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非常必要。通过研究,才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本文分析了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研究探讨了房建工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建工程 ;混凝土裂缝;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而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近年来,房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屡屡出现,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房屋建设行业的首要任务。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方面的配合。
一、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地下室产生的裂缝
(1)地下室底板产生的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还有一些设计原因或勘察不到位,如设计荷载偏小, 地质复杂, 勘察距离过大等。
(2)地下室外挡土墙产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较高, 采用C40、C45、甚至C50、C60,这样水泥用量多达50 0~550kgm3,势必造成混凝土收縮量大,不易养护,地下室外挡土墙又很长,因此往往形成多条较有规律的竖向裂缝,约1.5~2.5m一条,上不到顶,下不到底,肉眼可明显地看到收缩裂缝形状。
(3)地下室阴角产生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造成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通常会形成由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且多会发生在外墙截面刚度变化处、平面形状转折处。
2、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产生的裂缝
此产生的原因一般主要由于承台体量不同,浇筑方案和技术措施不到位,使的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高温, 使得混凝土产生冷缝现象。
3、住宅现浇板产生裂缝
(1)施工方面原因导致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①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如板筋所采用的规格偏小(Φ6、Φ8),在混凝土施工时被踩压而整理不力或未整理,或马凳偏小,致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往往产生穿透性的裂缝,且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②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而在现浇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或板上施工堆载过重,也导致板开裂,出现穿透性裂缝。③板中预埋PVC 管材的电线导管,由于PVC 管直径较大、弹性较大,在浇捣混凝土时,PVC 管受到混凝土的重压而下沉,使支撑在底部的板下层受力筋随着下沉,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变薄,一定时间后,板下层出现裂缝;还有另一情况是预埋铁管直径太大或管线太多太密,使板只留了保护层而出现裂缝。④板底钢筋无保护层垫块或保护层垫块分布太稀,也易使板出现裂缝。⑤板件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⑥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导致混凝土受压强度不够而开裂。
(2)设计方面原因导致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①结构计算疏忽, 或荷载考虑偏小,设计的板件偏薄,配筋偏少,而产生裂缝。②忽视了屋面板的温度应力,尤其是无可靠保温隔热层的屋面板, 则板面往往开裂。
(3)非结构受力因素引起的现浇板裂缝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②由于温度而产生的裂缝。③由于结构体形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而产生的裂缝。④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
二、房建工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的应用
1、合理的设计方式
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柱、数层楼板和连接多层楼板的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性的受力体系,此受力体系可能随着施工工序的进行而改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形状、材料的性质以及所承受的施工荷载,均随时间变化。这些特点使得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时会产生整个结构生命周期中最危险的状况。同时,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因此,考虑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在施工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积极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35范围为最佳,切勿使用高强混凝土。在进行抗裂计算时需充分考虑抗裂薄弱部位。对于跨度大、体积大的梁,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应有所增强,合理地改变梁纵向截面的配筋率,这样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施工荷载、温度变化、应力大小等,对于构件抗裂性的提高很有帮助。
2、施工措施
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房屋建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还能优化资源配制,在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最佳的建筑效果。
(1)完善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施工技术,护筋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板筋的位移、松绑、踩筋,避免出现踩筋现象。
(2)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也要准确把握,新一层的混凝土必须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提下才能浇筑,这样能防止因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施工裂缝。实施混凝土浇筑还要注意气象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好不要在天气剧烈变化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位置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在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mm-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
(4)约束条件改善措施。为了使模板的周转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可能较早的拆模。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水化热的散发会在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就会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如果将模板拆除,就会大大降低表面的温度,让混凝土的表面附加拉应力,当水化热应力相互叠加后就会出现裂缝,这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泡沫海绵等保温材料,能够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大的拉应力。
(5)温度控制方法。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产生,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工作。例如:减少浇筑厚度,借助浇筑层面散热,埋设水管,通人冷水降温等等。
(6)敷设线管措施。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尽量使其从板件中部穿过,防止立体交叉穿越,采用线盒安装于交叉布线处。对于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使用放射形分布,最好不要采用紧密平行排列,这样对于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起到帮助作用。
总之,在建筑施工中,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在建筑施工中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除了加强混凝上的裂缝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员的技术监督和工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防止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 徐奇峰.论述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2] 洪乃全,刘启阳,莫文海.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 四川建筑. 2007(S1)
