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国魏玛时期的美国主义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魏玛时期的德国出现了一个新词:美国主义。本文就美国主义的定义,形成,在德国的表现以及对德国社会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和德国人对待这一文化的态度进行论述。
  关键词:魏玛时期;一战;美国主义;柏林
  1 什么是美国主义?
  美国主义是一个概念和现象,它不像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概念有一个文学的意义,它没有一个特定的文学意义。它是一个大杂烩,一个流行语,有着丰富的内涵:物质主义、效率、庞大、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大众消费、大众民主、技术、同一化、实用主义、改革主义、乐观主义、自发性、慷慨、公开性,等等。①美国主义这个概念和现象源于一战的结束和战后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大众文化的流行。德国保守主义的文化批评把“美国化”的现象概括为“美国主义”。德国学者Rudolf Keyser定义美国主义为:“美国主义是一个新的欧洲流行语。它像许多其他的流行语一样:人们越多次地使用它,人们会越来越不知道它的意义。但是肯定的是,它的意义范围非常的大,以至于它超出个别现象,是我们整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奇怪的是,用来标记我们在过去十年中的外部和内部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需要用一个陌生的洲的名字作为表达,看起来我们至今并不仅在地理关系上无限的遥远。……美国主义是一种新的欧洲方式……是一种具体的、充满活力的方式,它是完全建立在精神和物质的现实性基础上的。”②由此可见,美国主义和德国的美国化是部分不开的。
  2 魏玛时期的德国美国化的条件
  魏玛时期的德国的社会状况和一战是分不开的。一战后德国版图缩小,但是在缩小的版图内,德国总人口不断增长。受战争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青年化的特征。在德意志历史上,还从没哪一个时代比魏玛时代更强烈地在公众社会中贯穿着“青年神话”的。③为了解决至少缓和“青年问题”,《魏玛宪法》赋予了国家以文化、教育方面的职能。把青年人发展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没有提到发展青年人正常个性的任务。战争期间的孩子,经历了1917年“萝卜的冬天”的物质困境,导致了迄今为止一直有效的道德准则的背离和父母权威的丧失。而八小时工作制的出现,以及处于萌芽状态的“带薪假日”在企业中出现,自由时间变得多了,便出现了业余时间文化(Freizeitliteratur)而青年人比其他人更加能够适应都市化和工业化大众文化的新价值观,有了流行的生活方式(Die moderne Lebenweise)。社会状况的改变,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战前德国文化的载体是有教养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即“Bildungsbürger und Bildungsbürgertum”,战后沦为无产阶级。在官僚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压力下,城市职员队伍壮大,形成“职员文化”。新的社会阶层对市民文化持怀疑态度,对美国的大众文化的消遣性青睐
  而德国传统文化特点,让美国大众文化“有机可乘”。传统的德国艺术受到贵族和中产阶级群体的保护,贵族对文化有独有权,传统文化与世隔绝。而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19世纪浪漫派以来形成的美文学的基础,即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逐渐消失美国的发展和一战后的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和政治、经济、文化的榜样的事实是分不开的。一战后美国成了无保留的、不受束缚的现代性的象征和代号。美国那种“闪闪发光的海外胜利者”形象,那种“充满无限可能性国度”的比喻,那种世界性规模的经济和金融力量,那种在大批生产和大众消费中的世界领先地位让人产生了无限向往。
  3 魏玛时期美国主义的表现
  魏玛时期的德国可以按照年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8~1923年,这个阶段的德国面临着外部的政治压力,国内经济危机,通货膨胀,暴动,政治谋杀种种不安。第二阶段是1924~1929年,这个阶段被称为黄金般的二十年年代(Die goldenen Zwanziger),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稳定,德国以美国经济模式为榜样发展自己,接受美国道威斯计划(Dawes-Plan)的援助。这个阶段是美国主义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发展。第三阶段1929~1933年,这一阶段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市场在1928年全面崩溃,六百万德国人失业。这个阶段纳粹主义者开始走向历史舞台,魏玛共和国走向了终结。
  法国学者安德烈·西格弗里德1927年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主张把德国从欧洲整体中排除出去,他把德国描述为欧洲的美国。用他的话来说:“德国人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美国十分相似,正如他们一贯的做法,以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置于标准化进程。”可以从侧面看出魏玛时期所谓的“美国化”程度之深。
