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北岛作品《一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岛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重要的朦胧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艺术性和思想性。北岛的诗歌《一切》从发表以来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多重性手法的运用、总结性的反思、壮士般的控诉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浅析,展现作者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北岛;《一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24-02
  北岛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创作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地位。北岛是成长于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开始写作,成名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诗人。北岛诗歌的关注的点和那个时代的整体政治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关联,但更为深邃和引人深思。北岛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他的代表作《回答》,更是“在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中有点‘偶像式’的影响。”[1]诗人柏桦在他的自传性著作《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本书里,讲到北岛的诗在他们那里引起的“震荡”。可见,北岛的诗在当时也是备受关注和喜爱。但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岛的诗歌受到非议也在所难免。对北岛的批评是从诗歌技巧、诗歌方法、诗和读者的关系上提出问题,就是批评北岛诗的晦涩,难懂。特别是在其作品《一切》发表之后,有的人批评他的诗感情颓废,不健康,绝望,悲观主义,虚无主义。还有人说“《一切》这首诗就以绝对主义的句式来表达一种绝望之情。”[2]在这次批评中,北岛得到了舒婷的声援。舒婷发表《这也是一切》来呼应,其副标题为“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舒婷说,“我笨拙地想补充他,结果就思想和艺术都不如他的深刻、响亮和有力。”舒婷同为朦胧诗的代表之一,他们诗歌内在的同一性,让舒婷更为充分的理解北岛想要表达的思想,不是出于维护,而是出于内在的理解以及支持。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而分析:
  一、多重性手法的运用
  纵观北岛诗歌全集,可以看出北岛诗歌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在《北岛的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版)中,又有20余首亦运用了反复修辞。在诗中像这么大量运用反复修辞的诗人,在当今诗坛上是不多见的。”[3]首先,在《一切》这首十四行诗中,北岛共用了14次“一切”。这连续不断的一切,一气呵成,仿佛似一条条步步紧逼的咒语,让读者难以喘息,只能伴随“一切”的旋律去抑扬顿挫,去感慨万千。这首由14个“一切”组合成的排比句式。它利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这样的语势,无疑是要表达作者以一种怀疑和指控的姿势,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抗。其次,作者了14个“都”,或“都是”或“都在”“都带”“都美有”,带有明显的判断句式在其中。“一切”这词可修饰许多词语,表示同一类的全部,再加上判断词,整个意义就成了绝对的是与不是,也表达万物的多变性,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态度的肯定,情感的强烈。这应证了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说法。最后,《一切》这首诗中作者有意地用悖论性的方法,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和哲思。如:“一切欢快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从这首诗写作的时间背景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值“文革”将要结束。“欢乐”与“微笑”无关,因为困难之后的劫后余生,是微笑承载不了的,与其是用微笑,不如用血与泪的控诉更能表达那种对苦难年代的告别,对自由社会的迎接。“苦难”没有“泪痕”,那又是怎样一种痛到骨髓的已不能用泪来表达的苦楚。“交往”只是“初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人心叵测成为“文革”中相互揭发留下的惨证。“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变得单一而重复,对于有着几千年文化的中华民族,又将沦为怎样的枯燥、尴尬和恐怖的境地。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悖论式的句式,来表达他对“文革”的怀疑和批判。
  二、總结性的反思
  《一切》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岛曾经也参加过红卫兵,但不久北岛就失望地退出了。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北岛,对这即将过去的“文革”进行了一次总结性的反思,这种反思包含了沉思、愤慨、迷惘、诅咒、呐喊,他用及其绝决的方式、激烈的方式,就是为了唤醒整整一个时代中国人沉睡的良知。“一切都是命运”,这不是作者在宣扬命运论,而是要这一代人,尤其是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身体与精神戕害的人,去正视这段历史。它不仅对人,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负而影响。这一代人只有正视这十年,像正视人的命运一样,去接受它,然后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重新站立起来,而不是沉迷于苦难而不能自拔,这绝对不是有的人说的那样,认为北岛在诗歌中宣传虚无主义,表达绝望。正如北岛在1982年的《上海文学》“百家诗会”上谈到,“我要通过写作,建立一个‘诗的世界’,这是——‘独立的世界’,‘人道’和‘正义’的世界。”可见这个独立的世界,是北岛的宣扬正义与人道的战场,而不是他悲戚绝望的一隅。因此“一切都是烟云”,这代人所经历的,终将过去,新的希望终究还是会来。“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而这个“注释”,指的就是经历太多的苦难,必将否极泰来,经历风雨,也终将见到彩虹。“一切欢快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欢乐”与“微笑”无关,因为困难之后的劫后余生,是微笑承载不了的,与其是用微笑,不如用血与泪的控诉更能表达那种对苦难年代的告别,对自由社会的迎接。“苦难”没有“泪痕”,那又是怎样一种痛到骨髓的已不能用泪来表达的苦楚。“交往”只是“初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人心叵测成为“文革”中相互揭发留下的惨证。“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变得单一而重复,对于有着几千年文化的中华民族,又将沦为怎样的枯燥、尴尬和恐怖的境地。从“文革”十年所带来的这些后遗症,北岛在诗中都有所指出。北岛就是要对这个苦难年代进行一次大的总结,从这些总结旱现中,让读者去感悟,反思,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我们如何去汲取教训,而北岛所做的,正是一篇带有反思性的总结性语录。
