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甘蔗间作玉米种植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云南元江和陇川甘蔗种植区设置甘蔗间作玉米和单作甘蔗田间小区试验,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川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7.08%、11.25%、63.16%、1.31%和2.26%;元江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10.58%、48.40%、43.42%、0.20%和1.65%。由此表明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且元江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低于陇川。与单作甘蔗相比,元江试验点间作甘蔗根际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胺类、羧酸类和酚酸类利用率分别提高141.71%、50.53%、62.38%、92.82%、43.21%和6.30%,陇川试验点分别提高42.90%、51.50%、33.30%、42.64%、16.72%和24.47%。其中,两个试验区间作田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D-纤维二糖、D,L-a-甘油、D-半乳糖-γ-内酯、L-丝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和2-羟苯甲酸的利用率比单作显著提高100%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甘蔗与玉米间作改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代谢功能,且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氨基酸这3类碳源是区分甘蔗单作和间作处理间差异的敏感碳源。陇川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括2种多聚化合物、6种碳水化合物、2种羧酸类化合物、4种氨基酸和1种酚酸;元江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括1种多聚化合物、5种碳水化合物、3种羧酸类化合物、4种氨基酸和2种胺类化合物。综上所述,宿根甘蔗间作玉米提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增产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守法"被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范畴,并且成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社会工作作为解决和应对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方法,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实践除了受到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工作者本身的专业价值、专业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5所新增本科院校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部分院校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必修课学分和门数偏多,选修课学分和门数
江苏是司法部确定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试点省份之一,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其所构建的体系和标准在实际运行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服刑人员实施方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监狱工
<正> 关于系词“是”出现时代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展开过讨论,各家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作为系词始用于西汉初年;有的则认为起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还有的认为
开发了一种适合渗透多孔四方相氧化锆的玻璃,并通过玻璃渗透工艺制备了氧化锆-玻璃全陶瓷牙科材料.研究表明,该渗透玻璃在渗透温度下(1100~1200℃)具有合适的粘度、良好的渗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各省级农
报纸
Based on the precautionary theory,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framework for consump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certainty risk,and analyze
期刊
《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根据《管理学》课程特色及现代社会对管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一些思考性认识及实施性建议。
“先做人,后做商人”是不老神人为人处事的经典格言。这里咏叹着不老神企业理念的优秀典范,这里描绘着不老神理念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的轨迹。他们是不老神事业前沿阵地的