  美国主义在政治上表现为在德国新的国家形式和议会民主开始发展。在经济上的表现非常明显,自1924年以来,德国便是美国经济上的“小伙伴(Juniorpartner)”。美国的生产方式,如标准化(Standardisierung)、合理化(Rationalisierung)、规模化生产(Massenproduktion)为德国企业接受,亨利·福特的自传《Mein Leben und Werk》称为魏玛共和国稳定时期的“圣经”,福特的装配线技术、泰勒的效率模式被德国企业接受,另外美国援助德国有道威斯计划,这些被称为是美元阳光(Schein der Dollarsonne)。而文化美国主义的表现便是大众文化的普及。文化主体不再是以文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倍受青睐,爵士乐,好莱坞电影,歌舞剧(Revue)、体育运动,群集比赛,赛车运动等等。
  4 美国主义的中心——柏林
  20世纪20年代,柏林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享有盛名。柏林以美国的大都市为蓝本发展自己,成了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城市,是工业化和西方文明的象征。而柏林作为魏玛共和国的首都,吸引着德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蜂拥而至,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这个时候从慕尼黑到柏林。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少传统的限制,它乐于接受一切新奇的事物,这是一个移民城市,它敞开大门,兼容并蓄,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凡是新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生长之地。写儿童读物成名的作者克斯特纳(Erich Kstner)在曾经因为写一些猥琐的诗臭名昭著,在莱比锡一家报社工作时还被炒了,后来到了柏林发迹。1927年他回忆道,他初抵柏林默默无闻,如今柏林被他征服。柏林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发展快,修建了汽车试验和练习道,组织一年一度的“自行车六日赛车”(Sechstagerennen)活动。英国作家伊舍伍德的小说《再见柏林》《诺里斯先生转车记》为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做了一幅画像。而德国作家德布林(Alfred Dblin)写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称为了大城市小说(Grostadtroman)的典范。在柏林这个城市里,人们尽情享受着自由与艺术的繁荣。格鲁皮乌斯曾在回忆录中说柏林就像一个“沸腾的锅”,科学研究、流行音乐、有声电影、新女性、性解放、脱衣舞,无奇不有,与此同时,柏林成为为“腐败”的代名词,夜生活闻名遐迩,又臭名昭著,是欧洲的娱乐中心。   20年代的柏林是欢乐的,一片歌舞升平。最能代表当时时代风格的当然是来自美国的查理·卓别林。查理·卓别林的黑白电影风靡全世界,他是当时最卓然的艺术家。来自美国的叫作Revue的轻歌剧,美国的舞蹈查尔斯顿舞(Charleston)代表了20年代的柏林。美国的Tiller Girls的大腿舞,Samwooding的乐队,Paul Whitemann的巡回演出,黑人女歌手、舞蹈家Josephine Baker风靡一时。受美国的影响,德国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本土剧作家,如Erik Charell,Hermann Haller,James Klein。美国拳击手Bob Fitzmmons,Paul Demsy的英雄事迹让剧作家布莱希特着迷,他甚至想写一部以拳击手Paul Samson-Krner的剧本。1930年,德国人Max Schmeling在纽约称为第一个获得拳击重量级世界冠军的德国人。
  5 德国人的矛盾心态
  由Fritz Lang1926年导演1927年上映的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可以看出当时的德国人对待美国主义的态度:“希望与恐惧”“引进与抵制”。这部史上造价最为昂贵,在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无声电影《大都会》是一部以柏林为蓝本的科幻片,讲述的是在未来的大都会里,社会分为两个阶层。以强·弗莱德森为首的资本家在宽敞明亮的摩天大楼中控制着地下工厂,地下工厂的庞大机器由工人维护,他们住在黑暗的地下城。强·弗莱德森的儿子弗雷德在花园中对出现在面前的工人之女玛丽娅一见钟情,追随玛丽娅到了地下工厂,亲眼目睹了机器出故障。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对玛丽娅的爱,他代替一个工友在地下工厂工作,寻找玛丽娅。弗雷德找到玛丽娅和她见面的场景被他的父亲强·弗莱德森看见,他的父亲强·弗莱德森正和科学家洛特王秘密造一个女机器人,看了玛丽娅后,他决定让科学家造的机器人以玛丽娅的面目出现。机器人玛丽娅煽动工人暴乱,而真实的玛丽娅却拯救了工人的孩子,最终机器人被工人烧死,玛丽娅和弗雷德在一起,科学家洛特王坠楼,资本家强·弗莱德森和工人握手言和。这部黑白无声电影反映了当时的德国人对美国主义的一种又爱又恨的心态。反对“美国主义”者 认为,现代社会的几乎所有的弊病都来自美国,而赞扬“美国主义”者称赞美国是力量和自由的象征。
  注释:①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7.