  三、壮士般的控诉
  北岛早期的诗歌的关注的点和那个时代的整体政治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关联。这可以看出北岛像杜甫一样,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而他对这个社会反抗的武器,就是他手中的笔,他要用他的诗歌去控诉、揭露、反思、启迪。这样一个以笔为武器的文弱书生,竟爆发出了壮士般的勇气与气魄。他敢为天下先,在“文革”刚刚过去之际,四人帮很可能反扑,社会言论处于刚刚解冻时期,就对这十年浩劫进行控诉。他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就是要揭露这个革命所导致的现象,用14个“一切”大声的控诉“文革”对人身心的摧残。人相互猜疑背叛;爱好成为“毒草”,人成为一个没血没肉的机器;那千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领导者的信仰,变成痛苦的呻吟;海上暴风雨的前夜都是平静的,但那些冤死的亡魂,必定不容平静,他们要哀嚎,对这种荒谬的时代必将进行“冗长的回声”。而北岛,就勇敢的扮演了“死亡回声”的传声筒,他要通过这个传声筒,去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但,北岛毕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也具备了朦胧诗的晦涩。这不仅在于北岛诗在使用意象上的抽象,也在与语句上非常具有哲思和暗示性。因此,很多人对北岛进行批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朦胧派及其手法所引起的争议。北岛的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坚持创新诗歌表达的手法,也让他备受误解和受到批评。于是在《一切》发表之后,很多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北岛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北岛宣扬的是一种经历灾难之后的控诉、反思以及对新的希望的渴望,经历灾难之后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以看出,北岛是一位多么孤独而勇敢的壮士。
  总而言之,对诗歌《一切》的分析,可以看出,北岛是一位忧国忧民、追求正义与人道、敢于控诉且唤醒沉睡良知的英雄般的诗人。对《一切》这首诗的阐释,也可以让曾经误读这首诗的读者,重新评价北岛,还原北岛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洪子城北岛早期的诗[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一期,第18卷第5页
  [2]罗云峰北岛诗论[J]华文文学2006.5,第72页
  [3]陈明火北岛:反复修辞之变[J]写作2005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浅孔留矿法是一种工艺比较简单的采矿方法,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应用广泛。根据矿体的赋存特征、围岩和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质、采矿技术条件等,合理地选择与设计留矿法的底部结
春国  近了,近了,魂牵梦绕的故地一一小黄羊洼村就在眼前了。  这里是燕北岭南,地处大兴安岭南,燕山山脉北,往西就进入了碧草青青的内蒙古高原。  今天早上,局长把春国叫进办公室,分配给了他一项新任务一一农林局驻小黄羊洼村扶贫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暂时与单位脱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专职做精准扶贫工作。  局长说:“你在基层乡镇工作多年,一直都在做农村工作,相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完成这个党中央交给我们的
期刊
徐肖冰是我国著名摄影家,从事电影、摄影工作70余年,为中国的摄影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学习、继承徐肖冰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摄影事业的崇高思想品德,支持、鼓励广大摄
她美丽、灵动,小麦色的皮肤吹弹可破;她有一双绿色的杏眼,一头乌黑、柔顺、及腰的长发,她散发着一种复古的气质,既有印度尼西亚人的味道,又有安第斯山地区的韵味.她对穿着有
期刊
近些年,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常常把李健吾先生与法国文学批评关联起来,称其为“印象主义批评家”.这种论断对先生着实不公.先生曾自言:“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
摘要:林徽因的小说与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以象征为基础而勾勒的文学乐园,字里行间都以现代主义的色彩为著。林徽因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出众且自成一派的文锋,更多的便是来源于她在西方国家学习的经历,那里的文学深深地影响着林徽因日后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西方文学;小说;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我院受金厂峪金矿委托,对金厂峪金矿进行全面的企业诊断。为完成此项任务,我院组成以梁克钧院长为首的专家组。专家组包括地质、采矿、选矿、矿机、工业自动化、有色金属冶
赛珍珠女士的《大地》中王龙一生有三位女人——阿兰、荷花和梨花.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三位女性,可以发现三人的需求层次各不相同,揭示了精神生活的丰富永远高于物质生
摘要:《陆犯焉识》围绕着主人公陆焉识的四次“逃离”而展开,陆焉识作为二十世纪典型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自己想要的自由。我们从陆焉识的四次“逃离”中,看到了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以及他们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逃离”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陆焉识;自由;逃离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30-01  
示单做了个梦,在一个深峭挺拔的山涧,到处是碧绿和潺潺流水,示单被滋润着,且毫无目的地游走着,不知往前往后向上向下。他迷茫地徜徉着,似空心蝴蝶。这时,从远处奔来一大群人畜混杂的队伍都在拼命往山上奔跑,似河马跨越亚马逊河那样壮观。有的没奔爬几步就从山上滚了下来,继续攀爬,也有的掉进悬崖之下,嚎叫一声,似笑似哭声飘浮于山涧谷地。过往的人畜似席卷狂沙推搡着示单,不容他思考,不让他观察,他随流而行,随风而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