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呕吐物接收装置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新型呕吐物接收装置在有呕吐症的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收治的有呕吐症状的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应用新型呕吐物接收装置进行呕吐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呕吐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各组呕吐物外泄的病例数及发生次数。

结果

观察组23例患者无呕吐物外泄发生,而对照组21例患者发生呕吐物外泄16例,呕吐物外泄的发生率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P<0.01);对照组呕吐外泄发生率为40.74%(22/54),其中准备了接收工具但接收不及时16次,接收工具渗漏5次,接收工具容量不足1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9,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总均分78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总均分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观察组护理总时长68 min,对照组护理总时长34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1)。

结论

新型呕吐接收装置能有效降低呕吐物外泄的发生率,且装置安装简便,容易操作,有利于呕吐物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效率,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人血液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为了解我国人群的PAHs内暴露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取人肘部静脉血1 ml,加入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1)用旋涡混合器混匀后进行超声萃取,10 000 r/min离心10 min。用二氯甲烷冲洗C18固相萃取小柱,然后依次通过甲醇、水活化小柱,将获得的有机相通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液缓慢洗脱至离心管中。使用气相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期膳食补充N-氨甲酰谷氨酸(NCG)在二硫化碳(CS2)致小鼠胚胎植入障碍中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于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受孕后第3、4、5天单次腹腔染毒CS2构建胚胎植入障碍模型,并平行设围植入期增补NCG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的每个观察终点有12只孕鼠。各组染毒CS2后24 h收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AKT/A
目的探讨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中毒后临床、MRI、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12日至8月27日收治的16例TMT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电图、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资料。结果16例TMT中毒患者中,6例为轻度TMT中毒,4例为中度TMT中毒,6例为重度TMT中毒。所有患者均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一般临床症状。6例
期刊
期刊
为了提高中国创伤性休克及心搏骤停的临床救治技术培训与普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医院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了《2019创伤性休克急救复苏创新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针对创伤性休克院前无法输血及血制品的紧急情况,解决了容量复苏晶胶液搭配与配比的问题。高渗晶胶复合液救治创伤性休克,用量小、稳定血压效果好,可替代血及血制品
期刊
重症医学学科水平是衡量一家现代化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河南省信阳市是革命老区,信阳市中心医院是河南省较早获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信阳地区医疗卫生系统的龙头单位。如何通过建设强有力的重症医学专科,为医院各学科以及全市危重患者提供坚强的保障基础,需要医院管理者思考。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勇于承担责任,才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相对年轻、发展迅速、肩负生命重托的学科,近10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学科不断壮大,环境及设备不断完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但飞速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医疗质量隐忧。信阳市中心医院为河南省较大的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和信阳市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现从科室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通过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重
目的探讨基于降低风险方案的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管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症状体验的影响。方法基于降低风险方案设计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管理路径,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按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管理路径进行管理。术后1、3、6、12个月时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及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