  ② Kayser,Rudolf.Amerikanismus In:Vossische Zeitung Nr.45(27.09.1925)zitiert nach:Kaes,Anton.Weimarer Republik:Manifeste und Dokument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 1918-1933.Stuttgart:Metzler 1983,S.265.
  ③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63.
  参考文献:
  [1] 李伯杰.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国化”与德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J].世界历史,2008(2).
  作者简介:郑竹雪(1986—),女,湖南邵阳人,学士,助教。
其他文献
"看"与"被看"总是同时存在的,很多情况下,"两相视"乃是正常现象。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模糊性给看者造成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水平的差异。"看"可以在一瞬间摧毁一个人的"世界观",
摘 要:2013年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疯狂原始人》,讲述了一个居住在洞穴里的一家原始人在火山爆发时离开洞穴寻找新希望的一个冒险故事。在影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追捧,并获得了5.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当今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能让我们记住的并且喜欢的作品并不多,那疯狂原始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功呢,本文就疯狂原始人动画,剖析当代动画的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关键词:疯狂原始人;场景设定;角色设定;
摘 要:在生活中仔细去观察,有很多美的色彩在我们身边,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都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每一幅装饰色彩画都给人不同美的感受,无论你怎么观察与欣赏,装饰色彩都是一种表现美的方式,是一种给人提高审美价值的实现。无论艺术创作怎样丰富、复杂、变幻莫测,其根本要素总离不开三个基本点:造型、色彩、表现。装饰色彩以色彩美长期扮演着间接的技术角色,这就是装饰色彩在其地位中的价值。  关键词:色彩处理;协调与统一
文章介绍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数据通信能力和手段,基于各种已实用的数据应用,详细说明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对专业调度通信数据业务的强大支持.
文章讨论了PHS、WLAN与3G的发展现状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它们业务融合的可能性,介绍了实现三者业务融合的关键,最后对PHS、WLAN与3G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办学模式,在依靠母体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凭借其自身鲜明的办学特点和灵活的办学形式为高等教育领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然而在竞争
文章介绍了公安350MHz数字集群实验网的系统结构,详细说明了设备的性能、功能和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网的测试结论.
当今人们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已不再满足那些只停留在以线条勾勒的传统陶瓷美术艺术表现形式.高温颜色釉绘画因其独特的自由百变之身以及丰富的艺术语言,已然受到当今追求创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优质、快速、可靠地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是摆在众多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杭州三以实业有限公司秉承海内外4000余套通信基站的制造、安装经验,为
摘 要: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羌族人来说,刺绣图案即是其无字天书,其独特的图形和色彩都是羌文化传承的符号表达,本文归纳了羌绣图案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并将其与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相结合,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从而探析羌绣图案在旅游商品包装上的应用。  关键词:羌绣;图案;商品包装;应用  羌绣是集装饰美、情感表达与实用功能为一体,是羌族文化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羌族人来说,刺绣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