关键词:房建工程 ;混凝土裂缝;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而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近年来,房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屡屡出现,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房屋建设行业的首要任务。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方面的配合。
一、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地下室产生的裂缝
(1)地下室底板产生的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还有一些设计原因或勘察不到位,如设计荷载偏小, 地质复杂, 勘察距离过大等。
(2)地下室外挡土墙产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较高, 采用C40、C45、甚至C50、C60,这样水泥用量多达50 0~550kgm3,势必造成混凝土收縮量大,不易养护,地下室外挡土墙又很长,因此往往形成多条较有规律的竖向裂缝,约1.5~2.5m一条,上不到顶,下不到底,肉眼可明显地看到收缩裂缝形状。
(3)地下室阴角产生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造成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通常会形成由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且多会发生在外墙截面刚度变化处、平面形状转折处。
2、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产生的裂缝
此产生的原因一般主要由于承台体量不同,浇筑方案和技术措施不到位,使的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高温, 使得混凝土产生冷缝现象。
3、住宅现浇板产生裂缝
(1)施工方面原因导致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①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如板筋所采用的规格偏小(Φ6、Φ8),在混凝土施工时被踩压而整理不力或未整理,或马凳偏小,致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往往产生穿透性的裂缝,且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②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而在现浇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或板上施工堆载过重,也导致板开裂,出现穿透性裂缝。③板中预埋PVC 管材的电线导管,由于PVC 管直径较大、弹性较大,在浇捣混凝土时,PVC 管受到混凝土的重压而下沉,使支撑在底部的板下层受力筋随着下沉,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变薄,一定时间后,板下层出现裂缝;还有另一情况是预埋铁管直径太大或管线太多太密,使板只留了保护层而出现裂缝。④板底钢筋无保护层垫块或保护层垫块分布太稀,也易使板出现裂缝。⑤板件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⑥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导致混凝土受压强度不够而开裂。
(2)设计方面原因导致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①结构计算疏忽, 或荷载考虑偏小,设计的板件偏薄,配筋偏少,而产生裂缝。②忽视了屋面板的温度应力,尤其是无可靠保温隔热层的屋面板, 则板面往往开裂。
(3)非结构受力因素引起的现浇板裂缝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②由于温度而产生的裂缝。③由于结构体形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而产生的裂缝。④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
二、房建工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的应用
1、合理的设计方式
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柱、数层楼板和连接多层楼板的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性的受力体系,此受力体系可能随着施工工序的进行而改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形状、材料的性质以及所承受的施工荷载,均随时间变化。这些特点使得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时会产生整个结构生命周期中最危险的状况。同时,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因此,考虑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在施工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积极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35范围为最佳,切勿使用高强混凝土。在进行抗裂计算时需充分考虑抗裂薄弱部位。对于跨度大、体积大的梁,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应有所增强,合理地改变梁纵向截面的配筋率,这样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施工荷载、温度变化、应力大小等,对于构件抗裂性的提高很有帮助。
2、施工措施
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房屋建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还能优化资源配制,在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最佳的建筑效果。
(1)完善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施工技术,护筋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板筋的位移、松绑、踩筋,避免出现踩筋现象。
(2)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也要准确把握,新一层的混凝土必须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提下才能浇筑,这样能防止因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施工裂缝。实施混凝土浇筑还要注意气象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好不要在天气剧烈变化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位置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在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mm-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
(4)约束条件改善措施。为了使模板的周转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可能较早的拆模。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水化热的散发会在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就会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如果将模板拆除,就会大大降低表面的温度,让混凝土的表面附加拉应力,当水化热应力相互叠加后就会出现裂缝,这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泡沫海绵等保温材料,能够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大的拉应力。
(5)温度控制方法。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产生,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工作。例如:减少浇筑厚度,借助浇筑层面散热,埋设水管,通人冷水降温等等。
(6)敷设线管措施。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尽量使其从板件中部穿过,防止立体交叉穿越,采用线盒安装于交叉布线处。对于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使用放射形分布,最好不要采用紧密平行排列,这样对于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起到帮助作用。
总之,在建筑施工中,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在建筑施工中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除了加强混凝上的裂缝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员的技术监督和工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防止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 徐奇峰.论述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2] 洪乃全,刘启阳,莫文海.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 四川建筑.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