没文化的结果,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和许多不健康心理,其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有三种境界:第一,使学生具备谋生手段——独立出来;第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第三,“全面的人”。什么是“全面”的人?“全面”意味着全方位,要具有深湛的知识学养,不俗的能力,宏伟的理想,健康的情感,博雅的气度,高尚的人格。培养“全面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一或第二种境界,学生只知道“何以为生”的本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为何而生”就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这在理工科的大学更具有迫切性。首先,从个体角度讲,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成型期,是他们对教育成果进行“反刍”和内化的时期,更应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从社会角度看,未来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和人文是未来人的两大价值支柱。“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最后,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就业后真正完全从事本专业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自己的从业方向。一个人的科学与人文知识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就越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品格高、气质雅的人,又能为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多岗位的创业基础。
二、大学语文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学语文课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理工科大学设置的面向全校的、旨在提高学生全面人文素养的课程大致有以下几门: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两课”、大学英语。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程的内容就会发现,“两课”的目的旨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色彩、理論导向浓,其学习直接诉诸人的理性,根本上还是为了树立一种“他律”意识。大学英语课程在四六级、考研的导向下很大程度上已经剥落了其人文色彩,更多属于一种语言工具性的学习,因此在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其教学很难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由此看来,担当着人文素质教育重担的核心课程,就非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课莫属了,但是传统文化课程重在从文化的本源、风俗器物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学习也更多以理性思考为指归,知识性强。那么,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这门课程,既没有了初高中语文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语言文学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唯一可以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的课程,具有审美与陶养情感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始,国家教育部提出并实施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基于对大学语文课所承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课逐渐地从选修课变成了公共必修课。但大学语文课程课时的缺少也为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造成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对这门课程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足,致使该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些都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困难。
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那些功能?该怎样定位呢?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这一课程的建设就有了一个导航系统。具体说来,大学语文的功能既体现在工具性层面,也体现在价值层面,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价值层面。因为前一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求真,后一个层面更多体现为求善与求美。
从工具性层面来看,大学语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具体知识的梳理和传授方面,大学语文能帮助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系统的了解,增加文学素养,同时也为以后这方面的自我修养提供了指南。第二,大学语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字表达形式,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这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文字交流是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形式。大学语文教学虽然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但它仍具有此项功能。第三,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向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综合及相互融合,才能培养集成式的创新人才。既是物理学家又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科学发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而直觉、灵感很多来自人文和艺术,其中包括文学。
从价值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传承文化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养情感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承载方式,也是人类在历史的纬度中为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做的存根。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下,文学这种社会作用尤为突出。《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讲话;《孟子》是孟轲(孟子)的学生记录的孟轲与学生谈话的精髓。这样,孔孟之学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内容,即儒家学说。《道德经》是老子的智慧之文,《庄子》是庄子汪洋恣肆的美文,老庄之学构成了道家文化的主流内容,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囊括了风雅颂,一部《史记》既是“无韵之离骚”,又是“史家之绝唱”;而且,在一切传统文化领域,文学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最具活力的,因为文学是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的。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学习与欣赏,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国古人追求读书的博、雅境界。“博”主要是知识的占有,“雅”就是精神旨趣和风仪气质了,“雅”很大程度上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知识广博却对美无欣赏与驾驭能力的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其生命质量不能保证;作为未来改造社会的人,给社会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堪设想的。蔡元培倡导“革命不要忘了美育”,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美育之于人的意义:“慢慢走,欣赏呀!”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像爬山的人一样渴望最早到达山顶,他们只想着怎么使自己的攀登技术不断提高,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当代的理工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学习的功利化倾向尤为明显,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是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审美教育是非常薄弱甚至是缺席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退化。没有审美眼光的生命不会感动,更无法催生出思想和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一些与时代相关,与生命相连,美而有韵的名篇佳作的细读,把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无意识深处唤醒。“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意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和世界。”使他们最终滋生出一种诗性的生命情怀。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雅人,才接近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还体现在陶养学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用夏中义先生的话说,指向三个层面:“情感、情怀、情操”,“情感是有对象的,你爱大海,你爱祖国,爱你的家人;这爱所以发生,因为你是有情怀的;对这情怀的坚持,就是情操。”它包括个体在社会中基本的情感需求,也包括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的高级社会性需要,如道德感等。情感陶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爱和担当,学会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終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本身并不会自发地教育人,凡是放任自流的地方,年轻人的心灵在每一步都会遭到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引导。语文的文以蕴情、以情动人决定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国内有心理学家提出情感教育过程即:“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过渡的环节。具体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我们通过美的文学作品来感动学生,感动之余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进一步内化,就玉成了其内在精神和气质。文学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因为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在审美关照中反映出人类永恒的种种生存状态,探究生存的智慧,经典的作家,“有能耐将理念体味转化成一种心境,再用意象或有乐感的韵律,娓娓道出”,从而达到“情理互渗,诗哲合一。”“幽寂而不枯燥,澄明而不浅薄”,因此更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人生际遇等佳作的学习与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爱,还要懂得爱需要能力与艺术,不但要知晓什么是人生,还要思考如何勇敢地面对;通过对文学佳作的学习、理解、体验与思考,学生会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白做人与做英雄的真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名利有一种超脱、恬淡的认识。拥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学会辨是非,知怜悯、懂宽容。通过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懂情感会担当的人。
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语文课担负着健全人教育的责任是一门综合素质课。它是以了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的解读与欣赏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实现完全自由的、非功利的学习,充分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真善美的体悟中,提高人文、文化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成一个“健全的人”的塑造。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以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林亦农.大学语文教育三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
[2]周冶南.课程设计高教提速与广义语文课程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C].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
[4]教育部部长谈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J].科学时报,200-4-6.
[5]赵惠霞主编.大学语文[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赵惠霞.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J].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7]罗开瑞.工科大学大学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浅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敖桂华.人文素质的提高呼唤语文教育[J].光明日报,2005-12-7.
[9]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科学时报,2002-6-14.
[10]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